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海市城镇排水系统的防汛能力

2014-09-15 09:24储小英
净水技术 2014年3期
关键词:城市排水达标率泵站

储小英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许多城市内涝积水频率加大[1-3],严重时已影响到城市正常运行,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进城市排水与内涝防治策略,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城镇排水系统[2]、城镇道路下立交[4]等防汛能力评估结果分析,分析本市城镇排水系统防汛能力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并提出一些改善、优化建议。

1 基本情况

上海市城镇排水系统防汛能力评估[2]是对全市中心城区、宝山、闵行、原浦东新区的城市化建成区和郊区的雨水管网(含合流管)、雨水泵站(含合流泵站)运行情况,收纳水体外围除涝设施匹配,近10年降雨积水调查分析及典型区域的下垫面组成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全市中心城区(11个区)及郊区(县)(6个区县)规划排水系统共439个[2],其中强排系统279个(中心城区为262个、郊区(县)为17个)。纳入调查的387个排水系统中,中心城区管网达标率仅57.38%,配泵率74.12%;郊区管网达标率33.15%。除中心城区中央商务区规划暴雨重现期为3~5年,其他大部分地区为1年,具体数据如表1、表2所示。

市域范围内的除涝设施达标率为28%左右,城市排水与外围防汛除涝设施能力的不匹配是造成地区防汛压力、形成积水隐患的重要因素。

中心城区尚有62个系统尚未编制雨水排水专业规划[2]。

城镇道路下立交防汛能力评估[4],对全市已建道路下立交276座(其中城市道路下立交89座,公路下立交186座),如图1所示。

表1 中心城区总体评估表Tab.1 Overall Evaluation of Central City

表2 泵站设施评估表Tab.2 Evaluation of Pumping Station Facilities

图1 下立交分布图Fig.1 Tunnel Distribution

调查数据相对完整的183座地道中,29条地道没有建泵站,42座下立交在暴雨时易积水。现状雨水管、泵站达标率过低,泵站设施已建待完善或待建的比率较高,此为目前排水系统排水能力较低的关键问题;此外运行管理也存在不足,特别是乡村公路下立交泵站。

2 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上海市城镇排水系统、市域范围内的除涝设施、城镇道路下立交现状设施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2.1 现状设施与规划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管网达标率、配泵率、除涝设施达标率低于规划要求。20世纪90年代起,逐步在中心城区中央商务区和一些重要地区(如小陆家嘴地区等)按暴雨重现期3年实施排水管道后,地区积水现象基本消除。

2.2 规划引领和约束作用不够

我国雨水排水设计标准较低[5],排水系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订不同步[6],规划实施不到位。原规划理念上较依靠末端快排,忽略蓄、排结合,兼顾污染控制和雨水利用的综合治理。

2.3 基础理论研究较薄弱

原设计计算方法偏单一、落后,与现代技术严重不符。借鉴国外的规划设计经验,引入空间分析及计算机模拟技术[7],可全面提升设计水平。

2.4 雨、污混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部分合流泵站截流设施运行不正常,导致排放水体时引发面源污染。从居民生活的龙头有效纳管,到沿街洗车、餐饮点无序排放等,雨、污混接情况仍难以监管、控制。

2.5 建设运行资金投入不足

据《2009年城镇建设年鉴》统计,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的财政资金仅4%用于排水系统建设,城镇排水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养护维修的资金投入更加不足。

2.6 运行、养护、管理手段落后,运营模式存在弊端

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维护设备、手段相对落后,基本还停留在经验操作层面。

3 近年工作

(1)2009年以来在中心城区实施道路积水改善工程,结合各区道路每年大修同步设施相应路段排水管道达标改造,改造完成地区排水得到较显著的改善,投资效益明显。

(2)2012年起开展对流砂易发地区、管龄30年以上、管道质量较差和重要地区的排水管道进行检测和非开挖预防性修复,通过对地区排水管网检测、评估成果梳理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由于不需要开挖路面,对周围交通、环境等影响较小,开始显现了该技术的优势。

(3)逐步开展建设的雨水蓄水池,截流部分初期雨水;在雨水泵站内设置混接污水截流设施,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以上措施有效改善了河道面污染,水环境得到改观。雨水的集蓄[7]、间接及综合利用向多目标和综合性技术发展,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洪灾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4)运用水力模型复核[7]区域排水系统整改设计方案,提出改造优化分析,通过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结合,提高地区综合排水安全性。

4 目标及建议

(1)从管理、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探索实现更好的架构和模式,尽可能提高在建、待建系统雨水排水标准。

(2)高标准规划建设排水系统,更注重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使排水系统建设满足并超前于城镇发展的需要,提高雨水排水管道设计标准和安全可靠性。

(3)加强开展基础理论研究[8,9],利用 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及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典型汇水区域排水系统模型[10-12],模拟并分析排水系统的运行现状及地面积水情况,开展提高已建城区雨水排水标准,研究提高雨水排水标准可能采用的不同途径,使提高标准与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相结合;并使提高排水标准的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4)开展管道材料及制管技术的继续研究和开发,提高产品的准入门槛,加强行业管理。

(5)开展全系统达标建设排水系统的研究,完善管理体系,逐步实现排水管网系统的科学管理。

(6)建立城市排水管网的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和中央调配信息平台,建立城市排水管网的计算机网络实时监控系统和中央调配系统。

(7)合理调配雨水资源,强化城市排水、水域、流域的网格化管理,在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建立前设专人巡视,连续跟踪,建立数据库。

(8)对地下管道实时排查,诊断渗漏区域及管道渗漏状况,实现对地下排水管道故障的早发现、早预见、早排除;创建新型地下排水管网电子档案,与城市排水管网的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联网,并与社会数据平台共享,在城市道路修建,旧城区改扩建时可提高设计精准化,并降低不同地下管线等施工对排水管网的损坏和影响。

[1]马俊花,李婧菲,徐一剑,等.暴雨管理模型(SWMM)在城市排水系统雨季溢流问题中的应用[J].净水技术,2012,31(3):10-15,19.

[2]上海市排水管理处,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防汛能力调查与评估-城镇排水系统防汛能力调查评估研究报告[R].2013.

[3]倪华明,刘晨,朱刚,等.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现状及发展——上海案例[J].净水技术,2012,31(2):1-5.

[4]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城镇道路下立交防汛风险及能力评估[R].2013.

[5]全新峰,张克峰,李秀芝.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及趋势[J].能源与环境,2006,25(1):19-21.

[6]车伍,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GB 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

[8]董欣,陈吉宁,赵冬泉.SWMM模型在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06,30(5):106-109.

[9]冯艳杰,肖建华.SWMM模型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1,9(10):125-127.

[10]赵冬泉,王浩正,陈吉宁.城市暴雨径流模拟的参数不确定性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9,20(1):45-51.

[11]刘志生,李晶,崔凯.基于ArcGIS与InfoWorks的城市排水系统模拟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3,29(21):144-147.

[12]李晶,金霏霏,张莉,等.模型辅助典型汇水区雨水系统规划研究[C].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工程规划),2012.

猜你喜欢
城市排水达标率泵站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自然生态修复理念在城市排水规划中的应用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全省已建成泵站数量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泵站数量
城市排水防涝的管理性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