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书田
一、吕骥的童年、青少年时代(上)
1909年4月23日(农历己酉年三月初四),吕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通济门湘济街4号(现今的湘潭市沿江东路220—224号之间),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湘潭地处湖南中部,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金三角” 地区,素有“湘衡学盛,户被潭风”之称。源远流长的潇湘文化造就了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齐白石、王闿运等一大批中国革命与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中国革命音乐运动的开拓者之一、杰出的人民音乐家吕骥,就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
吕骥,祖籍湖南酃县(今炎陵县)十都镇的彭家冲。十都,位于湘赣交界处,它的八面山哨所与井冈山的黄洋界相邻。据1991年7月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湖南人民革命史》记载,“1928年4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的第一团从资兴龙溪洞出发,到达酃县十都。朱德闻讯后,立即从沔渡赶到十都,与毛泽东会面。”这是中国历史上朱、毛两位重要革命人物的第一次会面,地点就在十都的洣泉书院(今工农红军在酃县革命活动纪念馆)。十都是红色之都,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吕骥的父亲吕鑫传,字小珊,清光绪五年(1879年)就出生在十都。1892年,吕鑫传13岁时,举家迁往淦田。吕骥在1989年(八十高龄时),曾回忆说,“淦田还留有吕家的祖坟,若现在坟前仍有墓碑的话,可知祖父的名字”。后来(具体年月无考),举家迁往湘潭。在湘潭,清制的最后一次科考中(约1904年4月),吕鑫传考中秀才。后到长沙明德中学读书,对诗词歌赋颇多爱好。1905年,废科举,兴新学,吕父勇于接受新思潮和先进西学的影响,赴上海,入“广学会”(1)研习数理科学,并很快加入孙中山初创的“同盟会”,接受“三民主义”的理想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分地权”的革命主张。
1907年,吕鑫传返乡,在母校明德中学和周南女子学堂教书,与同在该校任教的徐特立共事。不幸,翌年冬,吕鑫传因劳累过度,病故,尚未及而立之年。身后葬于出生地十都。
吕骥是遗腹子,在父亲留给他的遗物中,大多是些古代的经、史、文、论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家的诗、词、歌、赋,还有父亲用过的大量数理化课本。
虽然命运使他无缘与父亲谋面,但却得到了父亲留给他的一个名字:吕家骥。这是吕鑫传根据自己拟定的“传家敦孝友,盛世以文章,理学贻芳远,终宗仕泽长”的四句排辈诗文(2),为自己即将出生的儿子命名的。遗憾的是,他未能等到儿子呱呱坠地,就匆匆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他殷殷嘱妻:“要教子为民公仆。”母亲易氏,名宗英。是位普通农家妇女,未受过学堂教育,靠向兄长问学,略识文字。但她天资聪颖,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婚后,在丈夫吕鑫传帮助下,读诗学文,长进非常,并勇于冲破旧礼教的束缚,到城内一所保育学校走读。丈夫去世后,凭着自己苦学得来的文化知识,到醴陵一带教书,养家糊口,抚育子女。
家骥上有一兄、两姐(3)。兄长名字不详,不知何因,吕骥从未提起过。
大姐吕家鸾,二姐吕家鹄。按湘潭旧俗,女孩子是不能参与家谱排辈的。因此,名字中不能带有“家”字。可是,吕鑫传思想解放,主张男女平等,让两个女儿的名字中都带有了“家”字。然而,她们长大以后,还是把名中的那个“家”字拿掉,各自起了一个单名:大姐吕明,二姐吕静。
吕明喜欢吹笛弄箫,引起家骥极大兴趣。姑妈擅弹琵琶、打扬琴,常与姐姐合奏,听到这悦耳的琴、笛声,他总是喜跃抃舞,乐不自胜。每奏完一曲,就闹着要亲手去弹,硕大个琵琶,比他人还高,抱也抱不起来。
无奈之下,姑妈只好将他抱在怀里,帮他搂住琵琶,让他胡乱弹上一阵,才肯罢休。就这样,乡音俚曲潜移默化地孕育了他童年时期的兴趣爱好。(4)五岁那年,母亲问他:“长大了,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啥子嘛?他说:“把门前的路修修好,让婆婆们走路不再跌倒。”母亲笑了。父亲的嘱托,母亲的教诲,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了“为民”的种子。实践证明,一个人思想品德上的“童子功”,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1914年夏,母亲开始引导他背诵唐诗:“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仅仅月余,他就能背出十多首唐、宋诗人的诗词。古代的名篇佳作,无声地陶冶着他幼小的心灵。
外婆家住在城外的乡下,他最喜欢母亲带他到乡下去探望外婆。外婆家门前有片池塘,池塘边有座祠堂私塾,家骥每到外婆家,总喜欢到池塘边玩耍,常常听到从祠堂里传来的读书声。他好奇地跑过去看,发现那些年龄与他相仿的阿仔们,都在摇头晃脑地背诵着什么,“之乎者也”,不知所云。有的学生背不出,穿着长衫的先生操起戒尺痛打手心,还罚他们长时间面壁,家骥看后,不寒而栗。一天,外婆问她:“该上学了,是到这里来读私塾呢,还是在城里上小学?”他急忙回答说:“在城里上小学。”显然,他是惧怕私塾先生的戒尺和罚站。
于是,母亲找到“自得女子小学”(有史料称“四德女子小学”)的校长李宗莲(有史料称李宗莲创办的这所女子小学为“四德女子小学”),把他送进了离家最近的“自得女小”读书。“自得女小”是县城唯一的一所女子小学,原则上只收女生,不收男生。李宗莲夫妇是鑫传生前至交,迫于两家情分,破例在女校收了家骥等几个男生。
入学不久,家骥得了一场大病,高烧多日不退。愈后,留有后遗症,说话舌根发硬,口齿不清。常把“大”念作“阿”,把“四伯”叫成“四鹅”。“自得女小”的国文老师吴文钊,曾是吕鑫传的学生,出于师生情谊,对家骥格外呵护。他见家骥读课文时,常常受到同学们嘲笑,便利用课余时间,把他领到自己的宿舍,教他练习发音,咬文嚼字。几个月后,家骥读书有了很大进步。母亲听到儿子说话一天比一天清楚,非常高兴,不知该怎么感谢吴老师才好。
学校有台风琴,除老师上课用外,有些高年级的学生经常放学不回家,跑去练风琴。那时家骥上小学二年级,看到一个用脚踩来踩去的大木箱子,能发出那么动听的声音,感到很神奇,可一直没有机会去摸它。
1918年冬,家骥9岁,母亲病故,随后由四伯母抚养。
1919年春,读初小四年级的最后一学期。这时,他已是高年级生了,也有资格去练琴了,每天放学不回家,跑去练琴,一直练到校工要关大门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学校。同年夏,吕骥考入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旧制小学,学制为七年:初小四年,高小三年)。为了减轻四伯母的负担,他坚持做了住校生。这么小的年纪就住校,伯母有些不放心,几乎天天跑去看他。结果,他做了住校生,伯母却成了“走读生”。 1920年,伯母病故,转由姑妈照顾。姑妈善弹琵琶,打扬琴,在民族器乐演奏上,给了他终生难忘的启蒙和指导。县立第一高小的训育老师李尧阶,每天晚点名时,都向学生们讲述当天国内外的新闻,引导学生们关心国内外大事。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和俄国革命的形势讲得最多。李老师的讲解,大大开阔了家骥的眼界,对他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2年6月,学校因更换校长,闹了一次小学潮。大家不欢迎新来的校长,希望老校长能留下来。因此,有些同学没有参加新校长的欢迎大会。家骥也在其中。新校长上任后,对闹事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了清查。查到家骥时,他报了个假名,蒙混了过去。可是,后来还是被校长发现了,受到严厉训斥和警告。看他就要毕业了,对错误又有了认识,学校没有给他处分。
县立第一高小的国文老师陆金华,思想进步,作风民主,上作文课从来不规定题目,让学生自己选题,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人和事。有一次,家骥写了一篇同情人力车夫的作文,受到陆老师的表扬,并在课堂上朗读了他的文章,这对家骥来说,受到了很大的鼓舞。眼看就要毕业了,可最后一学期的学费(4块钱)还没有着落,负责收费的先生催了几次,姑妈也挤不出钱来,这让家骥很是不安。陆老师知道这件事后,悄悄为他交了两元钱。尔后,陆老师又找到英文老师向寅宾商量。向老师一向对家骥的英文成绩很满意,就为他补交了另外两元。一直到离校前夕,收费先生再没有向他催缴学费,家骥感到很奇怪,就主动跑过去说明情况。这时才知道,原来是陆老师和向老师已经为他交过了。他怀着感激的心情跑到两位老师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毕业典礼那天,学生和家长齐聚一堂,参加学校举行的送别会。同学们都知道,家骥风琴弹得好,就一致推举他为大家伴奏,演唱学堂乐歌。在他的伴奏下,毕业生们演唱了《祖国歌》《苏武牧羊》《送别》,台下响起的阵阵掌声,使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1922年秋,吕骥报考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但未被录取。后考入长沙“楚怡工业学校”,之后便离开湘潭,去了长沙。1923年4月,接到姑妈来信,催他在雨季到来之前赶回湘潭,修修漏雨的房子。此时,他正为“楚怡工业学校”的课程不合自己的口味而苦恼,加之学费一直没有着落,于是,离开学校,回了湘潭,从此,再也没有返回“楚怡”。同年夏,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音乐专修科读书的大姐吕明,暑期回到湘潭,见他辍学在家,十分焦虑,鼓励他报考长沙很有名的“长郡公学”(5)。家骥入学后,觉得学校样样都好,就是学费过于昂贵。为了不给姑妈增加过多的负担,入学不久,他还是退了学,抱定决心,再次报考公费的湖南第一师范。湖南第一师范和湖南第一女子师范,都是省立公费学校,不但教学质量高,学生待遇也优越,因此,招生办法也与其他学校不同。首先,要由各县进行初试。初试合格后,在合格的考生中只选取前四名,报送长沙进行会考。最后,按会考的成绩、名额择优录取。1924年夏,家骥报考湖南第一师范。主持县里初试的湘潭县教育局局长,是家骥高小时的同窗邓荃的父亲。邓局长记得曾为他报送过一次湖南第一师范,未被录取。这次再次报送,可能会引起议论。于是,建议他改个名字,并主动为他改名吕展青,再次把他报送到了长沙。这次会考,他顺利通过,并以前十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第一师范。按学校的规定,除免交膳宿费、书本费外,每个学生每学期还有十元钱的补助,这大大减轻了吕展青(吕家骥)在经济上的负担。
(1)广学会: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英、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商人以及英美外交官,在原创于1884年上海“同文书院”的基础上改组成立的文化出版机构。1892年始称广学会,意为“以西国之新学广中国之旧学”。
(2)2005年6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人民音乐家吕骥传》中说,“吕家的家训是:‘传家敦孝友,盛世以文章。理学遗芳远,终宗世泽长。’”见该书第145页。其中,错误有二:一、此诗文,不是“家训”。1988年吕骥亲自称,是“排辈诗文”。文中并没有“意思连贯、含义深远的训诫内容,怎么会是‘家训’呢?”二、文中有两处错字:“遗”应为“贻”,“世”应为“仕”。详见2007年第二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对〈人民音乐家吕骥传〉部分内容的质疑》一文。
(3)2005年6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人民音乐家吕骥传》中,未提到吕骥上有一兄。凡早年访问过湘潭吕骥故居的人,都知道吕骥有一侄外孙女吕冬莹,即他胞兄女儿的女儿,这证明吕骥确有一兄。吕骥从未提过,尚有原因。
(4)2005年6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人民音乐家吕骥传》中说“吕父生前爱好诗词和音乐,他生前用过的一管笛和一管箫,是对吕骥后来的人生道路发生重要影响的遗物。”见该书第一页。说法不实。详见2007年第二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对〈人民音乐家吕骥传〉部分内容的质疑》一文。
(5)“长郡公学”是清末长沙知府颜钟骥创办的“长沙府中学堂”发展而来的(现为“长沙长郡中学”)。该校曾培养过徐特立、李维汉、陈子展、周世钊等多位名家,以及任弼时、李立三、李富春、肖劲光等多位出色的革命家。我国有12位两院院士,曾毕业于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