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良
“无论你处于多么卑微的状态,只要你有了梦想,就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初次见到俞敏洪,还是在2005年的春天,中关村万物复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一年,他获得了“最值得尊敬的教育人物”殊荣,在颁奖典礼上,他说:“也许我们会有勇气,也许我们还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有所作为,把新东方在未来真正建成一所好的私立大学。在我们新东方一直有一首歌,是从来不敢忘记的,叫做‘永远相信未来,永远相信梦想。面对中关村、中国的现实,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对于俞敏洪的获奖,当时的颁奖词是这么写的:“中国有一所没有围墙的最大的大学,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中国海外留学生都应该叫他‘校长。这个人为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交流搭起了一座宽阔的桥梁。”
他站在台上,手握奖杯,态度谦卑而真诚。那是我对俞敏洪的第一印象。
许多年过去了。在这些年中,我在不同场合见到过他:他不光是中关村的一位知名企业家,还是一位侃侃而谈的演说家,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一所民办大学的理事长,还成为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的原型人物——这些年,他一直像不停旋转的陀螺,行色匆匆。
再一次有机会安静坐下来聊天,已经是许多年以后。7月8日,俞敏洪从另一个会议中脱身,来到位于新东方大厦9楼顶层的一间会客厅,接受我们的采访。
很多东西改变了,容貌或是职位,但是有一些东西多年未变,那就是一种令人艳羡的气质,由内而发。中关村创新文化发展促进会夏颖奇会长如此评价:“俞敏洪是中关村一宝。这个法宝,就像孙悟空拿出金箍棒,哪吒太子拿出风火轮和乾坤圈。没有宝,这个地方就不响亮,你就拿不出去手,有这样的人物是中关村的幸运,也是出国学子的幸运。”
他依旧谦卑微笑,说自己喜欢别人喊他“俞老师”,或是“老俞”。他说:“我不是电影中的成东青,而是新东方的俞敏洪。”在他最近出版的一本书《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中,开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无论你处于多么卑微的状态,只要你有了梦想,就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而这个也是已经度过51岁生日的俞敏洪最初的梦想和动力源。走近他,如同翻开一本充满养分与真诚的书籍,值得细细品读。
电影与现实
2013年5月,《中国合伙人》横空出世。这部投入仅仅4000万的电影,最终收获5.2亿元的票房,成为当年小成本电影的“逆袭王者”。《中国合伙人》不仅赢得了票房,市场反响更是好评如潮,观影完毕,多地出现观众集体起立鼓掌的盛况。
电影讲述的是三位主人公成东青、孟晓俊、王阳为改变自身命运,合伙创办了英语培训学校“新梦想”,历经一系列风波之后,最终引领“新梦想”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这部电影的原型就是“新东方”的三驾马车: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新东方”成功背后的故事也因为这部电影而被大众津津乐道。
“我不是成东青,我是俞敏洪。成东青所展示的个性和现实中的我大大不同,我没有他那么窝囊,也不是一个‘把演讲当作自己性生活的人。”
“我的故事是这样的。在两次高考失利后,我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患病休学一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北京大学英语老师。1991年9月,我从北京大学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1993年11月16日,担任校长。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2001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6年9月7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这些经历我与成东青是相似的,但是这期间我所经历的屈辱、孤独、失败以及创业的艰辛等等各种残酷的现实与复杂的心境是电影艺术人物无法全然表现出来的。”
这些话是俞敏洪在《中国合伙人》之后所坦诚的内心世界。
创办“新东方”源自一次偶然,是一次“卑微的起因”:“当时并没有想把新东方英语培训做成一家上市公司,更谈不上做教育帝国。起因特别简单,当时生活拮据,希望通过英语培训能赚到一些钱,攒够去美国读书的学费。”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出国潮高涨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时间,俞敏洪发现周围的朋友们都失踪了,最后接到他们从海外发来的明信片,才知道他们已经登上了北美大陆。
“看到他们都出国了,我依然没有生出太多的羡慕。但不幸的是,我这时候已经结了婚,我不和别人攀比,我老婆会把我和别人比。突然有一天我听到一声大吼:如果你不走出国门,就永远别进家门!老婆的一声吼远远超过一切的力量,从1988年开始我就被迫为了出国而努力学习。终于考过了TOEFL,又战胜了GRE,尽管分数不算很高,但毕竟可以联系美国的大学了。但美国的那些教授们一个个鹰眼犀利,一下就看出来我是个滥竽充数的草包,连在太平洋一个小小岛屿上的夏威夷大学都对我不屑一顾。”
没有愿意给他提供奖学金或者助学金的学校,俞敏洪只能自己准备这一大笔学费了。“去美国至少需要人民币十几万,在那个时候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了。我为了积攒求学费用,约了几个同学一块儿出去代课。代课方式很有效,一节课30元,十节课就是300元,我的个人收入很快就增长了起来。”
等攒够了去美国读书的钱,俞敏洪却临阵退缩了,因为他发现这事他已经放不下了:“当然比较庸俗的理由就是可以赚更多的钱,但不庸俗的理由就是我内心里面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尽管我没有出国读过书,但是新东方培训过的学生却一批又一批被美国名牌大学录取,拿到全额奖学金,这就帮了很多人的忙。当时有很多家境贫寒的学生,他们希望通过培训能拿到全额奖学金,而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就这样,俞敏洪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电影很精彩,现实更残酷。不管我和电影中的成东青有多少异同,我们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特质:自强不息、积极上进、拥有梦想,不管生活多么艰难都一如既往充满希望。”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因为这次“错过”,才成就了现在的新东方。
“我的生活很简单,18岁以前在农村生活,18岁到30岁在北大生活,30岁以后就是新东方的生活,一直到今天。我是挺单调的一个人,人生没有太多的浪漫,没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我没有太多真正的、偶然的运气,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每一步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够达到今天的状态,所以我一直比较相信努力。电影中成东青曾经说过一句话:梦想是让你一直坚持、觉得特别幸福的事儿。我觉得梦想是将来回忆时让你热泪盈眶的事儿。”
中关村情怀
“我是与中关村一同成长起来的。中关村的第一个农贸市场建起,第一个小商贩在中关村开张,我都是见证者。1980年到北京大学读书,没事就会到北大周围去转。我发现经过30年的发展,中关村从一个简单的、小规模的公司集散地,到变成倒卖电子产品的聚集地,直到现在成为中国硅谷。中关村从一开始就有着创新元素,柳传志做联想,万润南做四通,他们都是原来中关村有着稳定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敢于在80年下海,已经奠定了中关村的创新基础。所以不管千变万化,我觉着来到中关村来的人们,都有着创业家、创新家以及企业家的精神,中关村变得越来越大气了。”
在俞敏洪看来,新东方也是中国改革开发的见证者。“社会大势的发展带动了新东方的成长,尤其是邓小平南巡以后,中国继续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开放,进一步鼓励学生出国留学,留学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培训,新东方就顺应了这个社会潮流。中国的改革开放,既促进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世界的融合,也使得国内大量企业,包括新东方这样的培训机构蓬勃发展。越开放,中国人就会越懂得世界。”
“留学对中国人的作用,首先是把世界带回中国。孙中山、邓小平这些伟人有着不凡的成就,这与他们早年在国外留学不无关系。中国很多的科技发展文化和思想,中国的现代化的建设,甚至是中国整个的社会主义革命,其实都是来自于跟世界融合。马列主义本来不是中国的,但是在中国的实践做的最好。所以,我觉着中国和世界的融入是很正确的。新东方在创办伊始就有这么一个口号:出国留学的桥梁,归国创业的彩虹。”
随着新东方的上市,其业务范围也进一步扩张,但是唯有一条底线是俞敏洪不愿触及的,那就是移民业务。“新东方把学生送出去,一定是让他们回来,为中国效力,在中国生根开花。新东方不做任何把人送出去不回来的业务,比如做移民业务。出国留学的意义在于回来,如果不回来,出国留学会变得如空中的雾气消失掉了,没有任何的意义。”
顺应大势而发展壮大的新东方,从中关村二小两间破旧的平房,发展到今天坐落在中关村西区的新东方大厦还未曾停止脚步,从上市时的3000名员工,到如今的35000人,市值50亿美金,更重要的是从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走出了2000多万名学生。新东方经历了很多的风雨,也在风雨中不断地成长。
“中国政府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释放民间力量。因为中华民族是特别活跃的民族,并且没有思想包袱。尽管我们遵循孔孟之道二千五百年,但一论到做生意就特别厉害,所以就有了晋商、徽商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做对的一件事就是把经济尽可能的让老百姓去搞,现在就是GDP的百分之六七十、就业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是民营经济带来的。我觉得国有企业还要进一步放松,还要让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但是远远不止这些东西,包括教育、文化,都要放手让民间去做,这将带来意想不到的繁荣,这也是中关村的变迁的根源所在。”
作为新东方的领导者,俞敏洪也深感责任在肩:“企业领导人是没有退路的,员工今天提出辞职,明天就可以离开企业,但是企业的第一负责人是永远不可能的,离开就是死路一条。讲到接班人制度,我发现企业家有两个原因会干到老,第一个是企业家充满激情,不干活就有死的感觉,任正非,柳传志六七十岁了,还要拼命干,这是他们内心召唤所决定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个企业要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太难了。”
不过对于成功和失败,俞敏洪很看得开。“企业家没有必要对自己那么苛求,做的企业一定要万世繁荣。已经辉煌过,确实为人类做了贡献,就已经很好了。理由非常简单,你这个企业倒闭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没有影响的。比如新东方成了一个教育集团,每年培训200多万学生,还成了美国证券交易所最好的上市公司,哈佛大学还把新东方的事例做成了MBA教学案例,所有这些表面上看都是成功的。但这一切的背后,我面对的压力和社会对我提出的要求是非同一般的。现在大部分人都在用赞扬的口吻说新东方,但是如果有一天新东方倒闭了呢,突然没有了呢?哈佛大学的案例肯定还在,只不过变成了‘新东方是怎么做倒闭的,继续供大家研究。”
新东方合伙人
提到俞敏洪,就绕不开共同创业的合伙人徐小平和王强,以及包凡一。《中国合伙人》最初的剧本是徐小平写的,“最终剧本只用了我剧本的18个字,中国合伙人、新梦想学校、还有3个主角名字,这使我很‘愤怒。”徐小平如此表述自己的情绪。
“虽然我没什么本领,但是我交到的朋友都是水平比我高的人,从这些朋友身上,我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新东方的另三位创始人中,王强是我当时班上的班长和团支书,徐小平是我当时西方音乐史的老师,包凡一睡在我的上铺。首先,这三位人品很好,这是前提。其次,他们三位在某一领域都比我强。比如王强在很多方面天分都很高,模仿能力强,说中英文的水平极高,在北大广播站当了四年站长,这些我都学不来,但我学到了他的读书劲头。包凡一跟我一个宿舍,我从他身上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完全是塑造我人格的东西。包凡一是极具自我批判精神的人。其实,身边有值得交往的朋友可以开阔你的心胸,让你更有见识,思想更有深度。”
1995年年底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俞敏洪希望找合作者,就跑到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那些同学。为了诱惑他们回来还带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
后来他们回来了,但是给了俞敏洪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
“当初,我请徐小平、王强回来与我共同创业,每人分一个领域,自己赚钱自己花,所以也就没有了利益上的冲突,人情与利益兼顾。在新东方上市之前的那些年,我始终在利益和人情中间玩中庸、找平衡,搞得筋疲力尽、狼狈不堪。我希望用严厉的美国上市公司管理规则来规范内部,以制度说话,避免前面出现的人情和利益纠葛,从而实现自身的救赎,让企业顺利发展。”
上市之后的俞敏洪,曾经在很多场合表示“后悔上市”:“上市是件好事,不管对哪个公司来说都是如此,因为上市一是你就跟世界的金融体系打通了,会按照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也为公司开辟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机会,但是我对新东方的上市是很犹豫的,因为教育上市不符合教育的规律,尤其是新东方的学生都是面授,一个老师带一批学生学习,上市公司要求的是增长,与增长匹配的就是学生的数量增加,然后教师的队伍也要随之增长。做一个优秀教育机构的衡量标准不是讲学生增长多少、收入增长多少,而是教学质量是否保持最高状态?上市是对新东方发展带来危害的。后来上市后也验证了这个担忧,这种压力到现在也没有消除掉。如果让我重新选择的话,如果做一个纯粹的教育机构,我依然会选择不上市。”
新东方上市之后,王强、徐小平等一干创业元老的淡出,有人笑言,《中国合伙人》的续集将是《中国散伙人》。
俞敏洪笑言,退出有原因,现在他们依然是“合伙人”:“新东方的合伙人都不是池中物,他们都有雄才大略。新东方上市后,因为规定独立董事的数量必须超过内部董事,根据当时的架构董事会的人数将会超过十二三个人,这对决策来说就很有难度。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新东方上市后独立董事变成五个人,徐小平、王强离开了新东方的管理层。”
“小平成立的真格基金,为归国留学生提供创业基金支持,我们都是基金的持有者。我们也还是新东方的合伙人,因为我们都是新东方的股东,继续在为新东方的发展做出各自的努力。”
回想2005年的春天,俞敏洪希望能真正建成一所好的私立大学,2013年新东方接手民办大学耿丹学院,他本人担任理事长,朝着自己的另一个目标又迈出一步。前途未卜,但也充满期待。他说:“骆驼在沙漠中生存下来,靠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学业如此,事业如此,人生也如此。”
尽管他一再说自己不是“传奇人物”,但是在人们眼中,俞敏洪已经成为千千万万为了梦想而奋斗的创业者们的标杆,从他的故事当中,不断获得向上的动力,朝着梦想的方向,一直前行。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俞敏洪著《在绝望中寻找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