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的道德机理

2014-09-18 22:23彭小兰
关键词:公德机理

彭小兰

摘要:公益慈善作为社会性的德性,是为了公共利益的志愿性的道德行为,也是现代社会秩序维护以及道德实践困境排除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从利他维度看,公益慈善是超越利己但不排除利益的利他行为,同时其是源于同情心但不排除理性的利他精神。从公德维度看,公德发展呼唤公益慈善发展,同时公益慈善与公德又是互利共生的。基于合理地回应社会问题的需要,我们对公益慈善进行道德原则设计与方式探索,这对于现代公益慈善合理性论证具有理论指导性,对现代道德实践具有现实指引价值。

关键词:公益慈善;利他;公德;机理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X(2014)04-00-061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取得了重要的发展,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教、赈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37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对公益慈善进行了有益探索。随着现代社会救助问题的迫切性,公益慈善的道德机理分析显得尤其重要。这既有利于社会现实道德建设,又有利于为公益慈善寻找到道德合理性达到科学行善目的。何为公益慈善?公益慈善有哪些新特质和功能呢?伦理学视野下的公益慈善的发生机理是什么呢?公益慈善如何促进社会道德建设呢?笔者将就以上四个问题分析公益慈善的道德机理及其道德出路。

一、何谓公益慈善

追根溯源,要明确何为公益慈善就不能回避其词源学解读。公益慈善作为一个复合词,既闪耀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又蕴含了一定的西方文化的因子。

(一)公益慈善的词源学解读

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中,“慈善”与“文明”几乎是同时孕生的。从词源学上来讲,“慈善”一词有“慈心”和“善举”两层含义。“慈善”指仁慈、同情心等社会性的德性。中国文化原点的孝道倡导“仁”,即人对人的爱、二人之爱,可见慈善首先是发生在家庭血缘内部的一种心理与行为模式,然后,发展为行政价值和交往价值传递的重要手段。《孟子·告子章句上》有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强调人人有同情心,并认为人性是善的。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慈”的解释是“慈,爱也”;对“善”的解释是“善,吉也”。“爱”指对人之爱;“吉”指对社会之益。“慈善”合用更是凸显了其正面价值性。《北史·崔光传》中记载了崔光的故事,描述了“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这一典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慈善者的赞赏与美誉。“阅报社、阅报会、阅书会等民间公共机构的创立,新式民间组织戒烟会在全国的设立,不缠足会等类似机构的诞生,绅士商人参与创设和管理的地方自治雏形的新式公益性机构。”近代公益慈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与救亡图强紧密联系。有传统善堂等慈善义举,还有设立的民间公益机构开展公益活动,不断拓展公益内容。近代文献中使用的“公益”与“慈善”二词在内涵上也是一致的。但从其最初来源来看,“公益”的全称为“公共利益”(public good),是从英文中翻译过来的。公益作为社会福利的一部分,特指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

在西方理论与实践中,“公益”与“慈善”时常是等同的,互相通用。在英语世界中的“慈善”(philanthropy)一词,是从希腊语中的“爱人类”(philanthropia)演变而来的,其含义是博爱和慈善事业。在《牛津英语字典》中“慈善”(philanthropy)一词,其外延很广。具体包括通过慈善捐赠或捐助等来增加人类福利的努力或倾向;对全人类的爱(行为与情感);对弱势群体的帮助;通过公益活动或公益投资来提高人类福利的实践或机构。在英语中“施舍”(charity)是一个和基督教相关的词汇,表达的是基督之爱,为上帝而普爱众生。其外延比较狭窄。具体包括缓解痛苦的人道主义救济,给穷人提供帮助;帮助处于需要帮助之人及为其而建立的机构、组织或基金会。在1937年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施舍”一词是一个概括性词汇,但在1967年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被“慈善”一词取代。4但是在公益慈善实践中“施舍”和“慈善”因各自代表的价值具有互补性,所以广义上“积极的慈善”概念将“施舍”涵括在慈善之下。

(二)公益慈善的界定

有学者认为,慈善等同于非营利行为,与赚取收入的活动不相容;公益是以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为最终目的,中性化了其与经济收益的关联。这种观点阐述了“公益”方面的价值,但对“慈善”的认识不够准确,比如慈善包括捐赠财物,更直接的回应可以通过对公益信托的理解来实现。公益信托制度作为现代公益慈善的重要手段,恰好与非营利的思想是相对立的。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公益”即“慈善”,“公益慈善”并用后,其功能现实化了。

从外延来看,可以从领域、内容和主体三方面来解读。从领域来看,当前我国公益慈善涵括的领域非常广,既散布于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领域,又覆盖到基金会和公益信托等商业领域,还包括了国家政府引导的公益慈善会、福利会等相关社会组织,涉及的空间包括现实社会空间和网络空间。从内容来看,公益慈善包括富有的慈善家的大规模捐赠;捐赠时间;私人基金会或其他机构捐赠者的捐赠2;在有国家税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监督,公益慈善机构参与行业协会,捐赠人、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体坚持公正透明目标的现行制度与非制度性的框架下,由捐赠人(个人或法人)出资出力完成的利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实践活动。从主体来看,陌生人之间的公益慈善行为一般分为个人慈善行为和组织慈善行为两大类。个人公益慈善行为是指公民个人出于自愿,以仁爱、同情心和公正之心,以个人捐赠或志愿服务等形式无偿向社会、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和精神帮助的社会公益行为。这包括捐赠者的个体的自愿性、非回报意图、平等心理、诚实守信,同时受捐赠者的信息真实、有感恩心理和愿回报社会。组织的公益慈善行为是指政府、企业或专门的社会公益慈善机构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的社会公益行为。为保证捐赠组织的自主性、公平性、公开透明性和规范化,社会组织主管部门应坚持不干预、搭台培育、积极引导的原则。这两类主要的慈善行为涉及三类主体即个人、企业公民和政府主管的公益部门。

基于以上外延,我们认为公益慈善(philanthropy)包括意图与行为两个方面,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道德性情感与行为,既可以缓解与自身没有法律关系的人的痛苦,又能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的志愿性非强制性的行为与情感。参见:罗伯特·L·佩顿,迈克尔·P·穆迪 慈善的意义与使命郭烁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39。作者对慈善定义为为了公益的志愿行为,还认为慈善由志愿捐赠、志愿服务和志愿组织三要素构成。

二、公益慈善的道德特质与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公益慈善的特质与功能也不断丰富与发展。公益慈善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信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识,还是加速推进建立第三次分配体系的重要途径。

(一)公益慈善的道德特质

在对历史与现实因素的思考基础上,我们认为公益慈善是通过民间渠道实施和官方渠道认可相互呼应的模式运转,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关照。现代社会公益慈善具有三种主要特质:

其一,人性回归特性。人性回归就是人的天性的回归,通过公益慈善组织机构、教育、管理等方式激发人类的关怀和爱心。慈善传统植根于对人类天性的假定,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揭示了一些人类的共有特性91,它是我们走进自己和他人人性的一种方式。96公益慈善是一种强调服务与倡导的行为。公益慈善作用的对象包括社区成员和陌生人,是对公共社会中的其他人的意愿的关怀。人性的发展变化受自然生存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存在使得生活变糟糕与使得生活变得更美好两种结果,这激发了人类的善良、利他、仁慈和互助的本性,但也可能引发人类的堕落、妒忌和斗争的本性。

其二,社会公正特性。社会中人类个体的差异性和社会发展的复杂性、阶段性使得社会公正成为一个永恒追寻的命题。正因社会存在不公平之处,使得公益慈善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公益性的慈善的本性之一在于维护社群的利益,维护社群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其中,群体利益中最重要的利益是正义(公共福利、代际公平等)。当强调慈善的公益性的时候,它就包含志愿行为的一视同仁与慈善对象的得所当得两层含义。9

其三,民间特性。人们将自身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投入到社会中,产生了公益慈善行为,并成为了一支和政府与市场互补的组织力量。民间性是公益慈善本质特性。这种民间性体现在:一是公民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是基于自愿而进行的道德义务的行使过程,即自愿参加慈善组织,又可以自由退出。二是公益慈善的运行机制与政府公益有关联但是也存在差别。比如资金来源不同。公益慈善资金主要是捐赠或服务收入,政府资金来源于税收;资金使用也不同,公益慈善资金只可以运用了慈善组织和相关项目的支出,政府资金即可以购买公益慈善又需要用于公共支出。“政府公益的投入模式带有强制性、垄断性和普惠性;民间公益的投入模式带有志愿性、竞争性和差异性。”

(二)公益慈善的功能

从公益慈善内涵和特性,我们可以透视现代公益慈善的三种相对应的功能。

其一,公益慈善是个体精神境界提升的有效手段。信息化时代,民众通过基于网络的微博微信,便捷地表达了对他人之爱,接受他人之爱。比如,微公益者利用微博等网络手段,将自己的关怀之心融于社会整体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提升了自我的荣誉感与自我认同感。公益慈善既涉及金钱和使命,又包含有共享的价值观,它是对看重权力和财富的价值的约束、修正或教化。公益慈善行为的开展,培育了我们自己践行美德的能力,排除罪恶召唤的可能。

其二,公益慈善是社会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慈善行为既有个人行为也有组织行为。个人行为的捐赠或服务使慈善具有了个人意义,有组织的捐赠和服务行为使其具有社会效果,并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73不管是个人意义还是社会效果,对于个体来说,两种行为的扩展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可以提高生活的品质。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即将成为第二大经济实体,政府和民间组织联合行动,重视公益慈善事业,完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加强监督管理,也增强社会公众参与公益慈善的动力。公益慈善实践既弘扬传统慈善的精髓,又推动公益慈善的普遍化、常态化和法治化。

其三,公益慈善是社会资源再分配的重要形式之一。公益慈善是一种德性,又是一种为公众谋福利的行为,可以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公益慈善的社会资源再分配功能可以通过两方面表现:一是公益慈善组织作为第三部门和政府、市场一起成为社会资源整合与共享的重要力量。政府的本质是关于权力,商业的本质是关于财富,慈善的本质是关于道德。66二是公益慈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企业家、慈善家的捐赠,通过基金会来运作。在现代社会,通过社会组织参与以道德化的方式维护社会公平和共享价值,其中一支重要力量是公益慈善组织。

三、道德催生公益慈善的机理

从认识论与实践论角度看,利他与公德是公益慈善实践的前提与基础。一是从利他维度透视公益慈善的道德机理;二是从公德维度透视公益慈善的道德机理。

(一)利他之维透视公益慈善

在考量何为公益慈善之后,还有一个核心的问题需要解答,就是公益慈善行为和精神是如何发生的?在伦理学学科中,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核心是利已和利他的关系。公益慈善是以利他为前提的,以同情心为源头的。

其一,超越利己但不排除利益的利他

通过公益慈善内涵、特质分析,我们清晰地知道公益慈善中存在利益关涉,直接或间接与利益关联。回到伦理的利益分析中来,可以更有效地把握公益慈善的伦理本性的目的与结果。如果不透视利益,就会使得公益慈善失去其现实基础。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86 “慈善作为第三部门,并非完全与利益无涉,它是社会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70在哲学层面上,公益慈善的内核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主客体关系就是以主体的目的为核心,主体目的的内核是协调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公益慈善活动实质上和利益相关的,但为什么社会中人们会认为慈善与利益无关呢?这是因为在公益慈善进行中,利益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价值。因为社会利益的高贵性,使得人们忽略了利益本身,更愿给予赞许。从一个民族利益来看,也存在同样的认同理念,而且合社会需要。民族的利己主义是和封建等级的利己主义相对的普遍的国家秩序的自发的利己主义。最高的存在就是最大限度地确认普遍国家秩序,最大限度地确认民族。320正是基于这一事实,利己主义的存在影响社会秩序,公益慈善的倡导、繁荣却促成个体的利他行为,催生了大量公益慈善行为,具有推动社会有序发展的功能。可见,关注公益慈善,就需要关注利他。利他观点的核心是社会本位、整体至上。除了维护种属的利益和作为延续生殖繁衍的利他行为等生物本能需要外,作为高级的社会化的生命体的人类的利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公益慈善作为一种伦理行为,本质上就是超越利己追求利他的一种道德行为。公益慈善活动的实施者积极参与各类公共善的实践,不断地积极寻求利己和利他间的平衡点。

其二,源于同情心但不排除理性的利他精神

不管是现代慈善还是传统慈善,公益慈善的精神是通过非官方组织、志愿性的个人或组织实施的一种社会伦理关怀和人文关怀,是一种不求直接回报的去功利的利他的思想与行为。人类关怀行动或利他行为的产生主要源于情感和理性两个方面及其相互作用。从情感来看,人有同情心,人的行为受到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经验的影响。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就非常重视情感对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同情原则。他认为道德行为的产生是源于情感而非理性,认为理性判断是在人们的道德情感影响下产生的。一个方式是:它把成为某种情感的确定的对象的某种东西的存在告诉我们,刺激起那种情感来;另一个方式是,它发现出因果的联系,给我们提供了发挥某种情感的手段。只有这两种判断能够伴随我们的行为……同时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判断往往可以是虚妄的和错误的。499这种观点强调情感为公益慈善行为的产生起着推动作用或可能的危害性。但是现实社会的利他的产生也具有理性因素。从理性方面,作为社会性个体的人类以参与群体活动作为其主要生产范式。比如,知恩图报是人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的能动性的最高表达。德国哲学家康德对理性道德做过精辟的论述。他提出有理性的本性作为自在目的而存在着,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上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看作为目的,永远不能看作是手段。38这种观点强调我们要对人的主体性加以认可,为公益慈善的知恩图报作出了人性推断。从现实来看,公益慈善是人的一种公益精神的现实性表达。所以说,在个人尊严获得重要关注的信息时代,公益慈善何以能体现人格尊严呢?这就是通过群体互惠中实现人格尊严。“大体上说,如果每一方能收获的比投入的还多,就会演化出共生互利的关系。不管我们所谈的是一只非洲的土狼,或是极不相同的生物如蚂蚁和蚜虫,或蜜蜂和花,情况都一样。”277-278关注利他的产生机理是公益慈善活动中的主客体双向互动性需要。

(二)公德之维透视公益慈善

公益慈善实践中个体被置于群体中,其价值直指社会救助、问题排解等社会公共领域问题的解决。公共交往中道德的现代转型与公德与公益慈善的发展密切相关。

其一,公德发展呼唤公益慈善发展

传统的“公”代表公共利益和人民福旨,既反映社会的整体利益,又要求统治者照顾所有人的利益,倡导慈善布施和和睦相邻的理念。梁启超提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12“公德之大目的,既在利群,而万千理即由是生焉。”1-16传统中国的“公德”分析多是从静态的关系维度来看个人、群体、他人之间的联系。随着公共交往的拓展,“公德”获得了新的语境与外延。如果说“做事”是日常语言中的基础性的公共交往伦理观念的话,那么“做善事”的公益慈善,必然也是遵循公共交往伦理准则的要求并具有其核心属性。公德的自然基础是由兄弟关系引申的共同体成员的关系。经济的飞速发展,开放的网络平台,为公共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为公益慈善的制度设计、具体运行、效果实现提供了机会和条件。由于社会公共生活交往的丰富,人的私德得到提升,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关注公德。比如,私德方面的心灵领域,公德方面的生态领域、宇宙领域、信息网络领域。基于公共交往的公德是指在特定场域和特定身份的个体对他者和社会的利他德心德行;而私德是具有特定情境、特定身份的个体对自我的德性。

其二,公益慈善与公德互利共生

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上,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具有相似性。但是在二者的角色扮演上,存在不同之处: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市场化进程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公共生活空间,对公德的内容与需要程度发生变化。道德的产生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并受到经济关系及其利益关系的制约,还因其变化而变化。现代社会公德在调节社会关系和协调人际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德意义上的公益慈善使得人们同陌生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交往中的重要生活关系,人们对陌生人的排斥心理发生变化,开始把他人当成与自身地位同等的个体对待。关于公德层面理解公益慈善体现在其超越了作为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划界的不伤害原则,还有就是对多数人幸福进行了现代诠释。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一书中,提出不伤害原则。“一是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他人若为着自己的好处而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对他忠告、指教、劝说以至远而避之,这些就是社会要对他的行为表示不喜或非难时所仅能采取的正确步骤。二是关于对他人利益的有害行动,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社会舆论制裁、法律惩罚,假如社会的意见认为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它自己的话。”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从道德与法的差异出发,提出了最大幸福原则。“功利原理是按照看来势必增大或减少利益有关者之幸福的倾向,促进或妨碍此种幸福的倾向,来赞成或非难任何一项行动。不管是私人的每次行动,还是政府的每项措施。”8当我们将公益慈善置于不伤害原则与最大幸福原则之间来看待,其作为一种公民伦理准则的现代价值凸显。

四、作为问题回应的公益慈善的道德原则与方式

作为合理地回应社会问题的公益慈善原则设计与方式选择对于公益慈善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引价值。作为仁慈、互惠、尊重他人的公益慈善是一种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变革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的文明传统,是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都会接触到的。因为每个个体,有人或者脆弱,也有人可能富有。公益慈善的实施需要有道德考量的原则设计与策略选择。

(一)公益慈善的道德原则设计

慈善是人们用来实现他们的道德愿景,塑造和提升我们社会道德议程的首要手段,是为提升他人生活的志愿介入,旨在服务他人和促进公益,这一性质决定了其固有的道德性。120基于慈善如何被看作为道德的行为的以上两种理解,我们提出基于经验与生命反思的公益慈善实施的三条原则。

其一,做善事但不伤害自己与他人。其二,基于量力的给予原则。其三,基于互惠基础上的价值持续原则。正如,美国慈善学者罗伯特·佩顿提出的“做善事寻善而无害,尽你之力的给予,回报和传递”三条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伦理引导原则。142-144基于经验与生命体验,大家可以从小悦悦事件、扶助老人事件等的回顾中思考这一原则。这类事件引发我们思考如下问题:帮助的对象是陌生人?施助者要有同情心?社会信任氛围如何形成?受助者是否需要帮助?实施的帮助是对方认为是自尊的并能实现自立吗?施助者是志愿的并不造成自我与他人伤害吗?能推动社会进步吗?等等。美国的慈善学者迈克·马丁提出关怀、道德领导力、帮助的责任、回应需要、正义的互惠、无私等慈善理念,为我国公益慈善原则设计提供了参考。

(二)公益慈善的道德方式选择

公益慈善的使命在于让具有道德愿景的人思考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如何让人们生活的更好。

其一,公益慈善方式选择要考虑捐助者实现自我的同时给予受助者自尊。实施慈善行为首先要考虑对象是否合适,是否值得帮助的人,考虑志愿行为本身是否是最恰当及能否达到自我自助的目的。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美国慈善学者迈克·马丁在《美德的给予》一书中强调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关怀的公益慈善理念,这对于我国公益慈善实施有借鉴意义。11其二,公益慈善方式选择要考虑组织运作的功能,比如基金会、志愿社团、社区组织等。虽然公益慈善是超越利己寻求利他的一种行为,但是也不可否认从结果来看,公益慈善也存在互惠性的一方面,存在动机的复合性即利他与利己并存性。当公益慈善实施是基于纯粹的人心时,公益慈善行为存在混合性的多样的动机。123其三,公益慈善方式选择因其自身的民间性,其特质上应具有差异性、竞争性、志愿性。政府购买民间组织的公共服务增强公益慈善机构的竞争力与社会功能的发挥。当前我国政府也提出要放开市场准入,释放改革红利,凡社会能办好的,尽可能交给社会力量承担。因此,公益慈善道德原则研究在关注现代社会实践基础上,揭示其在生活实践中的生成机理,同时基于慈善的自身缺陷,理性选择公益信托制度可以帮助完善公益慈善实践。

总之,公益慈善的道德机理分析,既揭示了公益慈善的合法性,又能为“人人可慈善”理念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加强现代慈善文化的传播,弘扬现代公益慈善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促进中国公益慈善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的使命的实现。

猜你喜欢
公德机理
打开公德福屏聋哑义务学校的历史尘封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太没公德
雾霾机理之问
中小学公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浅探
球形ADN的吸湿机理
DNTF-CMDB推进剂的燃烧机理
葛根煨制前后的止泻作用及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