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作为化工行业发展的载体,在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担负重要职责。目前已有超过45%的化工产业和规模以上的企业进入了园区,国内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代表国内最先进水平的装置都在化工园区里面。化工园区的转型升级对行业健康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接受了中国化工报记者独家专访。访谈中,杨挺透露,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依旧偏弱,化工园区发展不容乐观,园区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值得业界深入探讨,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化工园区在产业结构和发展理念等方面都需要作出转变。
发展困惑:主导产业贡献减弱 结构有待探讨
记者:国内经济增速一直处于回落态势,这种影响是不是也传导到了化工行业?一季度化工园区的发展情况是不是也不太乐观?
杨挺:的确,一季度整个石化行业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大宗化工产品行情比较低迷,像塑料、橡胶产品都出现了近几年罕见的低迷。我们的成品油也处于相对过剩的状态。去年我国成品油净出口700多万吨,这也是很多年没出现过的现象,过去我们总是闹油荒,现在出现了净出口的态势。
这些情况对于大型石化园区,特别是有大型炼化企业的园区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家普遍感觉到,过去大的炼化一体化装置是园区里主要的利税大户,但是现在这些大型项目似乎对化工园区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减弱。此外,中石油、中石化主动减缓了一些大型炼化项目的建设速度,有些项目的投产时间向后延期1~2年。可以说,今年一季度出现的这些情况,是以往相当长一段时间没出现过的。
记者: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化工园区的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否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杨挺:国内大型企业,特别是像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央企,也意识到经济情况不是特别乐观,于是主动调低了炼油和乙烯项目的建设进度。这些现象让我们思考,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不是都面临着衰退?是不是因为我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问题,导致我们全行业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大型园区是不是要调整产业结构,怎么调整?这都值得探讨。
在今年将要举行的2014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上,我们请到了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神华的专家,还有来自IHS和普氏公司的国际专家,希望能够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产业结构问题,尤其是集中在大宗炼油乙烯上面来讨论。我们有结构性的过剩,也有结构性的短缺,这究竟是外围冲击造成的?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更多?希望能通过这次会议给参会的业界人士一个答案。
转变观念:发展重量转向重质 管理提升引领转型
记者:转型升级对园区工作者提出了哪些要求?
杨挺:园区工作者的理念要转变,要从注重发展总量向注重发展质量转变。不去追求产值多少,要把功夫下在打造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万元产值的能耗、水耗及资源的循环利用上,真正提升园区的质量和竞争力。
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也要提升。园区管理者一定要有专业知识,要有甄别能力。最基本的,像国家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禁止类的项目都要清楚。但这还远远不够,园区工作者不仅能跟企业对话,甚至要想在企业的前面。在促进和帮助园区企业转型升级、引进国内缺少的项目工作中做先锋。起步早发展好的大型园区,现在可能都面临土地有限的问题,可以招进园区的大项目变少了。这就对园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能力去选择能够补足园区产业链短板的项目,去选择更有应用前景的项目。
但这并不是说,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园区要去干涉企业对于项目的选择。企业上什么项目是市场化的行为,即使是产能过剩的项目,也要经历市场化自然淘汰的过程。园区可以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给出合理的建议,这样的园区也是很多企业愿意进入的。
调整升级:原料多元产品精细 科研中心进入园区
记者: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过程中,化工园区应该做哪些努力,来提升园区竞争力?
杨挺:从产业角度来说,大型化工园区要从原料和产品结构方面做文章,成为企业实现升级的有效载体。
一方面,要做到原料的来源途径方式多样化。大宗化工产品,尤其炼油和乙烯,其60%~80%的成本集中在原料。以烯烃为例,除传统石脑油制乙烯路线外,现在又有甲醇制烯烃、丙烷脱氢等方式,园区可以通过优化原料结构,来降低原料成本,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优化整体产业结构。要重新梳理园区的产业链,挖掘潜力,补足产业链上的短板,增强良性循环的能力。园区应该发展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国内比较大的园区在做像乙丙橡胶、聚碳酸酯、MMA等附加值比较高的化工新材料项目,但从全国范围看还是占少数。
不过,越向下游发展市场局限性越大,对于一些小的品种来说,可能上马一两套装置,相应的市场就饱和了。所以,园区在向下游延伸产业链时,要有选择、有条件地去实现。首先是必须要有技术,其次是要考虑和应用相结合。此外,园区可以尝试在促进国资、民资、外资混和经营方面发挥作用。国企有原料,民企敢创新,外企有技术。化工园区是三者结合的一个比较好的载体,如果这三方能在园区里面达到有机结合,将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除了在产业方面要作调整,在提升科技创新实力方面园区应该做些什么?
杨挺:从科技角度来说,我觉得未来化工园区应该是最先进科学技术的载体。体现最先进技术的产业和研发中心应该集聚在化工园区之内,国外的大型先进园区目前就是这样的。
科技研发是为生产服务,不能闭门造车,要跟产业相结合。最好的选择就是进入化工园区,因为化工园区与产业结合最紧密,也有良好的配套设施。目前有的园区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有的园区也有这方面的构想。像南京化工园已经建起了孵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把大的研发机构放进园区,做到研发和生产相结合。
记者:在园区建立大型科研机构、孵化中心,可能是需要投入大量土地资金,但是短时间内又得不到回报的一件事,同时项目放大可能也面临一些困难,对此您有什么建议?endprint
杨挺:园区管理者的观念要转变,要有长远目光。不要指望做了孵化中心,企业进来以后,马上就会产生效益,马上就能有利税,土地马上就能增值。要看到,一个技术的突破,可能就会带动整个园区的产业发展。园区要给这些高新技术研发机构足够的空间,也要给他们足够时间。
困难肯定是有的。比如,我们了解到,有些园区的孵化器企业的技术需要工业放大,由于国家对化工企业之间的安全间距有硬性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小规模的孵化企业技术放大带来了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此外,园区在对待孵化器企业不能按传统生产型企业的要求一样,要在政策、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上,园区要给企业足够的支持,帮助企业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
履行责任:安全环保与时俱进 分享成果和谐共处
记者: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园区如何提升安全环保工作?
杨挺:在化工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化工园区起到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促进行业安全环保水平的提升。这里我想举个小例子,现在国外化工企业来华考察为项目选址,一般最关心的不是土地多少钱,而是化工园区的安全环保水平。他们关心污水处理厂能够处理多大量的污水,处理到什么程度;园区应急的体系建设到了什么程度,三级体系是否建立起来了;事故池容量到底有多大,园区应急响应中心建设得如何,周边封闭式管理做得怎么样。这说明,国际上先进的企业都是将安全环保放在第一位,他们来华投资首选化工园区,就是看中了化工园区在安全环保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和能力。
化工园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管好安全环保,一是要重视本质安全,监督企业做好安全工作。没有建立应急防范体系的园区应加快建设。当然,已经有很多园区应急防范体系建设的比较好,但是也必须与时俱进的升级,要应对装置大型化,应对新的工艺的产生,应对企业生产年限逐渐的增加。整套体系要在动态升级过程之中。二是不能为了引进项目放松环保的要求。要从源头抓起,要从管理者的心里抓起,把红线绷紧。本届化工园区论坛上,我们专门开辟了绿色化工园区分论坛,要探讨如何促进园区安全环保水平提升和一体化循环发展的问题。
记者:连续发生的化工安全环境事故和一些群体性事件,给石油和化工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化工园区如何去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杨挺:化工园区应该承诺履行责任关怀。园区一方面要尊重社区居民发展权,要让社区居民能从园区发展中获益,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比如促进周边就业,或者以捐资帮扶等多种方式回馈社区。另一方面,一定要尊重周边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园区上马新项目的环评安评申请报告,都应该主动公示。同时,要让群众走到园区里面去看看一个大项目是如何规范地建设起来的,消除社区居民的顾虑。现在很多园区采用与社区结对子、开展开放日活动、对居民进行科普教育等方式让老百姓更了解化工园区。在这方面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做得比较好,每个月都有开放日,已经制度化了。我相信通过更多园区的不断努力,我们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