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至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

2014-09-19 03:43胡尚英郑荣寿赵方辉张思维陈万青乔友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子宫颈癌死亡率发病率

胡尚英,郑荣寿,赵方辉,张思维,陈万青,乔友林

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肿瘤医院 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北京 100021

2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北京 100021

1989至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

胡尚英1,郑荣寿2,赵方辉1,张思维2,陈万青2,乔友林1

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肿瘤医院 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北京 100021

2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北京 100021

乔友林 电话:010-87788489,传真:010-67713648,电子邮件:qiaoy@cicams.ac.cn

目的探讨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在1989至2008年的发病和死亡趋势,为制定和评价我国子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1989至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城市和农村子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粗率,以及标准化人口年龄调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中国人口标化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采用Joinpoint软件估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分析1989至2008年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全国子宫颈癌粗发病率由1989至1990年的3.06/10万上升到2007至2008年的11.87/10万,城市肿瘤登记地区由4.96/10万上升到11.98/10万,农村地区由2.39/10万上升到11.77/10万。全国子宫颈癌的粗死亡率由1989至1990年的2.19/10万上升到2007至2008年的3.20/10万,城市肿瘤登记地区由3.21/10万到2.56/10万,农村地区由1.82/10万上升到3.75/10万。1989至2008年子宫颈癌的粗发病率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后以平均每年14.4%和22.5%的速度递增;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后,城市地区增速变化不大,农村地区小幅降低。虽然全国子宫颈癌的粗死亡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在1989至2008年总体无变化,但在1999年后粗死亡率平均每年上升8.1%;城市地区的粗死亡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在2001年后均以平均每年7.3%的速度递增;而农村地区的粗死亡率在1989至2008年平均每年上升3.9%,世界人口标化率无变化。结论近十几年来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子宫颈癌筛查和疫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从而有效降低子宫颈癌的疾病负担。

子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肿瘤登记;趋势分析;中国

Acta Acad Med Sin,2014,36(2):119-125

子宫颈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整体卫生状况、医疗条件的改善,近十几年来我国女性子宫颈癌的死亡率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有了明显的降低。全国死因调查显示1973至1975年子宫颈癌的世界人口年龄标化死亡率为14.61/10万[1],1990至1992年和2004 至 2005 年分别降至 4.29/10 万[2]和 2.45/10万[3]。但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多元化,初次性行为年龄提前、不安全性行为等危险因素的暴露随之增加,加之人口老龄化,均对子宫颈癌在我国女性中的流行状况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利用1989至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探讨近20年来我国女性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为制定我国子宫颈癌防治策略以及评估防控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和方法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全国各肿瘤登记处上报的1989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 (ICD-10)编码为C53的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数据。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并参照国际癌症研究署和国际癌症登记协会出版的《五大洲癌症发病率》第9卷中对登记质量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国肿瘤登记工作的实际情况,评价肿瘤登记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有效性。选取审核合格的登记处数据纳入分析。计算发病率时纳入的肿瘤登记点从1989年的10个增加到2008年的41个,覆盖人群由1989年的9 951 619人增加到32 798 187人;计算死亡率时纳入的肿瘤登记点从1989年的9个增加到2008年的41个,覆盖人群由1989年的7 749 531人增加到32 798 187人。人口数据是同期各肿瘤登记处实际覆盖女性人口数,来源于当地公安部门。县和县级市定义为农村地区,地级市、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定义为城市地区。

统计学处理按地区分别计算每两年的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粗率、1982年中国人口年龄标化率 (中标率)和Segi’s世界人口年龄标化率 (世标率)。由于肿瘤登记地区覆盖的城乡人口比例与全国存在差异,因此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年城乡人口比例进行调整,计算全国合计的发病和死亡率,即合计率等于城乡各自的率与相应人口比例的乘积之和。运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3.5.3软件,采用对数线性模型拟合发病率和死亡率,计算每年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 (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不同时段内每年的年度变化百分比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及其95%可信区间 (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如果AAPC或APC的95%CI包括0,则APC或AAPC无统计学意义,反之有统计学意义。根据Permutation检验结果,判断总体趋势中是否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分段变化位点。

结 果

1989至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全国子宫颈癌的粗发病率由1989至1990年的3.06/10万 (中标率2.13/10万、世标率2.79/10万) 上升到2007至 2008年的 11.87/10万 (中标率 7.03/10万、世标率8.53/10万)。城市肿瘤登记地区子宫颈癌的粗发病率由1989至1990年的4.96/10万 (中标率2.82/10万、世标率3.79/10万) 下降到1997至1998年的3.47/10万 (中标率 1.86/10万、世标率2.32/10万),之后逐渐上升到 2007至 2008年的11.98/10万 (中标率6.81/10万、世标率8.11/10 万)。农村肿瘤登记地区的粗发病率在1989至1990年时为2.39/10万 (中标率 1.88/10 万、世标率 2.43/10万),低于城市同期水平,但在2003至2004年时超过城市,之后与城市同期水平相差不大,到2007至2008年时粗发病率达到11.77/10万 (中标率7.22/10万、世标率8.89/10万)(表1、图1)。

表1 1989至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发病率 (1/105)Table 1 Incidence rates of cervical cancer in Chinese women during 1989-2008(1/105)

图1 1989至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变化曲线Fig 1 Changes of incidence rates of cervical cancer in Chinese women during 1989-2008

1989至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的发病率趋势1989至2008年全国子宫颈癌粗发病率以平均每年8.7%的速度递增,农村地区升高的速度快于城市地区,分别是10.3%和5.6%。分段分析结果显示,1989至1997年城市地区子宫颈癌的粗发病率以平均每年5.2%的速度递减,但之后以平均每年14.4%的速度递增;1989至1999年城乡合计和农村地区子宫颈癌的粗发病率无变化,但之后分别以平均每年20.5%和22.5%的速度递增。同样,1989至2008年子宫颈癌世标发病率无论城乡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分别集中在1997年和1999年之后,与粗发病率相比城市地区增速变化不大,农村地区增速小幅降低 (表2)。

1989至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的死亡情况全国子宫颈癌的粗死亡率由1989至1990年的2.19/10万(中标率1.42/10万、世标率1.94/10万) 上升到2007至2008年的3.20/10万 (中标率1.76/10万、世标率2.25/10万)。城市肿瘤登记地区子宫颈癌的粗死亡率由1989至1990年的3.21/10万 (中标率1.62/10万、世标率2.27/10万) 下降到2001至2002年的1.70/10万 (中标率0.82/10万、世标率1.07/10万),之后逐渐上升到2007至2008年的2.56/10万 (中标率1.25/10万、世标率1.58/10万)。农村肿瘤登记地区子宫颈癌的粗死亡率在1989至1990年为1.82/10万,中标率为1.35/10万,世标率为1.83/10万;粗死亡率和世标率分别在2001至2002年和1999至2000年超过城市同期水平;到2007至2008年时粗死亡率为3.75/10万,中标率为2.20/10万,世标率为2.82/10万,均高于同期城市地区水平 (表3、图2)。

表2 1989至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发病率变化趋势的Joinpoint分析结果Table 2 Joinpoint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the trends in incidence rates of cervical cancer in Chinese women during 1989-2008

表3 1989至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死亡率 (1/105)Table 3 Mortality rates of cervical cancer in Chinese women during 1989-2008(1/105)

图2 1989至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的死亡率变化曲线Fig 2 Changes of mortality rates of cervical cancer in Chinese women during 1989-2008

1989至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的死亡率趋势1989至2008年全国子宫颈癌粗死亡率和世标率无变化,但在1999至2008年粗死亡率平均每年上升8.1%。城市肿瘤登记地区的粗死亡率和世标率在1989至2001年分别以平均每年5.4%和6.3%的速度递减,之后以平均每年7.3%的速度递增。农村地区的粗死亡率在1989至2008年平均每年上升3.9%,然而世标率无变化 (表4)。

讨 论

子宫颈癌病因明确,有多种可供选择的筛查技术,早期治疗预后好,已被证明是通过筛查取得防治效果最好的恶性肿瘤[4]。近些年来,很多国家和地区由于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筛查,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显示,在过去的10年里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以平均每年2.5%和1.7%的速度下降[5]。英国国家卫生服务系统公布1989至2009年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了1/3,死亡率下降了60%[6]。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肿瘤登记数据也同样显示1989至2009年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7]。然而本研究对我国大陆肿瘤登记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1989至2008年子宫颈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尤其是1999至2008年粗发病率以平均每年8.7%的速度递增,并且农村地区升高的速度快于城市地区;全国子宫颈癌死亡率虽然总体无变化,但是粗死亡率在1999至2008年有上升趋势。由此可见,我国子宫颈癌疾病负担不断加重,防治形势严峻。

分析1989至2008年我国子宫颈癌疾病负担变化的可能原因,首先需明确的是在此期间子宫颈癌的病理诊断标准无较大变化,而且在2009年之前我国尚未开展全国范围的子宫颈癌筛查项目。城市地区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在1997年和2001年之前迅速下降,这主要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整体卫生状况改善有关。1999年后全国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递增,其重要的原因是危险因素暴露累积的结果。经济发展多元化和性观念的转变带来了人群性行为特征的变化,初次性行为年龄提前、多个性伴侣比例上升、不安全性行为等增加了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 (human papillovirus,HPV)的机会。在缺乏有效的筛查和早诊早治体系的情况下,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会随之升高。一项汇总1999至2008年在我国5个城市和9个农村地区开展的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研究显示,无论农村还是城市17~59岁女性的高危型HPV感染率均较高,年龄调整感染率合计为16.8%[8]。2009年进行的一项包括11 852名15~59岁中国女性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显示,小年龄组女性初次性行为年龄早于大年龄组[9]。同时,多项研究表明子宫颈癌的危害在中国有年轻化的趋势[10-11]。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年龄标化后增速略有下降,提示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地区子宫颈癌疾病负担上升有一定作用。

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提示危险因素暴露的增加首先会引起发病率升高,虽然医疗技术的改进有助于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但在人群发病率大幅度升高的情况下,死亡率很可能也会升高,而且癌症治疗要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癌症防治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早诊早治。从2009年起,我国政府开始努力推行子宫颈癌筛查,使用巴氏细胞学或肉眼观察法每年对1 000万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同时简便、价廉、有效的快速HPV DNA检测技术的研发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宫颈癌筛查覆盖面提供了可能[12]。此外,我国正在进行HPV预防性疫苗的Ⅲ期临床试验,预计近两年内也会上市。

表4 1989至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死亡率变化趋势的Joinpoint分析结果Table 4 Joinpoint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the trends in mortality rates of cervical cancer in Chinese women during 1989-2008

本研究根据1989至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分析了子宫颈癌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发病和死亡趋势,明确了我国子宫颈癌的疾病负担。然而,过去的20多年我国肿瘤登记工作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壮大中,每年上报数据的登记点数目、覆盖人数和质量存在差异。为评估登记点数目变化对结果的影响,本研究计算了1989至2008年有连续数据的9个登记处 (覆盖人口约2 200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发病率和死亡率无论城乡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41个登记处的结果基本一致。9个登记处的子宫颈癌合计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分别在1998年和2001年之前以平均每年1.3%和2.8%的速度递减,之后分别以平均每年13.5%和8.1%的速度递增;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后,前期下降速度略有增大,但后期增速变化不大。另外,诊断水平的变化对结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登记点的不断增加,覆盖人群的扩大,登记报告质量的提高,其结果将更接近实际水平。

综上,近十几年来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和性观念改变,子宫颈癌防治形势将更加严峻,迫切需要建立适宜我国国情的宫颈癌筛查和疫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从而有效降低子宫颈癌对我国女性的危害。

[1]卫生部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研究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30.

[2]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研究(1990-1992)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8.

[3] 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27.

[4]Sankaranarayanan R,Thara S,Esmy PO,et al.Cervical cancer:screening and therapeutic perspectives[J].Med Princ Pract,2008,17(5):351-364.

[5]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Cancer of the cervix Uteri-SEER Stat fact sheets [EB/OL].[2013-12-29].http://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cervix.html.

[6]NHS cervical screening programme.Profile of cervical cancer in England:incidence,mortality and survival[EB/OL].[2013-12-29].http://www.cancerscreening.nhs.uk/cervical/cervical-cancer-profile.html.

[7]Department of Health.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Cervical screening programme-statistics& reports-statistics[EB/OL].[2013-12-29].http://www.cervicalscreening.gov.hk/english/sr/sr_statistics_cc.html.

[8]Zhao FH,Lewkowitz AK,Hu SY,et al.Prevalenc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n China:a pooled analysis of 17 population-based studies[J].Int J Cancer,2012,131(12):2929-2938.

[9]Zhao FH,Tiggelaar SM,Hu SY,et al.A multi-center survey of age of sexual debut and sexual behavior in Chinese women:suggestions for optimal ag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ation in China [J].Cancer Epidemiol,2012,36(4):384-390.

[10]赵方辉,胡尚英,张思维,等.2004-2005年中国居民子宫颈癌死亡情况及30年变化趋势[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5):408-412.

[11]Lei T,Mao WM,Lei TH,et al.Incidence and mortality trend of cervical cancer in 11 cancer registries of China [J].Chin J Cancer Res,2011,23(1):10-14.

[12]Qiao YL,Sellors JW,Eder PS,et al.A new HPV-DNA test for cervical-cancer screening in developing regions: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clinical accuracy in rural China [J].Lancet Oncol,2008,9(10):929-936.

Trend Analysis of Cervic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in Chinese Women during 1989-2008

HU Shang-ying1,ZHENG Rong-shou2,ZHAO Fang-hui1,ZHANG Si-wei2,CHEN Wan-qing2,QIAO You-lin1

1Department of Cancer Epidemiology,Cancer Institute & Hospital,CAMS and PUMC,Beijing 100021,China
2National Office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National Central Cancer Register,Beijing 100021,China

s:CHEN Wan-qing Tel:010-87787039,Fax:010-67718227,E-mail:chenwq@cicams.ac.cn;QIAO You-lin Tel:010-87788489,Fax:010-67713648,E-mail:qiaoy@cicams.ac.cn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trend of cervic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during 1989-2008 in Chinese women,so as to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in China.Methods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of cervical cancer during 1989-2008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erecalculated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National Cancer Registry Database.Age-standardized rate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Chinese population of 1982 and World Segi’s population of 1985.Joinpoint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obtain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s(APC)so as to assess the trend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over the period from 1989 to 2008.ResultsThe crude incidence rate of cervical cancer in Chinese women increased from 3.06/105in 1989-1990 to 11.87/105in 2007-2008(from 4.96/105to 11.98/105in urban registration areas and from 2.39/105to 11.77/105in rural registration areas) .The crude mortality rate slightly increased from 2.19/105in 1989-1990 to 3.20/105in 2007-2008(from 3.21/105to 2.56/105in urban registration areas and from 1.82/105to 3.75/105in rural registration areas) .Generally,the upward trends of crude incidence rates were shown over the year 1989-2008,with an APC of 14.4%after 1997 in urban areas and 22.5%after 1999 in rural areas.After age standardization of world population,the APC of incidence rates in recent decade in urban areas remained stable,and the one in rural areas slightly decreased.Although the overall crude and world 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s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during 1989-2008,the crude mortality rates increased by 8.1%annually after 1999.The upward trends were also shown for crude and world 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s in urban areas after 2001 with an APC of 7.3%.The crude mortality rates in rural areas increased by 3.9%annually during 1989-2008,but 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found after age standardization.ConclusionOver the last decade,the cervic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ascended by year in China.It is particularly urgent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that combines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and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ation,so as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cervical cancer in Chinese women.

uterine cervical neoplasms;incidence;mortality;cancer registration;trend analysis;China

陈万青 电话:010-87787039,传真:010-67718227,电子邮件:chenwq@cicams.ac.cn;

R737.33

A

1000-503X(2014)02-0119-07

10.3881/j.issn.1000-503X.2014.02.001

第一、二作者对本文贡献相同The first two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article

2014-03-03)

·论 著·

猜你喜欢
子宫颈癌死亡率发病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如何早期发现子宫颈癌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得了子宫颈癌怎么办?
HPV疫苗和筛查:人类癌症防治的典范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