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教材中等压线、等压面和锋面气旋的难点突破

2014-09-19 22:16谢青青刘国营
考试周刊 2014年63期
关键词:锋面元宝气旋

谢青青 刘国营

高一地理新教材投入使用已经有几个年头了,其中去掉了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及相关内容,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等,有些内容则是由于内容的限制,不能展开探讨,比如新教材中,在涉及等压线、等压面问题的时候,没有说明二者的概念和区别,在第2、3节大气的运动部分,两个概念突兀出现,地理教师不可能不对等压线和等压面加以说明,关键在说明的“尺度”上,解释少了,学生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然;解释多了,课时又不允许。针对这样的局面,笔者认为,要把枯燥的、难理解的空间概念形象地传送到学生的脑海里,而且尽量不给学生增加负担,除了运用多媒体教法增强直观感受外,还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一、等压线、等压面的概念分析

根据周淑贞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中的概念,所谓等压线,就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各点连接而成的面。

二、对等压线、等压面的实际形状作解释说明

在高一地理新教材第2、3节,先是出现了水平的等压面,然后通过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证明了实际的等压面或等压线是弯曲的。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这一点,最好用电脑动画演示等压面由水平到弯曲的变化。如果条件不允许,就可以利用简单的道具,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先是拿了两张大小不等的白纸,以演示水平的等压面,然后再弯曲一下,表示可能会变成如背斜形状,最后用两张纸叠出两只元宝型的小船,倒扣在桌面上,表示还可能是三维的空间面。

三、低压中心和高压中心的突破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8上的图2—14,思考图上的等压线为什么是如此形状?教材上是这样描述的:“在实际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是弯曲的,形成一个个低压和高压中心。”在周淑贞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中,有这样的描述:“等压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就是一条气压值等于等压面数值的等压线,一系列气压值不等的等压面与同一水平面相截,便会得到一系列数值不等的等压线,这些等压线的排列形状、疏密程度便可以显示出这一水平面上气压分布的状况”(《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二版,P103)。此时,教师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两段话融会贯通,演示给学生看:拿出刚才两个大小不等的“元宝船”,重叠倒扣在一起,表示在立体的空间里实际存在的两个等压面,再用一张白纸表示海平面,去截两个等压面(如图1),让学生观察想象,在这张白纸上,两个等压面留下的交线是什么样子的?试着画出来。如果再放几个更大一些的“元宝船”也就是等压面在上面,那么又会是什么结果(如图2)?提出问题:这样的等压线图是低压中心还是高压中心?——高压中心。那么把两个“元宝船”朝上放置,再用一个平面去截(如图3),又会出现什么结果?这样的是低压还是高压中心?——低压中心。至于第五节天气系统中学习低压和高压系统时,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方向就好理解了(经常用左手和右手定则来判断)。

图1 图2

图3 图4

四、锋面气旋的突破

锋面气旋的概念很好理解,关键是低压槽及天气图的判断。第一步,教师出示道具“元宝船”,口朝上放置,让学生理解低压“槽”的位置,如图3中的虚线部位。学生通过观察,应该很容易理解“槽”的位置。再把它转化为海平面的等压线图,如图4,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上画出低压槽,如图中的OP、OK。再找A、B、C、D四点,如图所示。问:如果是北半球,那么四点的气流方向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关系可以得出:A、D两点吹偏北风,B、C两点吹偏南风(原理是北半球低气压区内气旋呈逆时针运动,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第二步,判断OP、OK低压槽两侧A、B、C、D四点空气的冷暖性质。因为北半球由南向北气温递减,且A、D两点的风从北面吹来,所以是冷空气,B、C两地风从南面吹来,是暖空气。第三步,判断OP、OK两处锋面的性质:根据整个气旋是逆时针旋转,所以可以判断OP、OK也是随气流逆时针旋转。得出A、C分别是两锋面的锋后;B、D分别是两锋面的锋前,从而知道OP是冷锋,OK是暖锋。第四步,判断A、B、C、D四点的天气情况:因为冷锋的降雨大部分在锋后,暖锋的降水在锋前,所以A点、D点为阴雨天气,而B、C之间由暖气团控制。

这样的设计,既避免了问题分析的含糊不清,又避免了武断的“饮鸩止渴”现象,还避免了给学生的学习、理解增加负担,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地理基础,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训练,从而使地理终身教育成为可能。endprint

高一地理新教材投入使用已经有几个年头了,其中去掉了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及相关内容,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等,有些内容则是由于内容的限制,不能展开探讨,比如新教材中,在涉及等压线、等压面问题的时候,没有说明二者的概念和区别,在第2、3节大气的运动部分,两个概念突兀出现,地理教师不可能不对等压线和等压面加以说明,关键在说明的“尺度”上,解释少了,学生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然;解释多了,课时又不允许。针对这样的局面,笔者认为,要把枯燥的、难理解的空间概念形象地传送到学生的脑海里,而且尽量不给学生增加负担,除了运用多媒体教法增强直观感受外,还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一、等压线、等压面的概念分析

根据周淑贞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中的概念,所谓等压线,就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各点连接而成的面。

二、对等压线、等压面的实际形状作解释说明

在高一地理新教材第2、3节,先是出现了水平的等压面,然后通过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证明了实际的等压面或等压线是弯曲的。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这一点,最好用电脑动画演示等压面由水平到弯曲的变化。如果条件不允许,就可以利用简单的道具,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先是拿了两张大小不等的白纸,以演示水平的等压面,然后再弯曲一下,表示可能会变成如背斜形状,最后用两张纸叠出两只元宝型的小船,倒扣在桌面上,表示还可能是三维的空间面。

三、低压中心和高压中心的突破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8上的图2—14,思考图上的等压线为什么是如此形状?教材上是这样描述的:“在实际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是弯曲的,形成一个个低压和高压中心。”在周淑贞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中,有这样的描述:“等压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就是一条气压值等于等压面数值的等压线,一系列气压值不等的等压面与同一水平面相截,便会得到一系列数值不等的等压线,这些等压线的排列形状、疏密程度便可以显示出这一水平面上气压分布的状况”(《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二版,P103)。此时,教师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两段话融会贯通,演示给学生看:拿出刚才两个大小不等的“元宝船”,重叠倒扣在一起,表示在立体的空间里实际存在的两个等压面,再用一张白纸表示海平面,去截两个等压面(如图1),让学生观察想象,在这张白纸上,两个等压面留下的交线是什么样子的?试着画出来。如果再放几个更大一些的“元宝船”也就是等压面在上面,那么又会是什么结果(如图2)?提出问题:这样的等压线图是低压中心还是高压中心?——高压中心。那么把两个“元宝船”朝上放置,再用一个平面去截(如图3),又会出现什么结果?这样的是低压还是高压中心?——低压中心。至于第五节天气系统中学习低压和高压系统时,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方向就好理解了(经常用左手和右手定则来判断)。

图1 图2

图3 图4

四、锋面气旋的突破

锋面气旋的概念很好理解,关键是低压槽及天气图的判断。第一步,教师出示道具“元宝船”,口朝上放置,让学生理解低压“槽”的位置,如图3中的虚线部位。学生通过观察,应该很容易理解“槽”的位置。再把它转化为海平面的等压线图,如图4,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上画出低压槽,如图中的OP、OK。再找A、B、C、D四点,如图所示。问:如果是北半球,那么四点的气流方向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关系可以得出:A、D两点吹偏北风,B、C两点吹偏南风(原理是北半球低气压区内气旋呈逆时针运动,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第二步,判断OP、OK低压槽两侧A、B、C、D四点空气的冷暖性质。因为北半球由南向北气温递减,且A、D两点的风从北面吹来,所以是冷空气,B、C两地风从南面吹来,是暖空气。第三步,判断OP、OK两处锋面的性质:根据整个气旋是逆时针旋转,所以可以判断OP、OK也是随气流逆时针旋转。得出A、C分别是两锋面的锋后;B、D分别是两锋面的锋前,从而知道OP是冷锋,OK是暖锋。第四步,判断A、B、C、D四点的天气情况:因为冷锋的降雨大部分在锋后,暖锋的降水在锋前,所以A点、D点为阴雨天气,而B、C之间由暖气团控制。

这样的设计,既避免了问题分析的含糊不清,又避免了武断的“饮鸩止渴”现象,还避免了给学生的学习、理解增加负担,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地理基础,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训练,从而使地理终身教育成为可能。endprint

高一地理新教材投入使用已经有几个年头了,其中去掉了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及相关内容,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等,有些内容则是由于内容的限制,不能展开探讨,比如新教材中,在涉及等压线、等压面问题的时候,没有说明二者的概念和区别,在第2、3节大气的运动部分,两个概念突兀出现,地理教师不可能不对等压线和等压面加以说明,关键在说明的“尺度”上,解释少了,学生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然;解释多了,课时又不允许。针对这样的局面,笔者认为,要把枯燥的、难理解的空间概念形象地传送到学生的脑海里,而且尽量不给学生增加负担,除了运用多媒体教法增强直观感受外,还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一、等压线、等压面的概念分析

根据周淑贞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中的概念,所谓等压线,就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各点连接而成的面。

二、对等压线、等压面的实际形状作解释说明

在高一地理新教材第2、3节,先是出现了水平的等压面,然后通过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证明了实际的等压面或等压线是弯曲的。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这一点,最好用电脑动画演示等压面由水平到弯曲的变化。如果条件不允许,就可以利用简单的道具,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先是拿了两张大小不等的白纸,以演示水平的等压面,然后再弯曲一下,表示可能会变成如背斜形状,最后用两张纸叠出两只元宝型的小船,倒扣在桌面上,表示还可能是三维的空间面。

三、低压中心和高压中心的突破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8上的图2—14,思考图上的等压线为什么是如此形状?教材上是这样描述的:“在实际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是弯曲的,形成一个个低压和高压中心。”在周淑贞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中,有这样的描述:“等压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就是一条气压值等于等压面数值的等压线,一系列气压值不等的等压面与同一水平面相截,便会得到一系列数值不等的等压线,这些等压线的排列形状、疏密程度便可以显示出这一水平面上气压分布的状况”(《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二版,P103)。此时,教师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两段话融会贯通,演示给学生看:拿出刚才两个大小不等的“元宝船”,重叠倒扣在一起,表示在立体的空间里实际存在的两个等压面,再用一张白纸表示海平面,去截两个等压面(如图1),让学生观察想象,在这张白纸上,两个等压面留下的交线是什么样子的?试着画出来。如果再放几个更大一些的“元宝船”也就是等压面在上面,那么又会是什么结果(如图2)?提出问题:这样的等压线图是低压中心还是高压中心?——高压中心。那么把两个“元宝船”朝上放置,再用一个平面去截(如图3),又会出现什么结果?这样的是低压还是高压中心?——低压中心。至于第五节天气系统中学习低压和高压系统时,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方向就好理解了(经常用左手和右手定则来判断)。

图1 图2

图3 图4

四、锋面气旋的突破

锋面气旋的概念很好理解,关键是低压槽及天气图的判断。第一步,教师出示道具“元宝船”,口朝上放置,让学生理解低压“槽”的位置,如图3中的虚线部位。学生通过观察,应该很容易理解“槽”的位置。再把它转化为海平面的等压线图,如图4,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上画出低压槽,如图中的OP、OK。再找A、B、C、D四点,如图所示。问:如果是北半球,那么四点的气流方向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关系可以得出:A、D两点吹偏北风,B、C两点吹偏南风(原理是北半球低气压区内气旋呈逆时针运动,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第二步,判断OP、OK低压槽两侧A、B、C、D四点空气的冷暖性质。因为北半球由南向北气温递减,且A、D两点的风从北面吹来,所以是冷空气,B、C两地风从南面吹来,是暖空气。第三步,判断OP、OK两处锋面的性质:根据整个气旋是逆时针旋转,所以可以判断OP、OK也是随气流逆时针旋转。得出A、C分别是两锋面的锋后;B、D分别是两锋面的锋前,从而知道OP是冷锋,OK是暖锋。第四步,判断A、B、C、D四点的天气情况:因为冷锋的降雨大部分在锋后,暖锋的降水在锋前,所以A点、D点为阴雨天气,而B、C之间由暖气团控制。

这样的设计,既避免了问题分析的含糊不清,又避免了武断的“饮鸩止渴”现象,还避免了给学生的学习、理解增加负担,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地理基础,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训练,从而使地理终身教育成为可能。endprint

猜你喜欢
锋面元宝气旋
一条叫元宝的金鱼
烤元宝火
热声耦合燃烧振荡中火焰锋面识别分析
2003年3月北大西洋上两个爆发性气旋的“吞并”过程及发展机制分析❋
2019年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锋面控制下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氨还原剂喷枪中保护气旋流喷射作用的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以“锋面气旋”为例
北太平洋上一个爆发性气旋族的结构分析❋
2014年3月大西洋上一个爆发性气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