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刀少年”:心灵的问卷

2014-09-15 20:29:04
新作文·高中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橄榄枝楼主公平

楼主四:高二(17)班 王宇吉

话题:“夺刀少年”事件

2014年5月13日下午,江西宜春高三学生柳艳兵、易政勇在乘公车回家途中,见车内一名男子挥舞菜刀,见人就砍,便上前制止并与之搏斗……最终,柳艳兵夺下歹徒的刀自己却身负重伤,不能参加高考。此事很快被各大媒体报道,后来教育部安排二人单独高考,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十多所名校都向他们伸出橄榄枝……

“夺刀少年”事件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场关于“传统美德”“青年时代精神”“道德问卷”“公平与规则”等话题的大讨论也成为网络热点。

——假如你是高考考生,会怎样看待“队友”见义勇为而身受重伤的行为?看到各校伸出的橄榄枝,你是否会觉得这是高考原则下的一种不公平?

——假如你是教育工作者,你是否认为“道德品质”同“自主招生”“实名推荐”“特长专业”“优惠政策”一样需要加分?你认为高考的规则是应该维护还是打破?你将如何保证“道德加分”运行的公平性?

——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你怎样看待当代青年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缺失?

——假如你就是柳艳兵本人,夺刀的那一刻,你的内心泛起了怎样的波澜?事后你又如何回应社会对你的赞美或质疑?如何面对名牌大学的邀请和帮助?如何面对未来的人生?

——假如你日后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甚或你也将面临高考,是否会做第二个“柳艳兵”?你会考虑到“橄榄枝”的诱惑吗?

面对上述心灵的问卷,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期待分享你绿色的思考!

跟帖片段一:高一(1)班 王 玥

我今生最意外的事情就是我的名字——柳艳兵竟然可以挂在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上!

一场万众瞩目的高考,一个夺刀的意外插曲,于是人声翻滚如潮水般向我涌来。巨浪滔滔,我也曾不知何去何从。

若你是为我竖起大拇指的一群,那么我要感谢你的赞扬。我不想以官方的一套打发你们的称赞,然后堂而皇之地为自己加冕。我只想摸着自己的胸口,再感受一遍那颗心强烈的跳动,然后庆幸自己还在这个美好的世间活着,对自己的心说一声:“谢谢你的善良还未曾泯灭。”小时候听过的见义勇为的故事在脑海中一一放映,我有点得意地想着,我现在是否也算得上英雄。请允许我这小小的虚荣心存在,多年以后,我也许会把这编成一个传奇,配上我偷偷留存下来的剪报,讲给我的儿子听。

若你是为我伸出橄榄枝的大学,那么我要抱歉地拒绝你的好意。你们的邀请真让我受宠若惊。我和所有的高考考生一样,有着就读名牌大学的梦想,仰望和惊羡着那些被提前保送到清华、北大的“学霸”。不能说我没有动心过,但资质平庸的我尚且明白,我能靠无意的善举跨进大学的门槛,却无力靠自己的智力圆满地度过我的大学生活。

若你是为大学免试录取我而抱不公的一群,那么我要告诉你,公平从来就是相对的。我们都是极其微茫的存在,在社会的洪流里结伴而行,不做事事为善的圣人,也不做无恶不做的恶人。我们都是中间的一群,无私与自私并存。渴望好事降临,害怕祸事临头。我们无法以一己之力去改变什么,只能选择断然拒绝或者欣然接受。

几年或者只要几个月之后,你可能就会淡忘我的名字,但你可能还会记得有这样一个高考考生曾夺刀救过人,而我,将是一群忙忙碌碌的大学生里平凡的一个。

跟帖片段二:高一(1)班 马 玥

面对公交车上挥舞菜刀、见人就砍的男子,柳艳兵奋勇上前与之搏斗,直至夺下菜刀而身负重伤。这样的情节似乎只应出现于小说,但就发生在我的同龄人身上。我会夺刀吗?威胁生命的刀影重重,我坦言,我不敢。

面对缠着绷带的“夺刀少年”,我不得不认真考虑关于公平的评判。我享受了参加高考带来改变命运的权利,他却失去了三年盼来的机会;我养精蓄锐参加高考,他却带着伤痛去参加补考;我因冷漠而无所失无所得,他却因见义勇为而付出血的代价。这命运对谁更为不公平?这样的度量法合适吗?尧、舜、禹传位讲德才兼备,举孝廉也考虑到人的品质,难道道德不应是高考的又一把衡量标尺吗?

“那,我也夺刀,不是考大学就容易了吗?这岂不是开了钻空子的先例?”

问出此话我有些后悔,因为我只有动动嘴的功夫,实无制服歹徒的能耐。就在菜刀飞舞的瞬间,我会权衡利弊,但还没考虑清楚,生命已岌岌可危。即使我有试一试的野心,也没有拿生命做赌注的胆量。

同为高考考生,再质疑反而令我自惭形秽。以脆弱的高考公平维护自己的权益实是出于过度的自卑。何为高考?选出优秀的人继续深造。何为深造?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各行各业中发光发热。何为优秀者?有发光发热之能,亦有发光发热之心的人。当今高考拼的是分数。倘若因对分数的一味追求而磨掉了许多可贵的品质,留下的仅是一具冰冷麻木的躯体,比智能计算机不足,比有血肉、有感情的人亦不足。

忽略不公平的借口,我们会更客观清晰地直视我们所畏惧的现实。我是高考考生,但我所面对的并非一次高考,我还将接受道德的检阅。我不应是只会舞文弄墨的书生,而是声声入耳、事事关心的青年。

跟帖片段三:高一(1)班 张嘉豪

清华等名校向“夺刀少年”柳艳兵伸出橄榄枝一事,可谓众说纷纭。作为一名普通学生,我对柳艳兵的行为充满敬佩。我认为清华大学之举是在规则变通下,求得公平与道义的共赢,这是一种对于公平真谛的诠释。

何为公平的真谛?一方面,我们要对规则充满敬畏,遵守规则是诠释公平的前提;另一方面,我们应适度地变通规则,以追求公平与道义的共赢,弘扬社会正气。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山羊过独木桥”作文中两位同学挑战规则而互帮共赢,这不也在向人们传递这个理念么?

首先,柳艳兵的夺刀之举犹如一盏明灯点亮了人们见义勇为、帮扶互助的道路,而清华大学助他圆梦之举无疑增添了这盏明灯的亮度,让人们在“彭宇案”“万鑫案”后对于见义勇为不再迟疑,鼓舞着人们行善举,做好事。其次,柳艳兵的事件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极大,倘若柳艳兵夺刀救人却因伤耽误圆大学之梦,那么这样的所谓维护高考原则的“公平”实质上不仅对柳艳兵不公平,更令无数渴望见义勇为、帮扶弱者的青少年心寒。而作为未来的主人翁,他们对于正义之举的心灰黯然,无疑会影响社会正能量的传递。所以,清华大学之举看似变通了规则,但实则是诠释了公平的真谛,为人们心中点燃了正义与公平的火把,温暖了人们日渐寒冷的心房!

跟帖片段四:高一(1)班 叶珮瑶

一些高校提出对夺刀少年免试录取或降分录取是向柳艳冰伸出的“橄榄枝”,但这“橄榄枝”算诱惑吗?

在我看来,显然不是。好大学可能意味着好工作,意味着成功人生,但是,这一切建立在生命的基础上,没有人会因此而赌上生命。尝试着代入自己,如果站在歹徒面前的人是我,如果我辛苦十二年正要证明自己,如果一边是自己的生命一边是别人的,我会怎么做?我不敢信心十足地说我会像夺刀少年一样。或许我也会站出来,但是一定会犹豫,一定要思考,可他们正是在我犹豫的那一刻挺身而出。我想,这可能才是真正的无私吧。

所以,我想,“橄榄枝”不算是一个诱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诱惑别人放弃生命,除非是他自己心中的善良与正义。而所谓“橄榄枝”,也不过是一种回报。有句俗话说,不会哭的孩子也得记得给糖吃。我想,这回报,就是让无私的善良人不至于太受伤。人非圣贤,这回报,可能能让更多的人心里有一份善良的底气。

楼主点评:时空与身份的变换间,作者站在当事者的角度,使语言与情感的表达尤显真切。另外,作者意在呼吁:在记忆这份正义与勇敢的同时,让这份精神回归远离社会喧嚣的宁静。

楼主点评:同是面对高考的“战友”,或许,我们曾胆怯做你这样的义举;或许,我们曾嫉妒你获得的“福利”;或许,我们曾对你漠不关心……但经历过这道德的检阅,我们知道了“道德考试”的“学霸”同样是人生追寻的目标,艳兵,我们要与你同行!

楼主点评:首先要为作者独到的切入点与链接高考作文的灵活性点赞!作者以小见大,由夺刀少年深入探寻到宏观的社会公平与规则,其辩证地看待公平与规则更是难能可贵。

楼主点评:作者以“名校橄榄枝的诱惑”为角度,另辟蹊径,正确地回击了人们对于“道德捷径”的质疑与误解。“橄榄枝”不是诱惑,是对正义之举的肯定;“橄榄枝”不是捷径,是道德考试后的分数!

下期发帖

楼主五:高一(1)班 郭钰莹

话题:跌倒了,怎样才能笑着爬起来?

——成都市一个13岁少年因与父母发生争执纵身跳下了7楼;

——河南一高三考生因高考成绩估分不理想在家自杀;

——北京一被罚写千字检查10岁小学生跳楼自杀;

——太原市初三一男生因玩手机被批评坠楼身亡……

不忍心去读细节,只是怀想,那一个个少年之前该有怎样一副明媚的双眼?

在人生的最后几天里,他有没有试图跟某个人痛哭一场?有没有人和他同走一段回家的路?在他决绝出门的时候,有没有一个善意的眼神,使他留恋,使他动摇?

这一切的发生,是个人性格的缺陷还是挟着竞争的冷漠?是教育的缺失还是社会的责任?

假如你是上述某条新闻的当事者,事发时有过怎样的挣扎和彷徨?又或者,当你听到这样的新闻,你有没有想过,在你的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该怎么收拾?……

跌倒了,怎样才能笑着爬起来?同行的你,岂会无思??

猜你喜欢
橄榄枝楼主公平
不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向台资台企抛出“橄榄枝”
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 06:04:14
错过的橄榄枝——悼念冯其庸先生
红楼梦学刊(2020年2期)2020-02-06 06:15:16
公平比较
别有洞天的神回复
意林绘阅读(2016年5期)2016-06-13 09:52:52
濮院轻纺城抛橄榄枝:产地型市场的下一站黄金港湾?
各种亮瞎眼的神回复
意林绘阅读(2016年3期)2016-04-13 09:33:36
超搞笑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