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制造”依靠国家政策、低廉的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依靠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不仅成就了一个乡村、一个城市,而且还成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改变了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树起了一座高大的丰碑。
“中国制造”面临新的抉择
然而,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也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变化,来到了一个相对艰难的平台:中国的GDP成为全球第二,制造业总量也已然超越曾经强大的日本,我们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是瓶颈也逐渐显现:
一方面,在这座庞大的生产车间内,辛勤的劳动者用无数的汗水,换来的却是廉价的所得,融入世界的无数的中国工厂,日夜不停地生产出的绝大部分利润,却总是装进了洋老板的口袋,“中国制造”成了发达国家的打工仔。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曾引以为傲的“廉价”优势,逐渐不复存在,高昂的生产要素成本使中国制造不堪重负,以前接受生产订单是自豪和欢喜,而如今许多工厂面对订单却是犹豫和担忧,利润越来越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空前矛盾。“东南亚将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声音时有耳闻。
与此同时,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金融危机的阴影一直未散,特别是国内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更直接导致了曾作为中国经济起飞的加工制造业的边缘化,人人都在搞“金融”,家家都在做“地产”。内因外因波动影响,制造业人心浮动,前景不明,面临新的抉择。
转型升级流于空泛实践很难
众所周知,中国制造面临的种种发展瓶颈,其实早已存在。从“三来一补”到“OEM”,再到如今更热门的收购国际品牌,中国企业的老板们从劳力到劳心,做出了无数艰辛的努力和尝试,励精图治,为的是能找到一条更持久的发展之路。然而,几经挣扎,为什么制造业之路似乎是越来越窄呢?
在人们的印象里,中国制造过往的发展路上,留下最多、最深的“脚印”,就是简单产品的加工制作,我们成了世界最大的衬衫厂、鞋袜厂、玩具厂以及无数“锅碗瓢盆”最大生产厂,因此,许多中国制造被屈辱地打上廉价的标签,盖上粗劣的印章。我们曾经是那样地满足全世界的日常生活用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全世界的消费水平在提高,而我们的自主产品却是质量停留。
实际上,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们的企业就曾多次试图改变,我们的政府也在竭力推动——我们不能永远为别人打工,我们要设计创造自己的品牌,我们要更高的产品附加值。然而我们至今看到的现实依然是: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就在那里,不易也不难,可就是走不过去,升不上来,转型为何如此艰难?
中国制造的原创动力为何不足
中国制造正在急切地寻求突破,并且在一些高端领域有所斩获,华为就是榜样。但普遍来看,现实仍不可回避。
目前人们对中国制造的基本理解是“三多一少”:数量多,拼装多,“山寨”多,原创少。“三多”说得多了,“一少”是问题的关键。
为什么可用于工业化的制造类产品原创少呢?
大的客观环境的确制约企业的原创动力。不久前曾与南方来的几位老板闲聊,其中谈到人民币升值,他见解独到清醒:出口少了,来料加工少了,正好有时间眼睛向内搞创新,否则只会组装别人的东西,再过几年就全完了。
可另一位老板却笑他说,不容易的。然后举例子:他们企业投了不少钱搞了几个新东西,没等上马,市场上的模仿者就出现了,气得他去找当地主管领导,领导先是同情后又责怪说,都是中国人,什么专利不专利的,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嘛!所以,谁还愿意干吃力不讨好和亏本的生意呀。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都等着,相互看着,等着你研发出来,我“吃”现成的。
中国制造的原创少,原因还有很多,比如专利问题的市场转化率低,已是多年的老问题了,这其中有体制机制问题,社会文化问题,企业经营思想问题,但本质上还是人的问题。
人心浮躁了,都想挣快钱,都想少投入多产出,连教授都整天忙着“走穴”,还指望谁去踏实创新呢?
产业联盟应成为新的发展基点
发展是必由之路,艰难是自然过程。中国制造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路子很多,不是无路可走。因此,现在的重点是,如何选择未来之路?答案是“眼睛向内,走产业联盟之路。”其具体含义是:依托本地资源,将制造业与其他产业有机地进行整合,实现集约化经营,从而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理由如下:
一、从理论上看:转型升级的核心是“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路径是科技研发投入和集约化经营。
所谓“集约化经营”,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
简言之,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实现对经营诸要素重组,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的目的。
二、从现实和实践上看:
1.宏观环境影响。中国制造,特别是外向型企业发展受阻,因此,转向国内市场是重要发展通道。这也与国家一再鼓励实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相吻合。
2.中观环境要求。“中国制造”的许多发达城市和地区,都先行发展出许多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科技园区”和“产业集群”,这也是当地政府的发展思路。
当前形势下,需要政府协调,实现产业的集约化经营。这与当地政府力图真正做大做强本地经济的政策相吻合。
3.微观环境需要。经过多年的市场历练,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家们,都深刻都意识到,合作才是发展的王道,一味地强调“独”,只会越做越小。而与此同时,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独特化,才是生存之道。但越是专业化,越需要联盟与合作。
客观环境逼迫、要求,企业自身又有内在需求,联盟就在所可能。但这种联盟需要强而有力的中间协调,因此,地方政府责无旁贷。
作为一个良好的具有服务精神的政府,南方许多城市都有模范在先。
在把本地产业科技型企业与传统制造业打通联合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做的是制订公平、完善和相对长远的创新制度和联盟机制,而在这一点上,浮躁的、企图以“四两拨千斤”式的方法达成目标的做法最不可取,建立有机的产业联盟,需要耐心,更需要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