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球面配合体在数控车床上的加工方法

2014-09-19 15:36苏冰张勇
职业·中旬 2014年9期

苏冰?张勇

摘 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球面配合体的方法、步骤。

关键词:球面配合体 加工准备 加工工艺分析 数控加工及检测

高技能数控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实践操作技能过硬,适应能力强,实用本领多。因此,我们设计出加工难度等级较高的球面配合体,用于日常的开拓性教学。球面配合体如图1所示。

球面配合体由两个半圆球面配合而成,其毛坯尺寸为φ45mm棒料,材料为铝合金。该工件在实际加工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装夹问题、同轴度不好保证、配合后球心难以重合、端面垂直度加工误差大,装配后端面不重合等。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与实际经验,对该球面配合体的加工过程和技巧总结如下。

一、加工准备

1.选择机床

这里选用的机床为FANUC 0i-Mate系统CAK6136V数控车床。

2.列出所需的工具、量具、刀具等

刀具有:93°外圆车刀、切槽切断刀、内孔车刀、内切槽刀、内螺纹刀等。要求学生认真准备,思考各刀具、量具等的作用。

二、加工工艺分析

1.工件图样分析

加工该工件主要需保证其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对于该工件尺寸的精度要求,主要通过在加工过程中的准确对刀、正确设置刀补、磨耗,以及正确制定加工工艺等措施来保证。

几何精度应重点保证工件换向掉头加工时的同轴度,应对工件进行找正,以保证工件轴线与机床主轴轴线同轴。

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的上限值是1.6μm,通过粗、精加工以及合理设置各工艺参数来保证。

2.编程原点的确定

根据编程原点的确定原则,件1、件2的编程原点分别取在工件的右、左端面与对应的M20螺纹段轴线相交的交点上。

3.加工方案分析

首先加工件2,以工件右端毛坯面作为装夹基准装夹工件,手动车削外圆,并与端面进行对刀。之后加工件2的左端,粗、精车外轮廓、退刀槽及外螺纹,保证外圆尺寸及公差要求,保证螺纹的各项加工精度以及各轮廓的表面粗糙度等要求。保证总长为39mm,并切断。

然后加工件1,以工件右端毛坯面作为装夹基准装夹工件,手动车削外圆,并与端面进行对刀。然后加工件1的左端,粗、精车外轮廓,保证总长为29mm,并切断。将件1换向掉头,为保证外球面的表面精度,将其以铜皮包裹起来,找正并夹紧。加工件1的右端,打中心孔、手动钻孔,手动对三把刀,即内孔车刀、内切槽刀、内螺纹刀。粗、精件1右端的内孔轮廓、内退刀槽、内螺纹,保证各项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不拆除件1,将件2与件1试配,并根据试配结果修调件1,以保证各项配合精度。将件2的外螺纹与件1的内螺纹配合,之后加工件2的右端,手动车削对刀,粗、精车右端外球面轮廓,保证各项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同时保证工件总长。

最后卸掉工件,去毛刺锐边并自检。

4.工件的定位、装夹及刀具的选用

加工工件两端时,均采用通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进行定位与装夹。工件装夹时的夹紧力要适中,既要防止工件的变形与夹伤,又要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松动。工件装夹过程中,特别是换向掉头装夹,一定要仔细对工件进行找正,保证工件轴线与机床主轴轴线同轴,以减小工件的加工误差。

根据实际条件,外圆刀选用机夹式标准车刀,刀片材料选用硬质合金或涂层刀具。其余均采用硬质合金刀。

进行数控车削加工时,加工的起始点定在离工件毛坯2mm的位置。尽可能采用沿轴向切削的方式进行加工,以提高加工过程中工件与刀具的刚性。

最后根据上述工艺要求编制数控加工工序卡片、刀具卡片,确定切削用量等。

三、编制加工程序

采用复合循环G71、G73、G70指令进行轮廓编程,采用复合循环G75、G76指令进行槽、螺纹的编程。(程序略)

四、数控加工及检测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时,要求学生按照数控车床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程序输入准确无误,对刀准确,认真操作每一步,避免撞刀,将安全第一放在首位。配合体加工的关键在于配合,在加工过程中要求学生一定要在工件不拆除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试配,调整至合格。

在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螺纹环规、R规等进行检测,若有误差,及时修调磨耗,保证各项尺寸精度。加工完毕,检查各项尺寸精度是否合格。

加工的球面配合体实物如图2所示。

五、小结

圆球配合体加工的关键是分析加工方案以及螺纹配合的试配。通过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圆球配合体,学生能够对加工工艺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掌握数控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操作数控车床,进一步掌握数控程序的编制方法,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际高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工过程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建峰.数控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2]沈建峰,朱勤惠.数控车床技能鉴定考点分析和试题集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苏冰,洛阳轴承高级技工学校;

张勇,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球轴承事业部精密电机厂)endprint

摘 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球面配合体的方法、步骤。

关键词:球面配合体 加工准备 加工工艺分析 数控加工及检测

高技能数控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实践操作技能过硬,适应能力强,实用本领多。因此,我们设计出加工难度等级较高的球面配合体,用于日常的开拓性教学。球面配合体如图1所示。

球面配合体由两个半圆球面配合而成,其毛坯尺寸为φ45mm棒料,材料为铝合金。该工件在实际加工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装夹问题、同轴度不好保证、配合后球心难以重合、端面垂直度加工误差大,装配后端面不重合等。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与实际经验,对该球面配合体的加工过程和技巧总结如下。

一、加工准备

1.选择机床

这里选用的机床为FANUC 0i-Mate系统CAK6136V数控车床。

2.列出所需的工具、量具、刀具等

刀具有:93°外圆车刀、切槽切断刀、内孔车刀、内切槽刀、内螺纹刀等。要求学生认真准备,思考各刀具、量具等的作用。

二、加工工艺分析

1.工件图样分析

加工该工件主要需保证其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对于该工件尺寸的精度要求,主要通过在加工过程中的准确对刀、正确设置刀补、磨耗,以及正确制定加工工艺等措施来保证。

几何精度应重点保证工件换向掉头加工时的同轴度,应对工件进行找正,以保证工件轴线与机床主轴轴线同轴。

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的上限值是1.6μm,通过粗、精加工以及合理设置各工艺参数来保证。

2.编程原点的确定

根据编程原点的确定原则,件1、件2的编程原点分别取在工件的右、左端面与对应的M20螺纹段轴线相交的交点上。

3.加工方案分析

首先加工件2,以工件右端毛坯面作为装夹基准装夹工件,手动车削外圆,并与端面进行对刀。之后加工件2的左端,粗、精车外轮廓、退刀槽及外螺纹,保证外圆尺寸及公差要求,保证螺纹的各项加工精度以及各轮廓的表面粗糙度等要求。保证总长为39mm,并切断。

然后加工件1,以工件右端毛坯面作为装夹基准装夹工件,手动车削外圆,并与端面进行对刀。然后加工件1的左端,粗、精车外轮廓,保证总长为29mm,并切断。将件1换向掉头,为保证外球面的表面精度,将其以铜皮包裹起来,找正并夹紧。加工件1的右端,打中心孔、手动钻孔,手动对三把刀,即内孔车刀、内切槽刀、内螺纹刀。粗、精件1右端的内孔轮廓、内退刀槽、内螺纹,保证各项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不拆除件1,将件2与件1试配,并根据试配结果修调件1,以保证各项配合精度。将件2的外螺纹与件1的内螺纹配合,之后加工件2的右端,手动车削对刀,粗、精车右端外球面轮廓,保证各项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同时保证工件总长。

最后卸掉工件,去毛刺锐边并自检。

4.工件的定位、装夹及刀具的选用

加工工件两端时,均采用通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进行定位与装夹。工件装夹时的夹紧力要适中,既要防止工件的变形与夹伤,又要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松动。工件装夹过程中,特别是换向掉头装夹,一定要仔细对工件进行找正,保证工件轴线与机床主轴轴线同轴,以减小工件的加工误差。

根据实际条件,外圆刀选用机夹式标准车刀,刀片材料选用硬质合金或涂层刀具。其余均采用硬质合金刀。

进行数控车削加工时,加工的起始点定在离工件毛坯2mm的位置。尽可能采用沿轴向切削的方式进行加工,以提高加工过程中工件与刀具的刚性。

最后根据上述工艺要求编制数控加工工序卡片、刀具卡片,确定切削用量等。

三、编制加工程序

采用复合循环G71、G73、G70指令进行轮廓编程,采用复合循环G75、G76指令进行槽、螺纹的编程。(程序略)

四、数控加工及检测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时,要求学生按照数控车床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程序输入准确无误,对刀准确,认真操作每一步,避免撞刀,将安全第一放在首位。配合体加工的关键在于配合,在加工过程中要求学生一定要在工件不拆除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试配,调整至合格。

在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螺纹环规、R规等进行检测,若有误差,及时修调磨耗,保证各项尺寸精度。加工完毕,检查各项尺寸精度是否合格。

加工的球面配合体实物如图2所示。

五、小结

圆球配合体加工的关键是分析加工方案以及螺纹配合的试配。通过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圆球配合体,学生能够对加工工艺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掌握数控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操作数控车床,进一步掌握数控程序的编制方法,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际高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工过程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建峰.数控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2]沈建峰,朱勤惠.数控车床技能鉴定考点分析和试题集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苏冰,洛阳轴承高级技工学校;

张勇,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球轴承事业部精密电机厂)endprint

摘 要:本文着重介绍了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球面配合体的方法、步骤。

关键词:球面配合体 加工准备 加工工艺分析 数控加工及检测

高技能数控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实践操作技能过硬,适应能力强,实用本领多。因此,我们设计出加工难度等级较高的球面配合体,用于日常的开拓性教学。球面配合体如图1所示。

球面配合体由两个半圆球面配合而成,其毛坯尺寸为φ45mm棒料,材料为铝合金。该工件在实际加工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装夹问题、同轴度不好保证、配合后球心难以重合、端面垂直度加工误差大,装配后端面不重合等。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与实际经验,对该球面配合体的加工过程和技巧总结如下。

一、加工准备

1.选择机床

这里选用的机床为FANUC 0i-Mate系统CAK6136V数控车床。

2.列出所需的工具、量具、刀具等

刀具有:93°外圆车刀、切槽切断刀、内孔车刀、内切槽刀、内螺纹刀等。要求学生认真准备,思考各刀具、量具等的作用。

二、加工工艺分析

1.工件图样分析

加工该工件主要需保证其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对于该工件尺寸的精度要求,主要通过在加工过程中的准确对刀、正确设置刀补、磨耗,以及正确制定加工工艺等措施来保证。

几何精度应重点保证工件换向掉头加工时的同轴度,应对工件进行找正,以保证工件轴线与机床主轴轴线同轴。

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的上限值是1.6μm,通过粗、精加工以及合理设置各工艺参数来保证。

2.编程原点的确定

根据编程原点的确定原则,件1、件2的编程原点分别取在工件的右、左端面与对应的M20螺纹段轴线相交的交点上。

3.加工方案分析

首先加工件2,以工件右端毛坯面作为装夹基准装夹工件,手动车削外圆,并与端面进行对刀。之后加工件2的左端,粗、精车外轮廓、退刀槽及外螺纹,保证外圆尺寸及公差要求,保证螺纹的各项加工精度以及各轮廓的表面粗糙度等要求。保证总长为39mm,并切断。

然后加工件1,以工件右端毛坯面作为装夹基准装夹工件,手动车削外圆,并与端面进行对刀。然后加工件1的左端,粗、精车外轮廓,保证总长为29mm,并切断。将件1换向掉头,为保证外球面的表面精度,将其以铜皮包裹起来,找正并夹紧。加工件1的右端,打中心孔、手动钻孔,手动对三把刀,即内孔车刀、内切槽刀、内螺纹刀。粗、精件1右端的内孔轮廓、内退刀槽、内螺纹,保证各项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不拆除件1,将件2与件1试配,并根据试配结果修调件1,以保证各项配合精度。将件2的外螺纹与件1的内螺纹配合,之后加工件2的右端,手动车削对刀,粗、精车右端外球面轮廓,保证各项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同时保证工件总长。

最后卸掉工件,去毛刺锐边并自检。

4.工件的定位、装夹及刀具的选用

加工工件两端时,均采用通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进行定位与装夹。工件装夹时的夹紧力要适中,既要防止工件的变形与夹伤,又要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松动。工件装夹过程中,特别是换向掉头装夹,一定要仔细对工件进行找正,保证工件轴线与机床主轴轴线同轴,以减小工件的加工误差。

根据实际条件,外圆刀选用机夹式标准车刀,刀片材料选用硬质合金或涂层刀具。其余均采用硬质合金刀。

进行数控车削加工时,加工的起始点定在离工件毛坯2mm的位置。尽可能采用沿轴向切削的方式进行加工,以提高加工过程中工件与刀具的刚性。

最后根据上述工艺要求编制数控加工工序卡片、刀具卡片,确定切削用量等。

三、编制加工程序

采用复合循环G71、G73、G70指令进行轮廓编程,采用复合循环G75、G76指令进行槽、螺纹的编程。(程序略)

四、数控加工及检测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时,要求学生按照数控车床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程序输入准确无误,对刀准确,认真操作每一步,避免撞刀,将安全第一放在首位。配合体加工的关键在于配合,在加工过程中要求学生一定要在工件不拆除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试配,调整至合格。

在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螺纹环规、R规等进行检测,若有误差,及时修调磨耗,保证各项尺寸精度。加工完毕,检查各项尺寸精度是否合格。

加工的球面配合体实物如图2所示。

五、小结

圆球配合体加工的关键是分析加工方案以及螺纹配合的试配。通过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圆球配合体,学生能够对加工工艺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掌握数控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操作数控车床,进一步掌握数控程序的编制方法,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际高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工过程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建峰.数控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2]沈建峰,朱勤惠.数控车床技能鉴定考点分析和试题集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苏冰,洛阳轴承高级技工学校;

张勇,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球轴承事业部精密电机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