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瀚文
【摘 要】“网友曝”是全媒体时代的产物,它诞生于互联网,而后出现在各种主流媒体上,因此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面对“网友曝”,传统媒体应该摆正心态,使“网友曝”与“本报讯”发挥彼此优势,相互补充,形成融合传播、共存共荣的格局。
【关键词】网友曝 本报讯 全媒体
“网友曝”即网友曝光,是指网友通过博客、微博、网络社区和论坛等网络工具对某些新闻事件的曝光。但是,使用这一短语的往往不是网民本身,而是网络媒体和记者,他们以“网友曝”为新闻线索或来源来进行新闻报道。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这样的报道方式随之扩大到报纸等传统媒体,一时间以“网友曝”开篇的新闻报道迅速增多。“网友曝”已经成为了一种叙述方式和报道方式。
一、“网友曝”大行其道,引发公众热议
随着以“网友曝”打头的新闻陆续出现在互联网和国内主流媒体上,围绕这一现象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时间网上争议不断。这场论战开始于中国青年报编辑、评论员曹林的一篇《“网友曝”是一种很恶劣的新闻文风》,他指出“网友曝的叙述方式将网贴内容当新闻报道出来,这是一种非常浮躁、很恶劣的新闻文风;不靠谱的网友曝在纸媒上大行其道,将使舆论的公信力大打折扣。”①紧接着,很多学者针对这篇文章发表了异议,胡安东在《扼杀“网友曝”是一种“越界追捕”》中评价曹林的文章是“一篇发错了时间,发错了地点,发错了时代背景的评论”,认为由“网友曝”到纸媒跟进的过程是一种符合新闻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消息源外延和采访补充”的价值方法。②
这场关于“网友曝”的论战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思考和讨论,大家纷纷从政策、法律、公民意识、媒介融合等各个角度对“网友曝”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大部分人对其态度都是喜忧参半,认为“网友曝”既有其进步的一面,也确实存在诸如报道失真、网络谣言等令人担忧的问题。
二、“网友曝”是全媒体时代的产物
“网友曝”的产生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总的说来,“网友曝”是全媒体时代的必然产物。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首先表现在信息传播的速度迅速提升。由于全媒体方便快捷、交互性强的特点,传统媒体在新闻信息发布上的滞后局面被打破,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传播信息成为可能。比如微博的兴起,改变了以往信息传播的滞后局面,依托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单条表达不超过140字的规定,使信息的传播基本上和新闻事件的发展同步,其传播的相关议题也从私人领域慢慢转向社会公共领域,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大拓展了传播的权限。在传统媒体主导的时代,信息传播受到来自多方面的限制。主流媒体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往往成为了信息发布的唯一信源,而主流媒体又常常受到政治力量的牵制,其报道一般都会经过层层严格把关,因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在内容、渠道方面都十分单一,很难听到多方面、多角度,尤其是普通民众的声音。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如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等,受其版面时长的限制,很难给受众呈现一个完整的画面。全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破除了个人发布信息的障碍,使传播权限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大众媒介的话语霸权。
全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新闻报道过程传受分离的局面,传受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来源始于“公民记者”的分享;新闻信息来源日益向受众群体倾斜;很多新闻报道的推进过程成为了媒体与受众不断为一个新闻主题增添信息,推进新闻不断趋于事实的过程。傳受一体化与“公民记者”的兴起直接促成“网友曝”的产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专业记者与网民的互动给“网友曝”的成长壮大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网友曝”从网络报道走向报纸、杂志平面报道,也逐渐为广大媒体和受众所接受。
三、传统媒体: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
传统媒体对“网友曝”可谓是又爱又恨。不能否认的是,“网友曝”确实给传统媒体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一方面,“网友曝”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发布权的垄断局面;另一方面,网民素质良莠不齐,所发布的信息也是鱼龙混杂,这给新闻管控提出了难题。但是,“网友曝”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传统媒体与其抵制,不如加以利用。
首先,“网友曝”可以为传统媒体提供大量一手信源,拓展新闻来源。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记者只能借助政府渠道、关系网、少数受众爆料等途径获得新闻线索。这种途径受多方面的限制,如信源单一、受到政治力量控制、消息滞后等,而且如果记者资历达不到相应的程度,就更难获得相关线索。“网友曝”则为记者们提供了一个“草根化”的信息渠道。网民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布到网上,记者在这些信息中寻找出有新闻价值的东西,经过进一步的采访和核实,再通过传统媒体报道出来。事实上,这一过程过去也是存在的,其表现形式为“读者来信”等社会公众反映,社会公众积极反映问题,记者选取其中一部分进行深入报道,而“网友曝”是社会公众反映的另一种形式,只是反映的面扩大了,方式更加灵活。传统媒体只要有足够的甄别能力,发挥自己本身的优势,就能够使“网友曝”为己所用,而不用担心被互联网的信息洪流所淹没。
其次,“网友曝”能够制造公共议题,引发公众讨论。全媒体时代到来之前,信息与传播权都集中在权威和精英手中,公共议题的设置权也都为传统媒体所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出现使网民利用网络发布信息,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或者向广大网友征求意见和支持,网络成为了“观点自由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有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官方立场,有充满批判精神的建言献策,有随波逐流的水军看客,还有一些不怀好意的攻击挑拨。与经济上的市场一样,这个精神市场中的各种产品,即各种思想观点,也是在激烈地竞争着,最终,被广大受众所接受的思想观点会成为主流,其他各种“小众”的观点则为其他一些群体所推崇,另外还有某些观点则可能被大众所遗弃而慢慢消亡。经历了公共讨论和思想竞争所得出来的结论更具生命力和活力。允许不和谐的声音的存在,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力量的象征。
“网友曝”作为网民发布信息的形式和标志,为公共讨论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议题和相关信息,在思想的自由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位置已经被取代,在公共讨论中不再发挥作用了。相反,全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将继续扮演公众舆论的引领者和把关人,确保这个“观点自由市场”能够健康有序的运转。“网友曝”所提供的网络新闻虽然来源多样,时效性强,但是也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如新闻公信力低、身份隐匿、难以查核等,即使新闻信息为真,由于网民受到自身思想水平、认识能力、社会角色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其注意力会更多的聚焦于身边的微观新闻,因此,其提供的信息往往是随机的、片断的、表面的,需要专业化的媒体机构对其进行把关、过滤和加工。同时,“网友曝”也需要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才能广为传播,发挥出传播的最大效益。最近发生的很多公共事件,都遵循着“网友曝——网友参与——媒体曝——公众参与”这样一条主线,传统媒体将网友曝出的个体事件带到公众的视野中,通过公众讨论、媒体引导、公众与媒体的互动将公共事件的讨论推向了高潮,在“本报讯”回应“网友曝”的过程中,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也在随之提升。
第三,“网友曝”有利于揭发官员腐败,发挥公共监督。随着“网友曝”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官员在网上现出原形,“表哥”、“房姐”、“男主角”等相继被拉下马来。目前国内相关部门每年接到的反腐举报中,绝大部分来自民间,其中又以网络举报为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网友曝”在反腐倡廉的战斗中,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那么,传统媒体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南方日报》2012年12月刊发的《“顺德房叔”调查结果公布 未发现周锡开违纪违法》一文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副局长周锡开遭网友举报有上亿物业,被戏称为“顺德房叔”。顺德区纪委经过调查之后称,他们没有发现周锡开有经济问题,“总体来说,周锡开是一个敢干事、有原则的好干部”。“网友曝”一不小心曝出一个好干部,这一结果似乎让人大跌眼镜。其实,这一方面说明“网友曝”的事实是有偏差的,这种偏差一般都不是恶意所为,属于正常现象,也是在所难免;另一方面,这也启示我们,传统媒体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对这种偏差进行弥补,能深入发掘事实真相,使公众的民主监督发挥得更加有效,使反腐倡廉的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总之,面对“网友曝”,传统媒体要转变观念,既不能把其作为洪水猛兽拒之门外,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自身的优势,对“网友曝”的新闻信息严格查证,对具有新闻价值的议题进行拓展性报道,当好公众舆论的把关人和引领者。随着网民媒介素养的提高,以及媒体审核机制的完善,传统新闻报道与“网友曝”将能够发挥彼此的优势,相互补充,形成融合传播、共存共荣的格局。
四、“网友曝”:让时间去证明,用批评来升华
“网友曝”从出现到现在,一直是人们所争议的话题,饱受着批评和赞美。人们批评它,因为它在提供海量新闻信息的同时,也扩大了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的传播,给信息管控增加了风险。但是,迄今为止,“网友曝”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其不利的方面。“网友曝”本身能够经历多年的时间考验,并且为广大网民和媒体所用已经可以说明这一点了。更可喜的是,传统媒体的“本报讯”与“网友曝”的融合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彼此的优势,形成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狂欢。□
参考文献
①曹林,《“网友曝”是一种很恶劣的新闻文风》[J].《中国青年报》,2009-7-21
②胡安東,《扼杀“网友曝”是一种“越界追捕”》[J].《潇湘晨报》,2009-7-22
(作者: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