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林抚育伐后人工更新苗木生长调查分析

2014-09-15 07:46徐云岭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4期
关键词:红松落叶松生长量

徐云岭

(伊春市朗乡林业局,黑龙江伊春152519)

由于次生杨桦林具有结构简单,径极小,出材量低,优质木贫乏等特点。因此,在经营上以营改结合为宗旨,在抚育采伐后开展营林工作。从目前有关研究结果上看,“栽针保阔”是次生林的组成结构,提高珍贵用材树种比例,为针叶树种生长提供最佳生境条件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项调查统计为了合理运用“栽针保阔”技术措施和充分诱导“边缘效应”,对次生林进行交互带式择伐改造,在林分中每隔一定距离8~10m2伐出一定宽度的采伐带10~15 m。在采伐作业中采取去除次生林杂木,保留珍贵木的方式进行。在采伐作业后形成的效应带中营造,在保留带中补植针叶树,这样不仅使原来均质林分变成多个相互联系的异质系统,诱导产生边缘效应外,还达到了扶育林分上层林木,扩展了生长空间,改善了生长条件,促进林木生产的目的。尤其是选择性采伐后,保留了效益带中一些珍贵上层林木,对林下栽植的幼树生长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林分形成具有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低耗能的良性循环体系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为了说明次生林在改造后,对人工更新树种苗木生长的影响情况,我们在2002年春季在观测区采伐带中营造的红松和落叶松以及保留带内营造的红皮云杉,与南沟和英山林场常规皆伐地造林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以了解采带改造后的苗木生长情况,并进一步从苗木生长上对采带改造措施进行评价。

1 调查统计方法

本调查采用比较的方法在采带抚育区和皆伐地造林区,选择红松(Pinuskoraiensis)、落叶松(Larixolgensis)和红皮云杉(Piceakoraiensis)三个造林树种生长调查小区10个,其中对皆伐地造林除在南沟林场选择造林年限相近的调查小区外,还在与南沟和英山林场各选一个调查小区;对采伐带营造的红松和落叶松还分南北和东西带向各选择调查小区100株苗木。

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在每个调查小区随机选取一个点,然后以与此点最近的苗木为起点沿上坡方向顺序测量100株苗木的株高和地径。由于南沟林场皆伐地造林时间较试验区早,因此只能测量造林后3年的株高,而地径由于无法减除,故没有测量。各小区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各树种苗木生长调查小区基本情况

2 调查结果

2.1 各树种株高和地径的调查结果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整理,得到采带作业区和皆伐迹地更新树种株高,地径的分布特点,以及各树种的平均株高和地径值(表2)。

表2 种树种株高和地径调查结果

从测定结果上看,试验区造林树种苗木生长良好,7年生(包括苗龄4年)红松平均高可达50cm左右,平均地径在0.85cm以上;最高植株可达75~80cm,最大地径在1.4cm以上。落叶松生长也较好,6年生(包括苗龄3年)平均株高130左右,平均地径1.2cm左右;最高植株在200cm以上,最大地径在2.0cm以上。红皮云杉7年生(包括苗龄4年)平均株高42.3cm,平均地径0.75cm,最大株高可达79cm,最大地径在1.1~1.2cm。

与皆伐地造林情况相比,红松在平均株高上好于皆伐地,落叶松略低于皆伐地。红松在平均地径上与皆伐地情况相似,落叶松侧低于皆伐地情况。红皮云杉则因初植苗龄不同,无法进行直接比较。

2.2 各树种的年平均生长量及差异比较

表3 采带造林与皆伐地造林苗木生长情况比较

说明采伐小区红松幼苗高生长明显好于皆伐地小区,从平均情况看,相对生长量提高25%,并且东西带向小区2与南北带向小区1之间差异也极显著,东西带向小区松苗生长好于南北带间,相对提高生长量13.74%。

落叶松的高生长量差异不大,采带区略低于皆伐地区。另外在不同带向间,落叶松的高生长无显著差异。

采带区营造在保留带内的红皮云杉在株高和地径生长量上均较皆伐地区有明显差异尤其是株高生长达极显著水平,相对提高生长量22.8%,提高地径生长量9.20%。

3 结论

次生林在经采伐带择伐改造后,对人工更新苗木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从采带中所营造的红松、保留带内的红皮云杉生长情况看,效果十分显著,尤其是其株高生长上,较皆伐地造林苗木相对提高生长量20%~25%。同时红皮云杉的地径生长也较皆伐地有明显的提高,相对增长了10%左右,但效应带内营造的落叶松生长情况较皆伐地造林苗木稍差,从平均情况看,其株高和地径生长量下降了13%~18%。

此外,不同带向采伐带内营造的红松高生长情况也有一定影响,东西带内的红松苗木的高生长好于南北带向,并且相对提高13.74%。

因此可知,利用采伐带择伐方法改造次生林,不仅有利于提高林分质量和保留林木的生长量,而且对人工引入的红松和红皮云杉等更新苗木的生长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红松落叶松生长量
绕口令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关于红松育苗造林技术的探讨
落叶松育苗及田间管理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