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型教学情境的探索与实践

2014-09-15 01:34:04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生产型校本实训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天津 300131)

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始终将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方法改革作为重点改革建设内容。改革必须以“有效教学”为首要原则,就是说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自主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能力。传统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现在的中职学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在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中“真刀真枪”的学习,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开发了“校本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建设了体现产教结合,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的“生产型教学情境”,全面实行课程教学、技能实训和生产实习综合化现场教学模式,实现有效教学。

一、生产型教学情境的构建与实施

职业教育学习的主阵地必须以实训场所为主,根据岗位群以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内容,以项目教学为主体,构建生产型教学情境。

(一)学校生产型实训车间的教学实践

根据食品生物相关职业工作环境设计和建设教学环境,针对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我参与主持筹建了具有生产功能的教学车间,包括啤酒生产线、焙烤车间、方便面生产线等“生产型实训车间”,使学生能从与实际生产、加工等完全接轨的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感受企业工作场景、工作氛围,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生产型实训车间将依据企业实际运作模式,搭建校内实战型企业运营的生产实习平台,按企业运作模式组织教学。以啤酒、焙烤食品、方便面等典型产品的生产流程为主线,根据企业生产部门的分工,分组教学,将每组学生分为原料供应、产品生产、质量检验等,分别担任各部门的组长与组员,轮翻换岗,在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前后道工序之间的关系,本职工作与整个产品生产的进度和质量的关系,从而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组织协调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教学环境和企业环境融为一体,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活动环境中,经受岗位综合训练,接触企业职业文化氛围,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

(二)在“校本化”课程中,推广使用“校本化”实训教材

在实现生产型教学情境的同时,我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安排教学项目,学习内容是企业典型的生产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作为学习载体和学习中心,将项目分解子项目,确定子项目的目标及任务,编写项目式一体化校本教材,采用一体化项目教学,在生产型实训车间完成。

《典型焙烤食品制作技术》是专业核心课之一,由学校聘请的“天津糕点大王”——苗嘉琦大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授课,在真实生产环境——“焙烤生产实训车间”进行一体化教学,以生产典型焙烤产品制作为教学内容,手把手地传授操作技能,提高了一体化课程质量。专业的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更加贴近企业实际。专业教师把苗大师从事焙烤行业五十余年来的宝贵经验和成果借鉴过来,根据苗大师的“工作日记”,整理编写了《典型焙烤食品制作技术》一体化教材,同时为企业增加产品花色品种提供技术支持,受到企业的好评。

下面,以《典型焙烤食品制作技术》中“项目一 月饼生产技术 之 任务1 广式月饼制作”为例,展示生产型教学情境的实施过程:

1. 准备环节,包括分组、获取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决策等

(1)分组教学:要清楚每位学生情况,在分组过程中给予协调,每组要有一个充满学习正能量的学生,他们能给各组带去更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这是任务完成顺利与否比较关键的一步,是课前要做好的准备工作之一。根据班级学生情况(24人)进行分组,每组6人,共4组,每组分别设置原料负责人、产品制作负责人、质量检验负责人,下一个项目轮翻换岗(月饼生产项目中共有四个具体任务)。

(2)获取信息:课前下发学习资料,包括一体化教材、任务单、计划单、记录单、评价单等。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独立完成任务咨询单内的问题,包括原料选择注意问题、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生产所需设备和工具、品质鉴定等问题,课上以组为单位进行全部分析任务,并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汇总,分工工作、相互配合,养成团队协作意识。

(3)制定计划:组内成员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人员分工,并制定工作计划,各组汇报,组间互评,互相提问,对各组制定的工作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质疑。

(4)做出决策:在教师指导下,完善工作计划,确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填写工作计划单,具体到每一个操作步骤,准确到原料称量、加工制作、质量检验等各个步骤工作内容以及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

2.实施环节

按照预先分好的组别,每组的6个人中,原料组、加工组、质量检验组各2人,组内成员各负其责,分工协作,按照制定的可行的工作计划进行实施,及时填写记录单,除了小组内质量检验负责人的全程监控外,教师也要注重过程监控,保证过程和结果质量。

3.评价环节

任务完成后,首先是组内自查、自评,填写任务评价单中自评一栏,以组为单位进行成品展示、汇报总结后,组间互查给出评价,并填写评价单。教师对整个任务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即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教师按照“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给出最终综合评价,并给予适当奖励(精神或物质),促进小组合作这种团队协作精神的提升。

图1 校本化课程设置

在“生产型教学情境”下开展的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只是熟练了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自主学习,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内在的求知欲望,乐于学习。

二、“校本化”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

专业课程根据市场需要、学校现有实训设施,以构建生产型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注重实践性,同时强化企业参与,打造“校本化”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定位在掌握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生产操作技能。

(一)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进教学方法,推行模块化、案例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围绕若干个学习模块,在生产型实训车间讲设备、讲工艺、讲技术与标准、训练操作技能,构建在做中教、做中学一体化的教学。

表1 实训室一览表

(二)根据企业岗位要求,进行课程综合化、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

针对中职教育的特点,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开设综合课程,同时,构建技能模块,在教学内容上以实训为主,以项目教学的方式开展,以获得“化学分析工”、“食品检验工”、“食品焙烤工”、“食品发酵工”等技能为教学主线,围绕岗位要求开展教学活动,突出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表2 技能模块

(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在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同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关人员制定食品生物工艺教学实施方案,其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是:典型食品加工机械设备操作与维护、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安全等,这些核心课程涵盖了食品生物职业岗位技能中的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扩展能力(见表3)。

(四)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在专业课教学中全方位、全过程渗透德育目标

专业课教师既是德育目标渗透的责任人,又是德育目标渗透的践行人。专业教学既要完成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完成职业习惯、职业道德、食品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等德育目标的渗透。在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的德育目标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表3 核心课程

第一阶段:以职业基本规范、职业基本习惯、安全文明操作为主,主要针对一年级在校学生。通过《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食品安全》等教学活动,进行职业基本规范、职业基本习惯、安全文明操作的基本养成。学生在引导、约束、激励中确立自己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二阶段:以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针对二年级在校学生。通过《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生物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下厂实训等教学活动,进行职业规范、职业习惯、安全文明生产的养成教育,形成“ 以遵守职业道德为荣,以违背职业道德为耻 ”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第三阶段:以职业理想、爱岗敬业为主,针对三年级顶岗实习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创业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和构建“校本化”专业课程体系,在形成本专业特色的同时,有利于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才;有利于中职教师转换角色,积极地投入到专业课程建设中来,调动教师参与学校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校本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突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能更好的服务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均在“生产型实训车间”内进行,整个过程不仅仅只是简单劳动的枯燥重复,除了操作过程,还有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过程、团队意识的养成过程,使他们更乐于学习、乐于表现和乐于创造,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国方.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是中职学校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8,(05).

[2]张玉民.新课程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培养与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黄月.中职学校如何开发校本课程[J].辽宁教学行政学院学报,2012,(03).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生产型校本实训
五种类型的爱,只有一种是好的
青年文摘(2020年3期)2020-12-22 15:16:18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天一阁文丛(2018年0期)2018-11-29 07:48:18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经济问题研究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生产型喷墨数字印刷机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