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潮湿天气下江门市区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2014-09-15 16:21:10林艺群陈智飞
环境 2014年13期
关键词:灰霾南风江门市

林艺群 陈智飞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影响环境和群众身体健康。本论文采用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4日和2014年1月10日至2014年1月12日江门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经研究发现,在潮湿天气下,江门市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PM2.5与湿度有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江门、潮湿天气、二氧化硫、PM2.5、湿度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在大气污染的分类中,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悬浮在空中(相对湿度小于80%),排除其他自然天气过程(如降水、沙尘暴和雪暴等),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1],其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而形成的霾又称为灰霾。灰霾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现象[2-3]。灰霾天气的形成有两方面的原因,不利的气象条件和大气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和气体污染物的增加[4]。灰霾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气候和能见度,影响人体健康。近年来,PM2.5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PM2.5会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由于体积更小,PM2.5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可能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从而引发咳嗽、呼吸困难、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的疾病并导致心律不齐、非致命性心脏病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更小的微粒会通过肺部传递影响其他器官。最小的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100纳米,合0.1微米)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5]。有证据表明这些颗粒物可以传过细胞膜到达其他器官,包括大脑。有研究指出,这些微粒可能引发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症)。值得注意的是,柴油发动机产生的微粒直径通常在100 纳米(合0.1微米)左右。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回南天(简称回南)是华南地区对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华南属于典型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1月至4月时,从南中国海吹来的南风带着和暖而潮湿的空气,与从中国大陆北部来的寒冷气流相遇,形成静止锋,使华南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间中有微雨或大雾。

在华南地区特有的“回南天”潮湿天气下,能见度很低,公众首当其冲想到的是PM2.5。本论文基于江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大气自动监测站在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的监测数据,研究在“回南天”潮湿天气这种特定的天气条件下,对影响PM2.5浓度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进行分析,为客观评价“潮湿天气”下灰霾现象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监测点概况

江门市是广东省中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水陆方便。气候温和,少霜无雪,阳光充足,四季常青,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为22°C,年均降水量约1800毫米。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多样,西北多山地、低山丘陵,东南部以台地和平原为主,中部、东部为河谷和三角洲地带,南部属滨海平原、低山丘陵和台地。选取子站所处区域为居民区,监测能力完善。

1.2 仪器设备

PM2.5自动监测仪:颗粒物同步混合监测仪(SHARP)(5030型);SO2自动监测仪:43i 型脉冲荧光分析仪。

2. 结果与分析讨论

2.1 江门市区PM2.5、二氧化硫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特征

2014年1月1日

2014年1月2日

2014年1月3日

2014年1月4日

2014年1月10日

2014年1月11日

2014年1月12日

图2.1 江门市区PM2.5、二氧化硫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特征

2.2 数据分析

该大气自动监测站点1月1日至1月3日风速均在1.5m/s以下,属于0-1级风,风力弱。而这3天内出现了数次的南北风向转换,湿度变化明显,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

1月1日 空气较为干燥,在0时至8时以北风为主,各项污染物指数相对稳定;在8时至18时由北风转为西风,由于该监测站点以西工业相对较少,西风对市区内的污染物浓度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但由于西风风速只有1.0m/s左右,风力弱,各项污染物浓度下降不明显;18时后由西风转为南风,22时-23时湿度开始上升。

1月2日0时-8时,湿度持续上升,在这个过程中PM2.5、SO2浓度均随湿度的升高而降低。由于风速只有0.4m/s左右,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PM2.5浓度维持在140ug/m3左右。8时开始,工业企业开始生产,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大,导致SO2浓度迅速上升。与此同时,地表温度升高,湿度下降。16时后,风向转为南风为主,湿度上升,江门市南方靠海,工业稀少,南风对市区内的污染物浓度稀释效果明显,SO2浓度显著降低,而PM2.5则随湿度增加而增加。

1月3日,0-7时,湿度基本维持在75%以上,SO2浓度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25ug/m3),PM2.5则保持在100ug/m3以上。同样地,7时以后,人们进入上班时间,工业企业开始生产,废气排放量增大,SO2、PM2.5迅速上升,湿度降至50%以下,东北风。下午18时以后,风向转为南风,太阳光照强度减弱,气温降低,湿度上升65%,并呈持续增加趋势。

1月4日0-8时间,风力增强,PM2.5浓度持续降低。

该大气自动监测站点1月10日至1月12日与1月1日至1月3日的气象条件相当,其SO2与PM2.5的变化规律及趋势也相当一致。

1月10日。16时以后,湿度开始急剧上升,SO2浓度下降,PM2.5上升并保持在较高的浓度值。1-11日全天,SO2浓度与湿度呈相反的关系,湿度增大则SO2降低,湿度降低,则SO2浓度升高。PM2.5在0-8时中出现一个单峰,8时以后则持续升高;特别要说明的是,在18-19时内,风向发生了一次转变(转为北风),而且风速增强(0.8m/s),但随后则继续以南风为主,风速回复到0.4m/s,这可能是因为该监测站点正在冷暖气团相汇处,发生风向的转变导致的。20时以后则随着湿度的增大而有所上升。12日0-8时,湿度始终保持在75%以上,风速0.4m/s以下,PM2.5浓度不断升高。8时以后,风力开始增强,PM2.5显著降低。

2.3 讨论

2.3.1湿度对SO2浓度的影响

根据该自动站1月份各参数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湿度60%或以上时,SO2浓度与湿度呈反比关系,这个现象在0-8时及20-24时之间尤其明显,可能的原因是大气中SO2溶解在空气中的水雾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硫氧化物易被水吸收而形成酸雾,当湿度增大时,原来存在于大气中的气态SO2(或硫氧化物)与上升的水蒸气结合,使得气态的SO2(或硫氧化物)减少。而在8-20时之间,湿度在6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低,SO2与湿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2.3.2 湿度对PM2.5浓度的影响

湿度大的天气条件下(湿度65%以上),一般风速都不大,因为江门地区属于热带低纬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一般出现温度升高的天气是在北风-南风转换的时候,这时当冷暖峰交汇(冷暖峰相互竞争时),风速减弱(通常<0.4m/s),湿度增大,而风速的减弱,极其不利于PM2.5(污染物)的分散,这是造成PM2.5(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局部升高的原因之一。

湿度对PM2.5的增加有显著作用,湿度大于70%时,空气中的小水珠为PM2.5的积聚提供了一个良容器,空气中的微小水珠把本来是气态的污染物,如SO2、NOX等,溶解在其中,并在水珠内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使本来是气态的污染物转变为固态污染物。

大气中的气态前体污染物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二次颗粒物,实现由气体到粒子的相态转换。如:

其中气态硫酸来自OH自由基氧化二氧化硫SO2的气态反应[6]。盐的水合物:如xCl·yH2O、xNO3·yH2O、xSO4·yH2O,随着湿度的变化,水合物对PM2.5的影响较大,水不仅与盐化合物生成水合物,由于湿度的改变还形成了盐的微小溶液液滴。

2.3.3潮湿天气下风向对江门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风向对江门市空气质量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本论文探讨的风向影响是基于在潮湿天气(或湿度>65%,或称“回南天”)前后一天江门市空气质量的变化。一般来说:由北、东北风转为南风天气状况下,通常冷暖峰交汇的第一天,PM2.5尤其高,然后逐日降低。这样的天气维持2-3天,则第一天的PM2.5浓度大于第二天,第二天大于第三天,这可能的原因是,污染物随北风南下,到达江门市附近时遇上湿暖、干净的由海上吹来的南风,冷暖峰相遇,相互竞争,风速减弱,污染物积压,无法分散,再加上本地污染物的排放,所以江门市区在第一天“回南天”的早上,PM2.5均逐步上升,尤其是早上9点上班高峰时,PM2.5会迎来一个高峰,随后会逐步降低。第三天以后,如果是以南风为主导,PM2.5会继续降低,空气质量转好。如果是以北风为主,则PM2.5会有所上升。这是由于江门市周边的工业分布在北边,东边的较多。假设江门市每天产出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恒定,一般情况下,北、东北风转成南风的天气状况下天气污染物浓度较由南风,西南风转成北风的天气状况下污染物浓度高。即江门市污染物浓度受北面东北面影响较大。

3. 结论

1)江门地区属于热带低纬地区,“回南天”这种特殊的气候现象通常发生在1月和2月。当出现“回南天”的情况下,湿度逐渐增大(湿度>65%)随着湿度的上升,空气中SO2浓度将出现明显的下降,而PM2.5则随之上升。同样地,当“回南天”消失,即湿度下降(湿度<60%)时,空气中SO2浓度会有所回升,PM2.5浓度下降;

2)江门市区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北边和东边,当“回南天”出现时,风向由前一天的北、东北风转为南风时,江门市污染物浓度比由西风转为南风的浓度要高,并在“回南天”持续的2-3天内逐渐减低,因此,PM2.5的防治要从源头入手,采取综合治理策略,改善现有除尘技术和设备,严格控制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粉尘污染。如出现更极端的天气状况,即AQI持续大于150,在“回南天”来临之前应对各工业企业进行通知,要求其停产或减产,以降低“回南天”天气下空气污染程度。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2] 高歌.1961-2005年中国霾日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7):761-768

[3] 姚玉刚,邹强,张仁泉,等.灰霾监测研究进展[J].环境监测与预警,2012,4(5):14-17.

[4] Key M D, Ayers G p,Gras J L,et al.Haze in the Klang Valley of Malaysia [J].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3,3(1):591-605.

[5] 郁琪,空气污染——轻度、中度、重度——怎么办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88ecb0101l0hz.html#cmt_2739479,2013-8-11

[6] R. Zhang, et al.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nano particles in the atmosphere .Chem. Rev., 2012, 112 (3):1957–2011.

猜你喜欢
灰霾南风江门市
南风颂
北方音乐(2020年7期)2020-06-01 07:26:13
阳光路上歌声扬
——广东省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校歌
成都城区冬季一次灰霾期间PM1化学成分特征
诡异的偷蛋贼
江门市氨氮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应用现状浅析
秸秆露天燃烧对北方灰霾天气的影响分析
大白兔奶糖
现代透视眼
数据挖掘在江门市社会保险基金数据研究分析
南风易逝,醉沉年
火花(2015年6期)2015-02-27 07: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