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字当头一切为民

2014-09-15 10:56孙光海
网络传播 2014年6期
关键词:民声胶东烟台

孙光海

在网络时代的中国有一个奇特现象,部分企业或地方政府为了某些负面消息,不远千里到海口扑火。在北方,出现的另一种奇观是掌握新闻发布权和话语权的地方新闻网站,其负责人不约而同地飞往同一个地级市——烟台,他们到那里并不是去开会,而是专程去拜访存在于这个城市的胶东在线,各级纪委、地方政府办公室和信访部门也加入这个大潮中。胶东在线总编辑邓兆安并没有把“接待任务”推让给烟台相关部门,而是积极承担起了第三职能——“交流中心”和“接待办”。

他们来到胶东在线,是专为一个栏目——《网上民声》而来,更是为一种缓解社会矛盾的模式而来。被业界称为中国网络问政教父的邓兆安,并不喜欢别人给他戴的这顶帽子,他说,自己只是比别人做得早而已。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个领域各种矛盾异常突出,各级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个愈演愈烈的事态,烟台市委市政府在2002年就将当年定位为“环境建设年”,当然十几年前的环境多指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方面,与今天老百姓所诉诸的“环境”大相径庭;当年所指的“建设”也与今天的强制拆迁搭不上边界。

在当时看来,那些问题已成为市民抱怨的话题,烟台市委机关建设办公室便在2002年5月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面对面话环境、心连心促发展”对话会,主要解决机关作风问题。其形式就是每隔半个月就用一个上午的时间,让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市民现场对话,为市民切实解决疑难问题,打造“诚信政府”的良好形象。

“伶姿,你关注一下对话会,我也关注一下。”邓兆安带着疲惫的面容向网站新闻部主编孙伶姿叮嘱,就在几天前的4月28日,他所打造的胶东在线网站刚刚艰难地上线。孙伶姿此前在烟台广播电视报社当记者,抽调过来协助他筹建网站,现在是网站副总编辑。

市委机关建设办公室组织的“对话会”轰轰烈烈搞了三四个月,一直在他脑海里忽隐忽现,他把网站几个人召集起来分析。“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存在很大问题!”邓兆安在听完大家的发言后做总结,这是他一贯的风格,而这一句话令在场的每一个人一头雾水,不知道他葫芦里面装的什么药。

“我们能不能利用网络不受身份、不受年龄、不受时间、不受空间限制的优势来做一个东西,可以毫无顾忌地把自己想要反映的问题都反映出来?”他向大家亮出了底牌。

第二天,邓兆安便来到市委机关建设办公室,找到李胜学副书记,首先对“对话会”唱高调,然后兴致勃勃地说出了昨天的想法。李胜学以前就与他熟悉,尽管邓兆安现在不任副台长,李胜学还是习惯按照以前的称谓称呼他,“邓台长,我们思想不解放!对网络的认识还需要加强!”邓兆安的美好创意就这样被委婉地拒绝,碰壁的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对话会”结束后,如何扩大规模,如何进一步发扬,包括邓兆安所提的意见也成为李胜学副书记思索的问题。2003年1月,烟台广播电台与烟台市委机关建设办公室联合主办了一档政务监督类直播节目《民生热线》,节目中,有关负责人做客电台直播间,与听众现场交流,当场解答听众提出的问题。节目开播后,许多问题都得到落实,老百姓能拨通并被接听热线电话,无异于今天买彩票中了奖一样。

这又重新点燃了邓兆安的激情,他带上孙伶姿再次拜会李胜学,“访谈节目是现场‘对话会的重要延伸。”他的惯例是先肯定、再建议。但是每周三期,每期40分钟能接听15个左右热线,一年下来也只能解答2000多位听众的问题,他掰着手指头给李胜学算账,对600多万人口的烟台市来说,还是只能满足极少数人。“现在您已经有两条渠道,但还缺一个网上交流方式,以后这肯定是不可或缺的一条渠道。”

“这点我认同,但网上不好控制。”李胜学说出了实情。

“反映的问题如果没有落实,我们可以转成内参,等落实好了以后,我们再公布出去。”他补充一句:我们只帮忙,不添乱!正是这句话成了今天《网上民声》的准生证,也是该栏目发展的根本宗旨。

2003年5月28日,胶东在线网站开通一周年的生日礼物就是《网上民声》,邓兆安亲自落实各项措施,包括前期确定的28个部门,关键是有些政府部门爽约,所以每件事他都亲力亲为,滴水不漏之后方才正式上线开通。栏目依据“对话会”原型而来,并取名为“聚焦与市民对话”,当时称作专题而不是栏目,后来改名为“与市民网上对话”,简称“网上对话”。

但是邓兆安的担心还是出现了,他亲自体会了墨菲定理的神奇: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网上对话”开通不久,有些热点部门便开始出现消极态势,不理解也不支持,某些实权部门本能地抗拒舆论监督和信息公开,更有的担心权力缩水;有的部门认为,网上的言论不可信,也无法核实和调查,这对解决网民实际问题不会起到实际性作用;有的部门对于网上的言论有畏惧心理,害怕部门形象受到影响;还有的部门担心的理由很牵强:“会增加工作量”。最牛的理由就是有的单位没有一台电脑能上网。各种理由成为“网上对话”发展的瘟疫。共振波的力量可以摧毁任何建筑物,《网上民声》正面临坍塌危险。

“他们这些想法和情况在当时很具有代表性,总体上反映了政府机关对互联网的态度和认识,是一个普遍的现实问题,必须解决。”邓兆安看到“网上对话”存在的潜在危机,如果有关部门集体共振,他一手创建的“网上对话”将被夷为平地。他知道,这些抵触情绪如果不赶快打消,则会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如果状况不能及时改变,这个平台毫无疑问不推自倒。

针对这些疑虑和问题,邓兆安亲自到意见较大的几个热点部门找负责人说明情况,消除误解,但效率太低,效果也不大。每次去部门拜访,他都需要做充足的准备,并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每次和邓总去有关部门,他都要提醒我走路要轻点,敲门要注意轻重缓急。”宋君是陪同他拜访政府部门最多的人之一,自2006年毕业到胶东在线,她就成为《网上民声》第一个记者,现在已经是《网上民声》栏目的主编。endprint

“遇到困难要找靠山,这个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他来到李胜学办公室寻求支持,商议后决定针对28个部门专门开一个座谈会。“市委领导明确提出,‘网上对话是市委有效解决民众诉求的重要渠道!是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李胜学在座谈会上给28个部门念紧箍咒,“这个平台要坚持下去,要打造永不闭幕的网上对话会。”同时邓兆安让做得比较好的单位在会上介绍经验,重点是杀毒——抵制消极的病毒。

这个座谈会是《网上民声》发展史上的“遵义会议”,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网上对话”。“如果没有李胜学的支持,就没有《网上民声》,也就没有今天胶东在线的成就。”邓兆安发自肺腑地说,从那以后,“网上对话”工作走上了正轨。越有困难他越往上上,孙伶姿参与了整个过程,非常佩服邓总,“他经常跟我们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就看你去不去想办法。”

这点邓兆安并不否认,“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是我最崇拜、最信奉的一句话。”“登攀”曾经是他写文章经常使用的一个笔名,他非常喜欢这个名字,也反映了他人生的态度,反映了一种自信。当看到“网上对话”走上正轨,收到网民的众多感谢信,邓兆安欣慰了许多,如何再次展现像社会服务承诺制一样的全国影响,他在脑海里酝酿。“这两个有逻辑上的衔接性,都是为解决老百姓诉求和需求,”他说,“最大的区别就是原来首先通过制度来做,现在首先是通过平台来做。”

“伶姿,你准备一下资料,‘网上对话准备上央视!”他和孙伶姿说。

“上电视还用准备啥?咱们台里拍一下就完了。”孙伶姿随口就回答。

“是上央视!”邓兆安强调。

他在任烟台电视台副台长期间,把“对上宣传”发展到另一个境界,“这对电视台来说也是硬任务,更锻炼了我和上级沟通、联系、交流的能力。”当时央视80%的烟台新闻都有邓兆安的身影,当年他还写过一篇论文《如何搞好对上宣传》,获得山东好新闻论文二等奖。他并没有忘记带到网站,在胶东在线网站把这一优势运用得游刃有余。

2003年11月10日,中央电视台在显著位置播发了《烟台:“阳光政务”与百姓面对面》的典型报道,“这次是在《新闻联播》。”邓兆安深知不易,不仅在《新闻联播》提要中预报,并且列入“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大型系列报道中播出,时间长达三分多钟,详细介绍了烟台市政府通过胶东在线网站“网上对话”栏目同市民进行互动式交流,在沟通和对话中听民声、解民意、办实事,有效地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效能的经验。

当然,他的目标绝不仅是央视,同年12月12日,新华社以《烟台市建立政府市民网上对话制度》为题,对胶东在线“网上对话”经验作了深度报道,进一步扩大了“网上对话”在国内的影响力。

中央媒体的报道给烟台有关部门带来振奋,同时也带来压力,2003年底,参与到“网上对话”的政府部门就达到52个,今天已经增加到137个单位。正当他准备借新闻势头发动更多部门参与,向线下市民推广介绍时,因为一个电话被叫到广播电视局局长办公室,一张批示条子送到他眼前,他当时就惊呆了。

“‘网上对话改名,你们想想取一个什么名好!”邓兆安走到办公室低沉地向大家宣布后,选择了回避。

“‘网上对话将改名?为什么?”众多编辑记者不理解也不明白他的“奇想”,七嘴八舌乱成一锅粥。

当时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等新闻报道都是用的“网上对话”,品牌知名度已经在外,各个部门都耳熟能详,并且能与“对话会”对应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金字招牌,邓兆安更明白这些优势,只是在当时他并不能把真相告诉大家:市委领导认为“网上对话”这个名称有对立之意,所以建议改名。

“这是政治决定,我们必须无条件服从。”邓兆安无奈地下决心,按照上面的指示精神,只在“对话”两个字上做文章,大家琢磨半天,根本是解决民生问题,于是他豁然开朗,那么就用“民生”或“民声”,对这两个词很多人赞成用“网上民生”,只有少数人赞同用“网上民声”。

在那个年代,互联网普及率并不高,人们的观念也没有转变,对改名一事,他表示理解,在今天来看,他仍有点遗憾。不过采用“网上民声”邓兆安有自己的理解:如果在当时用“网上民生”,说不准哪天又会改名,那样的话“伤不起”;用“网上民声”更为贴切,从政治上风险更小,从功能上来说也更为准确,反映老百姓的呼声、心声。

为避免风险,邓兆安选择了相对中性的“网上民声”,因为他经历了网站创建期间临近开通前半个月所发生的重大变故,对今天的胶东在线、对他本人而言都留下深刻的烙印。

2001年8月,邓兆安开始筹建网站,定位为烟台对外宣传、电子政务、烟台新闻发布、工商企业宣传和技术应用为一体的网站,名为“中国烟台网”。域名等相关事宜都申请完毕,并对外公布于2002年4月28日正式开通,筹建了半年,网站全部成型并初具规模,只等正式开通时间的到来。

到了4月中旬,他面临一个难以接受的问题:由于政策调整,网站中“政务”内容由烟台市政府安排其他部门负责建设运营,这直接的后果就是他不能再使用“中国烟台网”这个名字和相关域名。“更为严重的是,整个网站的定位、栏目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很多方面需要全面重新调整。”而且,网站开通的日期已经公布,难以更改,我们得守信用。

“出生背景不好,实际上也更容易增强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中国烟台网被拿走后,他没有慌乱,而是认真研究了当时国内地方网站的几种定位和发展模式,认为必须充分利用好广电的资源优势和丰富的新闻报道经验,把网站的发展定位为以新闻宣传为龙头的地方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而做大、做强一定要突破行政区域,着眼胶东半岛发展,打造胶东第一网。

现在中国烟台网属于政府网站,依靠政府拨款,由烟台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管理,烟台市综合信息中心负责日常维护,而先天“营养不良,命途多舛”的胶东在线却发展成为了享誉国内的知名地方新闻网站,经营创收超过1200多万元,与其说当初失掉了一个机会,不如说给了胶东在线一个断臂求生的机遇。

2009年,他全力打造的《网上民声》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一等奖。从网络媒体来说,自2006年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首次将网络媒体纳入评奖范畴以来,邓兆安是第一位以网络媒体代表的身份站在中国新闻奖颁奖大会上做发言的人,这才是给他的最大“补偿”,以前发言的全是电视、报刊、电台等清一色传统媒体的代表,从历史发展上看,网络媒体尤其是地市级网络媒体能够有资格参与中国新闻奖评选已经是一大突破,能评上中国新闻奖更是难上加难,能亲自到北京参加颁奖大会真能称得上是极品,而能站在讲台做报告谈经验讲体会则是极品中的极品,邓兆安就成为了这极品中的极品。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声胶东烟台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胶东面塑——花饽饽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民声入耳 民生落地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民声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民声
胶东徐福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研究
胶东沿海的“妈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