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俊霞 王红美 焦 静
(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胰岛素泵是目前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手段,能有效地控制血糖[1],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我科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43例住院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年龄23~34岁,平均27.5岁,孕周18~32周;观察组21例,年龄23~35岁,平均26.5岁,孕周19~33周。2组患者年龄、产次、病情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应用美敦力712胰岛素泵,胰岛素是诺和灵R芯,将每日胰岛素总量的50%设为基础值(BR值)、剩余50%均分为3等份,设为三餐前追加值(Bolus值)持续输入,并根据血糖监测情况酌情调整剂量。基础量分段:将每日24h分为4~6个时段,0:00-3:00时段基础量一般较少,以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而3:00-9:00时段基础量较多,以克服“黎明现象”。植泵前先将胰岛素提前30min从冰箱中取出复温[2],复温后用储药器抽取胰岛素,连接输注装置充盈排气。基础量需2人核对无误后方可给患者输入。植泵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穿刺部位用75%的酒精消毒2遍待干。由于孕妇特殊生理状态,因随着孕周的增加至26周时子宫不断增大,腹部皮下脂肪减少,因此孕26周后应在上臂外侧穿刺。对照组应用诺和灵笔,胰岛素是诺和R芯三餐前及睡前诺和灵N芯皮下注射。
血糖波动情况、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次数。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有下降,但观察组血糖下降更平稳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胰岛素的剂量 、血糖达标的时间、低血糖发生的次数比较
胰岛素泵又称人工胰腺,模拟胰腺的分泌功能,按照人体需要的剂量24h持续不断的输注,基础胰岛素和餐前追加大剂量胰岛素,从而使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稳定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并降低了糖化血红蛋白,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多次皮下注射强化胰岛素治疗,由于胰岛素吸收波动大,受胰岛素作用时间限制,致使血糖不易控制。
胰岛素泵通过输入基础量胰岛素维持肝糖输出,以满足外周组织基础糖利用,使空腹血糖稳定。餐前追加量胰岛素可控制餐后高血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血糖是保证母婴安全、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3],因此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尤为重要。
胰岛素泵治疗是一项新技术,因此植泵前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取得患者合作。耐心倾听患者提出的疑问,认真与患者沟通,细致的讲解有关胰岛素泵的知识,如其优越性、方便性以及安全性。告知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注意事项,应避免接触强大的磁场,如做CT、磁共振等,检查前先取下泵设置到暂停状态;告知患者如果机器报警,应立即通知值班者;向患者介绍低血糖症状及处理。
植泵后每班床头交接,检查胰岛素泵运转是否正常,针头有无阻塞,导管是否通畅,电池电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次输入大剂量前及调整基础量时,需2人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输入。密切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情况,一般3~5d更换1次注射部位,与原输注部位相隔2~3cm以上[4]。
按时监测血糖,及时发现低血糖及高血糖反应发生。一般植泵后前3天每日监测5~7次,以后改为每日3~4次。为医生提供调整胰岛素剂量的科学依据。我科在对21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针头脱出,针头阻塞,电池耗尽、皮肤感染等现象的发生。观察组通过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使血糖更平稳下降,明显缩短了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了胰岛素用量,减少了低血糖发生次数,取得了满意效果,使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安全渡过了围产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比多次皮下注射强化治疗更安全有效[6-7],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张巧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胰岛素泵的应用和管理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48-49.
[2] 朱亚.胰岛素泵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31.
[3] 陆新虹.妊娠糖尿病32例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3):260.
[4] 吴灵修,邵蔚.胰岛素泵的应用及护理问题[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3):104-105.
[5] 孟祥丽,赵颉,王旭光.胰岛素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短期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33(1):25-28.
[6] 杨莉琴,刘言.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仪强化治疗糖尿病5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