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ory的theory:职业装的新气质

2014-09-17 17:33于晓丹
花样盛年 2014年7期
关键词:职业装服装品牌白领

于晓丹

1999年我临近毕业,就读的纽约服装学院为毕业生做了多次与“求职指南”相关的辅导会。所传授的多项规则中,有一项让我记忆犹新:不要穿比面试官更高级的衣服。举例说,如果他穿 Banana Republic,你就最好穿 Gap(BananaRepublic与 Gap同属一家公司,前者定位高于后者)。那时候,Theory问世还不到两年,知道的人不多,否则老师多半会把它当作一个最形象的标杆。用这个品牌当范本,对我们来说,一切都简单了,J. Crew或者 Club Monaco一定是最安全的选择。

工作以后,我发现这条着装丛林法则在服装公司里为适用。假如你的老板穿 Jill Sander,那你最高穿到Theory。换句话说,Theory是既得体又不失体面的白领正装,更是划分职业装等级的最好参照物。

用抽象的哲学概念为服装品牌命名,Theory是我注意到的第一个。之后,跟服装越来越不沾边的词汇被选作品牌,比如“人类学”(Anthropologie),甚至更为直白的“哲学”(Philosophy)。虽说名字不过就是代号,可对服装品牌来说,它是品牌气质最形象的一张名片。

那么,Theory品牌有着什么样的 Theory呢?

由纽约第三代服装业商人 Andrew Rosen和出生在耶路撒冷的波斯犹太裔设计师 Elie Tahari(著名服装设计师,拥有自己的品牌 Elie Tahari)。共同创建的 Theory,初期给人相当严肃的视觉观感。色彩以黑、灰为主,几乎没有例外;面料高档而中规中矩,裁剪延续了职业装的高标准。Theory赢得市场的明星单品是一款“舒适的弹力裤”。这款带少许弹力的长裤打破了以往职业装廓型大多挺括僵硬的惯例,突出臀部曲线,有效地塑造出笔直修长的腿部。一经上市,这种探索职业装新可能的姿态便引起了白领们的注意。很快,Theory成了众多纽约服装公司里设计师和管理层最有风格特点的职业装扮。尽管在我看来,这种风格略显单调,但在升职为高级设计师后,也应景地置办了一条弹力裤以壮声色。毕竟,Theory的严肃的确是有声有色的。

跟 Theory的关系转变,发生在我离开全职工作的2008年以后,特别是最近,几乎对它着了迷。这看起来违背逻辑性的转变实际上是有深层逻辑的,因为 Theory也变了。尽管依旧是最恰当的职业装代表,但它增加了许多非职业性、甚至是街装的元素,变得松弛而灵动。这一转变正好也是时尚界新气象的表现,即单一风格已很难取悦消费者。今天的 Theory从颜色上看,仍然以暗哑的素色灰、黑为主,却也增加了不少淡雅的中间色,比如灰白、肉灰,甚至米色等。面料也由早期的硬挺(即使弹力裤也还是硬挺的)转变为混入了丝绸等的细软织物,整体变轻巧了。我最新入橱的一件本白色小羊皮探袖及膝连身裙,尽管是羊皮,却毫无厚重之感。它把腰际线拉低,在腹部形成一个幅度不大的弧线,营造出一种年轻女子会有的俏皮感。

与前一阵写的不少品牌衰落的故事相比,Theory是难得的“反转剧”。这个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品牌在2003年被日本公司收购。纽约品牌到了日本人手上,显然多出许多东方人特别看重的细腻之处。说起细节决定一切,职业装当然也不例外。况且,职业装为什么不能是舒缓减压的方式呢?

猜你喜欢
职业装服装品牌白领
加油员变身都市新白领
CHIC定制与职业装展:从穿不起“高定”到“私人裁缝店”
名人效应在运动服装品牌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一线城市白领青年怎么住
基于服装品牌的个性化快速定制研究——以李宁服装为例
实用白领
互联网时代的服装品牌“粉丝”营销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服装品牌营销新思路
解码职业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