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泰媛 刘伟军 龙正友 范义平
(黔东南州中医医院中医骨伤科,贵州 凯里 556000)
老年人群多有骨质疏松的情况,跌倒时下肢一旦急剧过度扭转,或外力过度冲击大粗隆就很容易导致骨折。由于股骨粗隆处血液循环丰富,因此骨折后很少出现骨不愈合的情况。既往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但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引起很多并发症,且易引起骨折处畸形愈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手术治疗能够更好地恢复关节功能,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且能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因此,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本文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2008年2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经X线片和CT检查,诊断明确。致伤原因:摔伤57例,车祸伤19例,高空坠落伤7例,其他3例。合并内科疾病:高血压26例,冠心病31例,糖尿病14例,脑血管疾病13例,肺部疾病10例。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意愿分为DHS组和LCP组。DHS组53例,男24例,女29例,年龄61~79〔平均(68.3±8.5)〕岁,根据Evans分型,Ⅰ型4例、Ⅱ型16例、Ⅲ型22例、Ⅳ型9例、Ⅴ型2例;LCP组33例,男性14例,女性19例,年龄60~78〔平均(68.8±8.1)〕岁,根据Evans分型,Ⅰ型2例、Ⅱ型10例、Ⅲ型14例、Ⅳ型5例、Ⅴ型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Evans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取仰卧位,均采用全身麻醉或持续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牵引复位。DHS组:患者取平卧位,增加患者臀部高度,先用手法牵引复位,尽量使骨折部位对位,常规消毒,铺巾,从股骨外侧选择切口,切口长度务必与内固定钢板保持一致,暴露骨节处、粗隆部及股骨外侧。在X线机透视下,由股骨头颈方向将导针打入直至合适的位置。将DHS滑动加压螺钉拧入,然后连接DHS钢板,螺钉务必与股骨干固定。固定完毕后,进行止血,放置引流条,消毒缝合切口。LCP组:从股骨近端外侧行纵形切口,逐层暴露,直视下复位骨折端,清理骨折断端,复位对合骨块,将长度合适的LCP置于股骨外侧。先在体外装好螺钉导向套筒,用套筒把持钢板,使钢板近侧紧贴大粗隆外侧,钢板前端务必与股骨前端平行。在引导下将克氏针钻入钢板中的锁定孔中,透视观察,确定长度后钻孔、攻丝,然后将克氏针拔出,置入两枚平行钉,固定股骨螺钉。在透视下调整确定骨折位置,复位满意后冲洗、引流,缝合切口。两组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第2天根据情况进行被动训练,术后4 w后逐步下床活动。
1.3观察指标 (1)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2)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持续随访,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将优、良、中计为优良率。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应用组间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1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DHS组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髋内翻2例,内固定松动2例,骨折不愈合1例,伤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3%;LCP组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髋内翻1例,内固定松动1例,伤口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对比±s)
2.2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术后随访,DHS组优31例(58.5%),良13例(24.5%),中6例(11.3%),差3例(5.7%),优良率94.3%;LCP组伏16例(48.5%),良12例(36.4%),中4例(12.1%),差1例(3.0%),优良率97.0%。DHS组和LCP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群,占髋部骨折的10%~30%〔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老年患者其近端骨折块由于附着在大粗隆的臀中肌和臀小肌而外展,小粗隆由于髂腰肌而外旋,远端骨折块则由于内收肌群而内收,在这些肌肉的作用下,骨断端容易出现移位和成角,加之瞬间外力撞击,骨折多为粉碎样改变,这就给复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3〕。有学者推荐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容易引起髋内翻畸形,造成跛行,加之长期卧床,褥疮、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很高,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4〕。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手术仍然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手术方式主要有DHS、PFNA、DCS、锁定板内固定等。DHS由于具有操作简单、固定优良的优点,一度是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在股骨颈内仅有单个螺钉固定,其抗旋转能力差,在骨折断端长期加压的作用下容易出现退钉〔5,6〕。因此,DHS内固定术仅仅适用于Evans分型中的ⅠA、ⅠB及ⅡA型骨折,而在治疗不稳定型骨折方面临床疗效难以令人满意〔7〕。本研究中,DHS组出现髋内翻和内固定松动的4例患者均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这也证实了以上观点。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新型的螺钉内固定系统,它以螺纹锁定钉板,依稳定的钉板间成角系统固定骨折部位,对复杂性骨折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均有较好的内部支撑效果〔8〕。因此,LCP内固定术适用于Evans分型中的ⅡB型、Ⅲ型、Ⅳ型及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9〕。另外,钢板表面设计了多孔,这样就能提供多个固定点,提高了稳定性和抗旋转能力,能够很好起到固定作用,大大降低了髋内翻畸形、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10〕。本研究中,LCP组术后出现了1例髋内翻和1例内固定松动,考虑其原因,可能与适应证选择不当及术中多次调整螺钉有密切关系。为了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我们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术中需要良好的复位,复位满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2)螺钉尽量一次性拧入,避免多次调整引起的钉道松动;(3)由于老年患者多有骨质疏松情况,因此围手术期应该给予必要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4)术后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合适的功能训练指导。
综上所述,DHS内固定术与LCP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相当,应根据骨折类型、医生经验、医院条件等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4 参考文献
1郑 江,李开南,赵 平,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TST髓内针内固定与LCP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3;42(15):1797-9.
2吴炳华,邹 帆,张 斌,等.改良前外侧肌间隙入路联合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3;34(8):1186-9.
3张雄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髋动力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0):1710-1.
4李 意,李新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3;42(10):1172-5.
5刘 云,陈爱琴,梁明娟,等.LPFP、DHS与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4):4110-2.
6谢国平,鲁 海,魏凌峰,等.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73-4.
7袁明武,张 明,朱成明,等.内锁骨近端髓内钉粗隆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274-5.
8王世斌,张亚峰.PFNA-Ⅱ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江苏医药,2012;38(23):2883-4.
9王裕民,李 欣,郭学峰,等.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8):1638-42.
10沈光银.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6):6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