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高校学生管理危机处理机制的思考

2014-09-18 20:26赵任,刘鑫鑫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

赵任,刘鑫鑫

摘要:在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投资体制改革深化,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下,由于自然、社会、教育及学生自身等原因,突发性、灾难性的事件或状态正在危及高校及其利益相关者的生存与发展。而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危机处理工作尚存在诸多不足,导致高校危机管理工作在低水平中重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新挑战。本文从六个角度对危机全面剖析,从危机引发诱因对高校学生管理危机进行深入探讨,并秉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快速反应,公众参与,责任明确”的原则,构建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危机处理机制。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危机;处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08-02

一、高校学生管理危机的基本理论

1.高校学生管理危机的内涵。所谓高校学生管理危机,是指与学生管理相关的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及高校声誉造成一定冲击和影响的事件或状态。一般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普遍性和不确定性、破坏性和建设性、程序性和非程序性等特点。

2.高校学生管理危机的类型。结合高校危机的实际情况,“高校学生管理危机”可分为以下六类:①从危机引发的源头看,高校学生管理危机可分为内源型、外源型和混合型危机。②从危机影响的范围大小看,可分为个体和群体危机。③从危机的诱因来看,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危机。人为性危机又可分为故意和无意两种。④从危害程度看,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危机。⑤从危机形成模式看,可分为日常管理和意外重大危机。⑥从危机产生的时间长短看,可分为突发性和渐进性危机。

3.高校学生管理危机的诱因。引起高校学生管理危机的原因错综复杂,是社会各种不稳定因素在校内的集中反映。①自然原因,如生态灾难、地震,以及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交互影响导致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交通等事件。②社会原因,主要分为国际及国内原因,国际上诸如敌对势力破坏渗透、舆论误导等。在国内,由于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这对承载着德育教化功能的高校来说也有隐性的负面影响,往往是学生管理危机的思想根源。③教育原因,高校在学生的教育手段及内容等方面未能很好地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思想发展不健全的可能性。④学生自身原因。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生理发展趋于成熟,而心理上则处于“断乳”时期。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维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他们经验不足,往往会产生一些危机状况。

二、高校学生管理危机的应对

1.健全危机预警机制。①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高校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针对大学生的各项教育。坚持全面育人的理念,整合好班级、院系、学校职能部门的育人资源,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有效结合,在最大限度上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避免一些危机事件的发生。②提高分析判断危机事件联动性的能力。在频频发生的高校危机事件中,互联网已成为激起各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着火点。尤其以微博、QQ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更成为推动势态发展、引发舆论争端的主要助燃剂。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具有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随时关注最新事件的发展,避免其中渗透的各种不安定信息成为危机事件的根源。③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做好危机管理培训工作。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是有效预防危机的基础性保障。高校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该从规章制度、机构建设、工作队伍等方面加强建设。④建立危机知识传播系统。⑤加强应对危机的模拟演练。高校应该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活动,以有效应对自然性危机的发生。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有效减少校园安全问题。

2.构建危机心理干预机制。一个健全的高校危机心理干预机制要充分考虑日常心理干预和危机发生后的心理干预两方面。①系统地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减少或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危机事件。②建立专业化的校级心理咨询和院系级非专业心理辅导服务体系。在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和个别的心理咨询服务;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及网络咨询服务;在院系级建立辅导中心,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的个人发展规划、学习策略和就业咨询等。③构建纵向到底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加强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辅导员应定期开展排查工作,重点排查和关注“重点学生”的群体,尤其是那些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经济困难、学业困难、体弱多病及就业困难的学生,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教育、早解决。④制定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对于造成学生管理危机以及在学生管理危机中受到伤害的学生应该给以特殊的关心与关注,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制订心理康复计划,对当事人进行跟踪,定期通报其恢复情况。

3.构建舆情发布机制。高校应当正确利用媒体,在危机发生前后,借助媒体及权威机构的力量来抑制危机对学校及涉事群众造成的不良影响。

4.构建完善的危机管理及修复机制。危机的恢复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危机管理过程中,尤其当危机结束后,危机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让高校重新走向正常化和常态化。危机恢复工作是高校化危机为转机的必要前提。

5.建立完善的危机理论研究机制。在高校学生管理危机处理工作中,除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外,还应有意识地加强理论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高校的危机管理工作。高校在日常的危机管理实践中,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类已发生的危机类型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层面上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及规律,根据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从而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危机处理工作提供宏观上的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1]钟秉林.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要:研究新问题、应对新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3,(23).

[2]张彦.高校学生管理危机研究:典型案例与处理机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李金花,李作战.高校危机管理中预警机制探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5).

[4]王瑜,张涛.中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研究[J].教育科学,2006,(02).

[5]王郅强,文宏.浅析高校危机管理体系中的心理干预机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

[6]李佐卫,陈庆华,张学忠.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成因及特点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6):13.

[7]卓黎黎,刘红波.高校危机事件与大学生心理行为调适[J].当代青年研究,2006,(4).

作者简介:赵任(1976-),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数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分管本科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学院宣传、信息工作;刘鑫鑫(1991-),女,吉林珲春人,吉林大学数学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运筹学与控制论。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以“精细化管理模式”促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群众路线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