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瑞峰
抒写情志与剖白心迹是贯穿刘禹锡一生的诗歌创作的主旋律。这一循环往复而又不断变奏的主旋律,在诗人谪居朗、连、夔、和四州期间时而表现为高亢入云的繁音促响,时而表现为凄怆入骨的浅吟低唱。但不管情绪如何起落以及抒情的方式如何变换,始终如一的是对理想的守望和对节操的守护。创作于和州(今安徽和县)的《望夫石》即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有关望夫石的历史传说有许多版本,因而被认定的遗址也有多处。禹锡这首诗所吟咏的“望夫石”,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唐时正隶属于和州,所以诗题下原注“正对和州郡楼”。这处望夫石遗址,系由“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衍化而来:相传大禹迎娶涂山氏女后不久便离家治水,一别多年未归。为了疏通淮河,他劈开荆、涂二山,从此二山便夹淮河而立了。此时涂山氏刚好生下了儿子启。禹从门外经过,听见了启的哭声,却毅然割断人伦之情,狠心离去。“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就此诞生。涂山氏女思夫心切,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但望穿秋水,亦不见大禹归来。她朝思暮想,最终精诚所至,化作感动千古的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把它叫作启母石。当然,历史文献中有关望夫石的记载不一而足,如托名于魏文帝曹丕的《列异传》:“武昌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者。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幼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形化为石。”唐人徐坚《初学记》卷五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所记略同:“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这是位于武昌的望夫石的由来。辽宁省兴城市西南之望夫石,则传为孟姜女望夫所化。他如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西南、江西省分宜县昌山峡水中、贵州省贵阳市北谷顶埧、广东省清远市均有传说中的望夫石。参阅《嘉庆一统志·锦州府》又《平凉府》、《袁州府》、《贵阳府》及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望夫石》。
望夫石是古今诗人乐于吟咏的题材。唐代诗人中,李白、王建、孟郊、武元衡等都有同题之作:
仿佛古容仪,含愁带曙辉。
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
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
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
——李白《望夫石》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王建《望夫石》
望夫石,夫不来兮江水碧。
行人悠悠朝与暮,千年万年色如故。
——孟郊《望夫石》
佳名望夫处,苔藓封孤石。
万里水连天,巴江暮云碧。
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规夜啼江树白。
——武元衡《望夫石》
李诗对望夫石的描写形神俱肖,中间两联连用四个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勾勒出其形态、神态及心态,极见艺术功力。王诗用明白浅切的口头语、家常话,刻画望夫石的生存环境,点出无论风雨如何肆虐,它都不会选择“回头”。以此凸现其盼归意念的坚定。作者还由昔日“人化为石”的传说引发出他年“石化为人”的想象:等到她朝夕盼望的“行人”回到身边,她该会重启朱唇、尽诉款曲吧?孟诗也采用古乐府的形式,语言质朴,节奏明快。任凭行人悠悠过往、时间缓缓流逝,望夫石都不改其原有的颜色。这是作者所要强调的重点,也是作者的用笔独到之处。武诗着力渲染环境氛围,在诸作中笔力最弱,但设色秾丽,意象的构置也颇费心力。综观这四篇作品,虽然各具特色,却都固守传统的相思主题,在思想内涵上并没有拓展与深化。
相形之下,刘禹锡的这首《望夫石》诗则有所拓展与深化。宋人陈师道《后山诗话》认为:“望夫石在处有之。古今诗人共用一律。惟刘梦得云:‘望来已是几千岁,只似当时初望时。语虽拙而意工。”的确如此。如果说禹锡作于夔州的《巫山神女庙》诗在历代有关巫山神女的题咏中尚不足视为扛鼎之作的话,那么,作于和州的这首《望夫石》诗则可以在所有描写望夫石的作品中毫无愧色地居于翘楚地位。而它之所以能享有盛誉,主要得力于对传统主题的深化以及炉火纯青、似拙实工的语言技巧。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为历代作家递相沿袭而又光景常新的文学主题,如悲秋主题、伤春主题、叹老主题、嗟悲主题、别离主题、相思主题等等。这些传统主题都有着较为固定的情感演进逻辑和思想运行轨迹。使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为其所拘囿。作为别开生面的一代诗豪,刘禹锡在表现这些传统主题时,则力图对它们进行必要的“深化”与“反拨”,以求显示自己的独特面目。所谓“反拨”,是指故意违逆传统主题既定的情感指向与思想趋向,力图从相反的方向对其偏颇之处有所匡补或拨正,以显示作者前无古人的胸襟气魄和迥异于流俗的卓越识见。这在刘禹锡诗中突出表现为:一反“悲秋”的传统主题,不畏“衰节”,唱出意气豪迈的秋歌;一反“嗟卑”的传统主题,不惧“播迁”,唱出正气凛然的壮歌;一反“叹老”的传统主题,不服“老迈”,唱出朝气蓬勃的暮歌。代表作有写于此前的《秋词二首》、《学阮公体三首》以及写于此后的《酬乐天咏老见示》等。所谓“深化”,则是指虽然依循传统主题既有的思维定势和情感指向,作顺向的引申与推阐,却力图深化其原有的情感内涵,强化其原有的思想力度,从而使之升华到新的更高的层次。《望夫石》即属于这一类型的代表作品之一。
此诗所表现的是传统的相思主题。但诗人并没有泛泛地直抒相思之情,而用拟人化的笔法,借助对“望夫石”的吟咏,曲折有致地显示了抒情主人公的相思之深与盼归之切。不仅如此,更值得称道的是,诗人着意强调其守望之态千载如一,从而既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专一,又别有寄托地宣示了自己的忠于理想、守志不移,硬是将一首咏物诗改造升华为自抒情志、自明节操的作品。这样措笔,虽未跳脱相思主题的传统模式,却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与深化了其原有的内涵,具有了“新变”的意义。可以说,在同类作品中,此诗命意之深是无与伦比的。
就语言技巧而言,通篇紧扣诗题中的“望”字做文章,由“望”字翻转直下,一气呵成。“望”字前后出现三次,而诗意也随之逐层推进。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终日望夫”,着以“终日”二字,点出“望”者无论晨昏、不计寒暑,成天以“望夫”作为唯一的生活内容,可见其一往情深。“终日望夫”而“夫不归”,是女子化为孤石的原因。宁肯化石也不愿“回头”,这是发挥王建诗中“化为石,不回头”之意。但续以“苦相思”三字,则又使诗意得到了新的提升:化石后犹自相思无已,她对爱情该是何等忠贞!在遣词造句上,首句叠用“夫”字,形成句中顶针格,使得意转声连,音韵悠扬。次句以“苦”字修饰“相思”,暗示了相思之情对女子身心的折磨之深、摧残之烈。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在时间的维度上继续拓展,用意比“终日望夫”更进一层。伫望山头,沐风栉雨,几千年来从不动摇。她对爱情又该是何等执着!这是无怨无悔的苦恋,也是刻骨铭心的痴恋!涉笔至此,“望夫”的题意已尽现纸面。但诗人意犹未足,结句在“望”字上再生波澜:“只似当时初望时”。在以“几千载”写其“久望”之后,突然以逆转之笔推出“初望”二字,既出人意表,又令人叫绝。“初望”一如初恋,往往最为热烈、最为迫切。诗人写这位女子“久望”只如“初望”,将“初望”之态加以恒久定格,这就进一步揭示其相思之情的真挚和深切。因此,诗人不避重复,让“望”字在诗中一再出现,实是一种深化诗意和提升诗境的反常而又超常的艺术手段。其间,“已是”、“只似”等虚词的巧妙勾连与呼应,也为表现诗的既定主题充分发挥了语言层面的辅助作用。至于这首诗的深刻寓意,《历阳书事七十韵》中的“望夫人化石,梦帝日环营”二句已经作了最好的注脚。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新书架
《苏诗补注》
本书是清初学者査慎行穷毕生精力编撰而成,编次上首开苏轼集50卷之规模,又开清人补注苏诗之先河,广征博引,注释详明,解释诗旨,考辨诗题,保存苏诗自注,功绩尤甚。在宋元以来注释苏诗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查慎行的注释中,补录了新刻本中删削的施、顾原注,并驳正了分类注中的大量讹误,同时对史籍中有关苏轼的舛误之处,也做了驳正。同时,该书保存了大量的苏轼自注。查氏阐释诗旨,考辨诗题,注释所涉人物与地名,尤为翔实。查慎行的注释,还在系年、补遗、辨伪方面,取得了重要实绩。
本书的整理以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影印之乾隆二十六年查开香雨斋刻本《东坡先生编年诗补注》(50卷)为工作底本,同时参校他书。校订者王友胜教授,在校点、整理全书之外,还写了较大篇幅的前言,对查慎行及本书做了详细介绍,让读者对《苏诗补注》的价值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书后附有篇目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查阅诗作。
凤凰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国际32开,全三册,定价1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