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而亮
2014年8月28日晚,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第二届南京青奥会闭幕式,中国游泳小将沈铎作为运动员代表,郑重宣读《对未来的承诺》:“无论赛场内外,均担任体育大使的角色,传递青奥精神,鼓励更多年轻人体现奥林匹克价值观。”
稚嫩而不失庄重的声音,令人难忘。这不仅代表着奥林匹克精神在青年一代中的传承,更意味着“青奥一代”亮相舞台。
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项专为年轻人设立的奥林匹克顶级赛事,运动员为15至18岁之间的青少年。青奥会融合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内容,并将为推进这些领域与奥运会的共同发展而起着一个催化剂的作用。2001年,时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雅克·罗格提出举办青奥会的设想。2010年,首届青奥会在新加坡举行,第二届南京青奥会共有204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3787名运动员报名参加。
纵然作为体育竞技的平台,青奥会却不以竞赛成绩为第一要素,而是更加倡导分享交流融合。青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陈维亚曾说:“青奥是一个筑梦的地方,从走进青奥,青年人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梦想,或者为成年后参加奥运会准备,或者为将来更精彩的人生准备……我们现在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迎接这些青年人的到来,为他们的梦想而努力。”
因此,以青少年为主体的青奥会,给了中国年轻人力量绽放的舞台。青奥会很多创意、创新都由年轻人自己做主,青少年成为策划主体、参与主体、受益主体和延续主体。无论是会徽、口号、文化教育交流活动,还是开闭幕式创意,青少年都成为握有“决定权”的人群。正是年轻人的即兴发挥、活力表达、新鲜创意,让青奥会有了不一样的精彩。
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来自于北京印刷学院“80后”硕士研究生崔欣晔的设计灵感;由12名中学生组成的青奥小顾问团,以青少年的视角为开幕式、主题歌、文化教育活动出谋划策;南京青奥会开幕式创意征集活动,收到了9000多条青少年提供的“金点子”,其中不少创意将出现在开闭幕式上;青奥组委的筹办团队里一半是“80后”;2万名赛会志愿者“小青柠”绝大多数是“90后”;世界文化村里204个“文化小屋”,全部由南京青奥示范学校的中小学生搭建。
6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鸟巢一代”给了世界一个惊喜。6年后的南京青奥会上,“青奥一代”的崛起同样让人眼前一亮。他们不仅有天马行空的新想法,也有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务实态度;他们不仅钟情于网络时代的新技术,也同样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们不仅敢想,而且肯做。
“青奥一代”,不只是狂欢。
这一场精彩而富有中国特色的青奥会,是中国梦的一次青春路演。本期专题,我们在青奥会举办期间,访问青奥会申办顾问朱善璐、开闭幕式总导演陈维亚以及青奥会上年轻的“小青柠”、“80后”吉祥物设计者崔欣晔等人,倾听他们对青奥会的解读以及“青奥一代”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