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素敏
传统建筑工地最常见的是这般场景:绿色的安全网、脚手架、混凝土搅拌机、切割机,堆放的钢筋、水泥等材料,忙碌的施工工人,以及尘土飞扬和不堪忍受的噪音。
手工、半机械化的施工方式,和对建筑物的装修、改造及使用,带来极为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这是一组在建筑业被公认的数据:我国民用建筑在建材生产、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50%左右;每年制造的建筑垃圾逾4亿吨,占城镇垃圾总量近40%;每年新增20亿平方米、全球总量最大的建筑面积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
一种工业化的住宅生产方式,可以使这种状况改观。
将墙体、楼板、梁、楼梯、厨房、卫生间等构件和模块,以及某些剪力墙、柱等竖向承重构件在工厂流水线生产,然后运到工地,由机械和少量工人在现场装配,通过预留的锚固钢筋与现场浇筑的承重构件相连,最终形成住宅产品。
整个施工环节就像搭积木——这是目前外界对产业化住宅生产方式最直观的想象,也是最方便理解的描述。
这种目前在我国主要集中在结构方面的预制装配式施工方式,能减少现场作业和人工成本,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效率,还可以解决资源浪费、污染问题。
据测算,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可以分别减少建造用水量60%以上、木材近80%、材料浪费逾20%、建筑垃圾约90%、建筑综合能耗70%以上,建筑工期缩短30%至70%,因为构件成品现场装配还可以降低手工建房的误差和偷工减料的可能性,房屋质量也可得到保证。
遗憾的是,这种一举多得、利国利民的产业化住宅生产方式,目前在我国远未普及。“99%还是传统的建筑方式。”住建部住宅建设及产业现代化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开彦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这是为什么呢?
“预制装配式的住宅生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开彦说,墙体、楼板等构件实现工厂化生产,首先需要大型的工厂车间、大型运输设备和吊装机械,现场装配也需要有存放大型构件的场地。这在交通拥堵、作业场地有限的大城市越来越难以实现,而小城镇有限的建筑规模,又不足以摊薄生产成本。
“产业化住宅每平方米的造价,比传统方式高350~500元。”开彦说,以最早的实践者之一万科为例,住宅产业化成本主要集中于研发、物流和现场安装。“这种施工方式能不能适应现在的工地,我很怀疑,我不赞成大量使用装配式。”
中南建设建筑产业有限公司常务副经理张林也告诉本刊记者,装配式生产的主要障碍首先在于成本,“构件工厂的投资门槛太高,而目前需求规模又太小。”其次,在现有的税收报价体系中,与传统的现浇模式不同,构件工厂在增加的构件生产环节还负担17%的增值税,这也导致住宅产业化单位面积成本偏高。
在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提案中,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建议:“鼓励产业化相关配套行业的大力发展,出台对技术研发、构件生产、施工管理等企业的激励政策,尤其是对上游构件生产企业在土地购置、贷款融资、招工用工、税收等各方面的扶持和激励。”
然而,实现了搭积木式盖房就是实现住宅产业化了吗?开彦认为,把预制装配式建筑方式当成住宅产业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这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搭积木这种施工方式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与国际上认可的产业化的概念和做法相差很远。”
住宅产业化应该是一系列完整、协调的产业链,从设计到部品材料,到施工,到装修,再到建筑的使用、拆除、材料的回收利用。
“这个链条没有形成,住宅产业化只能原地踏步。”开彦认为。
谁来定标准
与制造业“标准先行”的生产模式不同,中国住宅产业化最大的瓶颈是标准缺失。
“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是要实现住宅(建筑)设计的标准化、部品部件生产的工厂化、现场施工的装配化和土建装修的一体化。”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在2010年的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上表示。
不过,打造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不可能一蹴而就,该从何处入手?
建立完善的部品体系,实现部品开发、生产和供应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是推行住宅产业化的当务之急,也是最容易入手、最容易见效的。
开彦介绍说,十年前,日本住宅方面涉及部品,包括砖、玻璃、门、窗等,约有12类三万多种,我们国家现在几十个部品类别也不到两万种,并且其生产并无统一标准可循,从设计到生产充满了随意性。
“今天生产德国的某种产品,明天又生产日本的一种,变成大杂烩,没有统一要求,拿到现场之后装配很难。”开彦说。
这也是部品生产商的困惑所在。柯曼建筑材料(北京)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管沄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公司对接不同的客户,基本是订单式生产,这也是大部分部品供应商的生存模式。“实现部品标准化、通用化,生产商就可以面向全行业开发商。”
而制定针对全行业的标准,只能由政府主导。开彦认为,建立一套产业化住宅的“部品通用体系目录”是前提。从归类查询、尺寸规格、性能功能、质量监测、服务保障等方面,对数万种部品作出规定,“有了目录,产品就可以分类成系列,就可以组织社会化生产。”
以日本为例,一个配备实力雄厚的实验室、科研团队、管理部门的机构,专门负责这类目录的编写,政府在上世纪70年代对发展和推广优良部品作了强制规定——建筑必须使用优良部品才能参与评级,“一下子就把优良部品全部用起来了”。如今日本在建筑部品质量、种类、功能和标准化方面取得了国际为之赞叹的成就。
制定标准的依据和规范,专业名称是“建筑模数协调”——对建筑物及其构配件的设计、制作、安装所规定的标准尺度体系,让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此实现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工业化生产。
不过,上海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张伯仑的意见是,目前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核心不在标准化,不在于部品、架构,而应该从产业工人的技能提升入手。endprint
无法忽视的内装
“住宅产业化或工业化,是要为社会提供最终住宅成品的。”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现在一说住宅产业化,全在谈主体结构,主体结构的工业化又全在谈PC(Prefabricated Concrete,即装配式预制混凝土)。你弄了PC最后毛坯交房还要搞二次装修,算什么产业化呢?”
刘东卫说,所谓住宅产业化,主要包含主体结构的产业化和内装修管线设备的产业化两部分,其中后者在国内“几乎为零”。他说,内装部品牵涉到的产业链是主体结构不能比的,“光一个厨房有多少个零部件?”
国外较为成熟的“S(skeleton)I(infill)住宅体系”,是把住宅支撑体和填充体,即 S部分和I部分分离,在住宅全寿命周期内最大程度地满足居住者的多样化需求。
而目前中国的做法,在刘东卫看来,结构体方面过度强调PC,内装部分没有起步。“实际上真正的住宅产业化是多元化、多层次的。”
S部分,除了预制装配式,还有技术一流的现场建造方法如现浇、滑升模板;结构类型方面除了PC,还有木结构、钢结构、砌块等等。而在I部分,刘东卫强调,绝不等于相对于毛坯房而言的全装修、精装修。“如果是汤汤水水的湿作业,需要敲砖、砍角,最后交出装修房,和我们自家找装修队有什么区别?”
“完整的住宅产业化关键在于集成化。”开彦说,“把很多地方生产的各种部品,集中到现场,拧螺丝焊接装配,没有湿作业。”
这有赖于成熟部品产业链,因此“能够做到集成化,就是产业化形成之日”。
被忽视的国务院文件
国际上住宅产业化的历史可追溯至1910年,德国著名建筑大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最早提出用工业化方法建筑住宅。
欧美、日本上世纪50年代为应对二战后的“房荒”,在大量、快速的住宅建造需求和人工成本压力之下,普遍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如今这已是发达国家住宅建设的主流。
回顾中国的历史,住宅产业化在上世纪70年代初已经起步,正式提出则是在1999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72号)的文件,要求用现代科技对传统的住宅产业进行系统、全面的改造。
然而,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直至今日,专家、学者、企业甚至政府官员对住宅产业化从理念到做法缺乏共识,而消费者对“住宅产业化”或“工业化住宅”的概念更为陌生。
在正式推行了15年之后的今天,还有业内人士欢呼,2014年将成为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真正元年”。
实际上,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曾掀起过一波住宅产业化的热潮。当时借鉴前苏联的“混凝土预制件”,提出了“三化一改”的方针,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墙体改革”。用装配式大板、框架轻板、大型砌块、大模板现浇四种体系,代替砖混结构建造住宅。
但随后,预制板楼风格单调、样式统一,在防水、保温、抗震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预制装配式很快被摒弃,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运动由于经济、技术的原因未能延续。
住宅产业化再次受到重视是在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与中国领导人签署了《中美合作发展住宅产业化的意向协议》。至此,“住宅产业化”的技术思潮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并且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1999年,被视为住宅产业化纲领性文件的“72号文”,明确要求提高住宅工业化、标准化和集成化体系技术水平,积极发展通用部品,逐步形成系列开发、规模生产、配套供应的标准住宅部品体系等等。
“但是,文件发布以后十几年间,住宅产业现代化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当年参与“72号文”起草的开彦说,主要原因之一是“住宅产业和房地产业的概念严重混淆”。
只需把它管起来
从1998年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迎来黄金时期,但住宅产业技术的提升被忽视。如今,住宅产业化被误解为结构的装配式施工,技术上少有新突破。
中国住宅产业化何以落后至此?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分析说,中国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较实行产业化对开发商来讲更有成本优势。
开彦认为,目前我国部品标准化、系列化、模数化程度较低,但这绝非高科技的难题,“只需把它管起来”。
“日本的标准化最开始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由政府攻关,后来在民间通用。”刘东卫介绍说,西方国家的住宅产业化由国家主导,“咱们目前这方面主导力量还不足。”
在住建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看来,住宅产业化的市场形势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14年3月在合肥召开的建筑工业化生产与施工技术研讨会,与会人员过千,“全社会对住宅产业化已高度重视,并且是企业自发行为,希望通过产业化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
文林峰介绍,现在全国已有近20个城市出台了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有大量的试点示范项目,据对重点城市和重点企业的不完全统计,已超过2000万平方米的在建及已建工程。“不仅地方政府重视,很多大的国有、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产业化的实践中”。
一些城市出台的推进产业化指导意见,已涵盖城市大部分新建工程项目。如沈阳市要求,三环以内商品房、政府的保障房、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都要采取产业化方式建设。“政策的引导力度相当大。”
刘东卫透露说,住建部副部长王宁不久前找他了解住宅产业化,计划2014年底出台相关文件,希望刘能做几个课题,“报了5个,很快就批了。”
当前,房地产业深度调整,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建筑业人口红利淡出带来用工荒,再加上持续城市化的建设需求,在一系列经济、社会现实面前,住宅产业化被推至空前高度。
“偏见和缺位已经让住宅产业化发展付出了惨重代价,未来不能再次为失去重要机遇而扼腕叹息。”开彦几年的担忧和提醒,如今仍在业内回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