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金融文化 服务金融改革

2014-09-19 20:32
全国新书目 2014年7期
关键词:选题出版社图书

魏革军,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中国金融》杂志主编,经济学博士,研究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外经贸大学兼职教授。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新闻信息处处长,《金融时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分局副局长,2008年3月起,先后任中国金融出版社总编辑、社长。自从事金融工作以来,共出版专著、译著等3部,在《经济学动态》、《金融研究》、《中国金融》、《国际金融研究》、《经济日报》、《中国记者》、《金融时报》发表论文及金融评论近百篇。

中国金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5月,直属中国人民银行管理,是以出版金融类图书、期刊、音像电子制品为主的专业出版社。作为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国家级专业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在提升国家金融文化“软实力”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工作职责和历史使命。近年来,中国金融出版社在人民银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新闻出版方针,较好地发挥了金融新闻出版事业主力军的作用,始终坚持出版物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大力推动金融文化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不断焕发着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在金融界、出版界、学术界赢得了良好声誉,为推动金融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先进金融文化的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中国金融出版社也紧紧依托金融专业品牌优势,始终与中国金融业风雨同舟、相伴而行,在扎根金融沃土、弘扬金融文化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记者: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专访。请您先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国金融出版社在图书出版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魏革军:“十二五”以来,我社组织出版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社会价值、专业权威的重点图书和精品。《变革——中国金融体制发展六十年》等4种图书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这两个奖项是目前中国图书出版行业的最高荣誉);《薛暮桥文集》和《金融学大词典》获得了“国家图书出版基金”资助;《中国人民银行行史》等一大批出版物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选题;《证券投资学》等8种教材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等7种图书获金融图书“金羊奖”。此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金融发展简史》等几十种精品图书分别获得“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 “金融教育优秀研究成果” 、“华文出版物设计大赛”等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颁发的奖项。大批精品图书的出版,满足了金融系统广大读者的需求,为繁荣金融文化以及促进金融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坚持图书精品战略的同时,我们能够正确处理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关系,牢牢扎根金融沃土,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公众的原则,做深、做细、做专、做广、做活金融图书,逐步实现图书出版的多样化,形成独特的品牌和系列。我们有独创性鲜明的金融理论类选题,有与金融改革发展相关的实务类选题,有培养金融人才的教材类选题,有面向广大民众普及金融知识类的通俗读物。近几年我社图书出版规模一直在稳定增长,出版数量从2010年的660种增加到2013年的897种,出版码洋从2010年的1.53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12亿元,经济效益平稳增长,较好完成了我社“十二五”图书选题规划前三年的各项指标要求。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中国金融出版社在版权业务方面的发展情况。

魏革军:中国金融出版社始终坚持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版权图书的出版是我社图书精品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更快、更持续地做好版权图书工作,近年来,我社专门设立了“中国金融出版社版权引进基金”,制定了《关于继续做好版权图书引进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部署版权引进工作,有计划地打造重点引进版权图书项目,建立版权图书出版的量化考核机制,各图书编辑部除与国外商业性出版公司保持引进版权合作业务外,还积极探索与国外同业或行业协会、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建立出版合作关系,大力引进与金融政策、业务及培训相关的出版物。安排专门的版权信息员,跟踪国外出版信息,定期汇报国外版权图书选题,为版权图书的滚动出版打下良好基础。版权经理积极加强与国外机构的沟通和合作,落实我社版权信息发布工作,定期与图书编辑部版权信息员沟通,及时推荐版权选题,做好版权图书引进的日常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也着力推动我国金融图书“走出去”战略,提升中华金融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我社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经过精心组织策划和严密论证,推出“中国金融走出去丛书”,全面介绍中国金融发展中的金融体制、金融运行机制,以及中国的金融制度、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服务体系等诸多方面的成果,揭示构筑中国金融安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做法。丛书采用中英文对照方式出版,为国外读者了解中国经济金融问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中国金融走出去丛书”已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选题。

记者:我们知道贵社发行的《中国金融》杂志被评为“2013全国百强社科期刊”,《金融博览》和《金融博览·财富》杂志也拥有较大发行量,请您介绍一下贵社在期刊业务方面的发展情况。

魏革军:《中国金融》杂志多年来始终坚持正确办刊方向,按照“权威、专业、理性、前沿”的办刊理念,紧密跟踪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坚持选题动态策划机制,适时解读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的新举措、新目标,深度报道宏观金融运行和微观金融实践的新进展、新成效,努力开阔刊物的国际化视野,并持续关注和贴近基层一线,在编辑思想和报道内容上大力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刊物的主流媒体地位不断巩固,品牌营销日益增强,中国金融在线网站也日益受到金融机构和媒体的关注。2013年,《中国金融》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2013全国百强社科期刊”,被中国广告协会评为2012-2013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期刊三十强”。

《金融博览》杂志在“关注金融人、博览天下事”的办刊理念下,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性、文化性、开放性、趣味性”的编辑思想,着力提高刊物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先后策划了一系列热点专题,得到读者广泛关注和好评。着力挖掘优秀作者资源,先后组织著名作家为《金融博览》撰稿,提高了栏目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文章转载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金融博览·财富》杂志继续坚持“市场性、专业性、实用性、可读性”的办刊原则, 选题策划深度和广度明显提升,对著名经济学家的系列访谈以及策划的一系列专题,得到读者广泛关注和好评。建立了动态策划和考评机制,栏目布局合理有序。杂志与社会知名媒体和机构合作路径进一步拓宽,杂志的社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记者:按照中央关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精神和上级机关的要求,中国金融出版社在2010年完成了转企改制,那么改制后贵社在体制机制上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魏革军:近年来,我社按照中央关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精神和人民银行的要求,以转企改制为契机,抓改革、促增长、树品牌、调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着力增强我社核心竞争力和金融出版品牌影响力。转企改制后,我社汇编出版了《中国金融出版社岗位风险防范指南》,梳理了每个岗位的职责、风险点和防范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员工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自觉性。此后又陆续建立、修订和完善了三十余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按照相关政策要求,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职工落实了“五险一金”,制定了《员工基本薪酬管理办法》、《企业年金方案》以及图书和期刊部门的目标责任制内部指导意见,消除了部分职工在转制初期的思想顾虑,逐步建立起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基础、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相挂钩的现代企业薪酬激励机制。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社党委每年研究制定全社《综合经营计划》和《工作任务分解》,确保了各项工作权责明确、高效运转,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体现出版社文化企业特点的经营管理模式。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国金融出版社在品牌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魏革军: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我社依托自身传统的体制优势和资源优势,全面加强与各大金融机构、中介组织、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采取联合研发、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合作经营等方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探索图书选题、期刊论坛、广告投放等协同发展的全方位、立体化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目前已与中国银行业协会、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等50多家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近年来,由我社三本期刊作为承办方,成功举行了一系列论坛、研讨会和座谈会,主题涉及银行卡发展、电子支付、金融IC卡、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等,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认可。我们还于每年举办一次金融机构品牌建设座谈会,邀请各大金融机构总部的品牌和宣传部门负责人探讨如何做好品牌建设工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与沟通,增强我社期刊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2014年4月25日,由中国金融文学艺术届联合会、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和我社《金融博览》杂志共同举办的《中国梦·金融梦——邮储银行杯全国金融摄影大赛》在京启动,这次大赛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是我社品牌建设的又一项重要活动和有益探索。

为促进社会主义金融文化事业的繁荣,鼓励优秀金融图书作品的创作与出版,助力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我社与广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联合创办了金融图书“金羊奖”,该奖项每年开展一次评选活动,遵循学术影响力、专业权威性、公众认知度等综合指标,评审委员会由来自政府、金融、学术及媒体机构的权威专家、学者组成,通过现场投票的形式每年评定出10种获奖图书,涵盖了学术理论专著、通俗普及读物、实务操作、教育培训教材等四大类别。促进了全国金融图书行业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我社与合作方也致力于将其逐步发展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图书大奖,为全国金融图书行业提供高端的交流平台。

中国金融出版社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响应人民银行为“金惠工程”公益慈善项目捐赠图书的倡议活动,连续两年,向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惠工程”捐赠价值300万元的金融图书,向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普及金融知识,宣传国家的金融体制和金融政策,提高公民的金融素质。

记者:最后请您谈谈对于金融出版社下一步发展规划有什么打算?

魏革军:金融出版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当前,数字化革命和各种新媒体形式的应用对传统的期刊和图书出版都形成了不小的冲击;我们在体制、机制和观念上还未完全符合市场化要求;在精品力作的挖掘力度上还需继续努力;自主策划和能够立足国际市场的书籍还不是很多。

对于我社下一步发展规划,我总结为十个字:“治理、布局、基础、市场、忧患”。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大改革力度,一手抓以利润为中心的内部流程管理,一手抓以文化导向和影响力为核心的社会效益,作为金融专业出版社,我们将继续完善与各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关系,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建立动态策划机制和高等学校金融专业教师资源库、图书馆馆配资源库、金融系统客户资源库,探索适应专业出版社图书发行的新机制,提高图书市场发行占有率。做到既能保证自身的稳步发展,又能有责任担当,对提升国家金融软实力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选题出版社图书
我等待……
新年刊
班里有个图书角
选题有误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石油工业出版社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
光学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