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复杂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最关键时期。
7月25日,人社部召开的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透露,上半年有56万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而56万仅仅是727万毕业生中的7%。人社部发言人李忠时透露,56万的数据是由学校毕业办收集并上报而来。
“这个数据太笼统,并不能完全代表大学生就业情况。”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大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三个流向,考研、出国和就业,这7%只是毕业生在学校招聘会上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数据的初次统计。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实际情况并非如预期那般寒心。截至6月30日,陕西、广西、四川、北京等多地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超八成,远超去年同期,部分学校甚至更高。
【新闻链接】近六成企业“秒杀简历”
北京大学一个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了一份《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该报告指出,有9.3%的企业HR平均10秒浏览一份简历,几近六成企业花在一份简历上的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而第一关筛选,往往只看毕业学校的名气。从学校到工作单位,关键的一步是求职。求职从投简历开始,如果简历被“秒杀”,后面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综合《华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