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绘画需要颜料时,只要去趟商店,就能买到所有的色彩了。假如时光倒转,为了得到想要的颜料,你可能要掘地三尺找矿石。或者去碾磨价值连城的宝石,或者去收集牛的排泄物。你使用的颜料褪色了怎么办?有的含有致命剧毒,又将如何呢?
黑色
史前艺术家使用的第一种颜色是什么?试想下,他们在火堆里抽出一根柴火棒或者骨头,在岩壁上胡乱涂鸦的样子。
木炭粉得来容易,在岩壁上的附着力强。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家通过燃烧树枝、葡萄藤、骨头,逐渐从单一的黑色中制作出浅黑、灰色、淡灰色。他们不仅用黑色勾勒出动物的形状,还会使用阴影。
棕色
一天,史前画家们发现了另一种有趣的颜色。他们收集一种富含铁元素的泥土,给作品中的野牛和马匹上色。这种“锈迹斑斑”的泥土就是赭石。人们用唾液和脂肪调出各种色调的棕色,有一种棕色居然是用碾碎的木乃伊制作的。当然,当人们知道这一来源时,就没人愿意再用它了。
黄色
最初的黄色也是从含铁的泥土中提取的。后来,艺术家们把火山矿物质和树液进行加工,制作出亮黄色。
16世纪,画家使用“印度黄”来画耀眼的阳光。“印度黄”是将印度牛的尿液蒸干后提炼而成的。这些牛只吃芒果树叶,面黄肌瘦。最终,印度政府“取缔”了这种黄色色粉。
大画家凡·高钟情于黄色。他的《向日葵》用了亮黄色的化学颜料,颜色鲜艳饱满。
红色
红色有“气愤”“危险”“爱恋”等很多含义。长久以来,植物根茎含有剧毒的金属(比如铅、汞)都可以用作原料。
大自然中最纯正的红色来源于胭脂虫。这种甲虫通过喷射红色液体来击退掠食者。人们将胭脂虫晒干、碾磨,再与化学物质混合,以增加颜料在画布上的附着力。用这种红色颜料上色的玫瑰,在许多年后逐渐褪色,会变成粉红色。
通过胭脂虫为原料制作的胭脂红色让人垂涎欲滴。除了做颜料,你吃的果冻和软糖里也有胭脂红色。
蓝色
直到18世纪,才有少数艺术家开始使用蓝色颜料。最纯正的蓝色是通过碾磨一种叫作青金石的宝石制成的。艺术家们只在描绘圣贤的长袍时才用它上色,也只有富商才买得起这样的画。
1704年,一位德国化学家在调配红色颜料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蓝色色粉——画家们终于不用冒着昂贵的风险去涂绘蓝天了。
在没有印刷机的时代,书上的插图都是由艺术家们手工绘制的。这种贵重的蓝色颜料常用于绘制宗教人物。
绿色
美术中的三原色——红、蓝、黄是无法通过其他颜色调配出来的,但三间色——绿、橙、紫可以。
自然界中天然的绿色色粉不多,调色法是最方便的制作方法。
早期,一些聪明的艺术家将葡萄皮盖在铜片上,收集锈迹斑斑的绿色碎渣,再与醋混合,就能产生绿色,但这种绿色会很快褪色。化学家将含有剧毒的砷(砒霜)与它混合,制成了一种不褪色而且颜色鲜艳的绿色颜料。
(选自《小学生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