●本刊记者/张微微
2014年,伴随着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大进程,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着新挑战新机遇,迫切要求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农民快速增收。
1月,省委1号文件——《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出台,提出了全面贯彻中央、省委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三农”工作的安排部署。
文件提出,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完善扶贫攻坚机制、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等工作重点。
深化农村改革主题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新一轮农村改革主线。我省各地也在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改革措施,为全省农村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内江市探索了“农民以自愿、自主、自治的方式讨论决定、党委政府加强引导”的办法,搭建了村民自治的制度平台,让农民的主体地位名副其实,让村民自治有效运转。2013年11月,内江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川南第一个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也是全省二级城市率先成立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标志着内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巴中恩阳区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作为推进农村改革的重要基础工程来抓。2013年9月招标三家航测公司并于10月完成全区航测工作,形成用于实测和调绘的基础工作底图。
遂宁市激活农业生产要素,推广“撂荒地代耕制”“土地流转合作制”等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模式,采取“互换并地”“土地换股权”等作法,通过“小块并大块、多块变一块”“定权不定地、定量不定位”等方式,解决承包地分散化、细碎化问题,促进农村土地自由有序流动。
在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的实践中,简阳采取了业主、银行、担保公司各自或一起实地考察评估土地经营收益价值,贷款金额各方协商一致的办法,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抵押贷款,以此推动农村要素市场化发展,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产权流转……
攻坚克难,先行先试,一系列打造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在四川大地蓬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