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房地产市场又成媒体报道的一个热点,商品房销售“量价齐跌”、消费者持币观望等消息受到公众关注。在市场低迷,降价案例频现的背景下,部分中小城市地方政府开始酝酿“松绑”楼市调控。
安徽铜陵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首次购房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由30%降低为20%,同时还在契税补贴等方面配套制定了一系列利好政策。4月南宁市房管局发文称,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崇左市户籍居民家庭可参照南宁市户籍居民家庭政策在南宁市购房。无锡政府也于此前发布文件称,自5月1日起,在无锡市购商品房(含二手房)达60平方米以上,且在本市有稳定工作的人员,准予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来无锡落户。
今年以来,市场弥漫着一股悲观情绪,楼市成交量始终低迷。一些二三线城市虽被爆出供应过剩,但并未引发市场关注。就在外界将市场低迷归咎于节假日和季节因素时,从3月下旬开始,杭州等地的楼盘出现降价现象,随后向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蔓延。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跌25.2%,房屋交易量也同样跌至谷底。地方政府终于难以坐视不管,开始“出手”干预。
地方政府为何屡屡“出手救市”,个中原因恐怕不言自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地方政府在财政上对土地的极大依赖,只有依靠卖地收入,才能满足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公共服务产生的开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卖地收入上升到4.1万亿元,而地方相关债务规模上升到17万亿元。3年间,全国卖地收入增长42%,地方债务规模上升58%。一位大型房地产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些地区的房价其实还没有跌,但政府已经开始进行调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楼市的调整而言,市场化也许是一个合理且令人信服的方式,也就是让供需双方自动找到一个平衡点。纵观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当前出现的一些调整迹象恰恰印证了市场经济规律。在业内一些权威人士看来,国内商品房市场确实出现了分化趋势,部分二三线城市出现了商品房降价促销现象,但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房地产开发过度、存量房过多。
不论地方政府对楼市的干预是否有合情合理的理由,人们更希望“行政之手”对楼市更多一份耐心,给市场调节留下足够的空间,不要在市场刚出现一点变化就着急出手。须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楼市持续健康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