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婧怡
【摘 要】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报纸作为思想宣传工具,体现了国人思想方式的转变,它的主要内容是宣传社会变革,思想革新,从本源来讲它就是一张思想纸。本文从《渝报》入手,分析该报在近代的作用和影响,认为报纸是一份独一无二的城市日记,有利于城市身份的塑造。
【关键词】近代报纸 《渝报》 城市身份
本文从《渝报》入手,分析报纸在近代的作用和影响,提出报纸是一份独一无二的城市日记,有利于城市身份的塑造。
之所以选择《渝报》,是出于以下三点原因:首先是地理上的接近性,笔者生活在重庆,有获取资料的便捷性;其次是重庆的城市发展有着曲折的历史,从古时的蛮夷之地到区域经济中心再到辐射西南的直辖市;最后,借用方汉奇先生的话来说,中国新闻事业史中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部分都是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新闻史。由此可见,重庆的报业发展状况,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一、《渝报》研究综述
通过中国知网对《渝报》的检索,笔者发现相关研究较少,从1983年开始有学者着手研究,但是数量不多,至今为止仅13篇文章对《渝报》有所涉及。其中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以期刊文章为主,二十一世纪以后,硕士和博士论文中有不少关于《渝报》的论述。
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对《渝报》本身的介绍和分析。1983年,何承朴和周勇都曾撰文描述《渝报》,他们都介绍了该报的创办经过、历史地位和局限性,但前者以办报人宋育仁为变法呐喊为中心,后者则分析了《渝报》的办报思想并与其他人物的思想作比较。后来,万华英在《辛亥革命前的重庆进步报刊》一文中,分别介绍了《渝报》、《广益丛报》和《重庆日报》,他首先就从创办者、办报宗旨、主要内容、阅读对象等对《渝报》做了最为详尽的介绍。
其次,从文学的角度把《渝报》作为分析样本。硕士论文《重庆抗战文学中传播外国文化的主要报刊》和《重庆近代报刊的出现与现代文学的发生——以〈渝报〉、〈广益丛报〉考察为例》站在文学分析的角度,分别从对外国文化的传播和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两方面分析了《渝报》的内容和作用。前者认为重庆自有现代意义的报纸以来,就一直服务于时代政治主题的宗旨下,并非常重视对外国文化的译介;后者认为,因为《渝报》的出现,具有现代意义的思想文化空间在重庆这片土地上深根发芽,并且为后来很多报刊的创办,在思想、文化、文学等方面奠定了基础,使得这些新生报刊有了再开拓的方向。
第三,将报纸的发展与城市、文化的变迁联系起来。硕士论文《清末重庆报业发展与已渝社会变迁》认为《渝报》作为重庆报业的开端,其产生是与当时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也是推动重庆社会向近代化加速发展的动力之一。博士论文《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从整体上叙述了重庆和成都两座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并着重描绘报业的发展过程,认为《渝报》的诞生是开埠的影响及维新运动强力推进的结果。
第四,对《渝报》的创办者宋育仁的论述。例如彭邦明的《宋育仁与民国〈重修四川通志稿〉》、罗毅等人撰写的《〈渝报〉与宋育仁的维新事业》和钟祥财的《宋育仁的经济思想》等,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渝报》创办人宋育仁的个人事迹,并或多或少地提到了《渝报》在其生涯中的作用。另外,在《四川期刊发展史略》、《黄英〈筹蜀篇〉及其维新思想》和《广益丛报和重庆日报简介》这三篇文章中,也对《渝报》有所提及,认为这是一份具有维新思想的刊物。
二、《渝报》的影响
1、创报之前的环境
《渝报》由近代学者宋育仁创办于重庆。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口。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发展史里,重庆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都落后于川西平原地区和嘉陵江中下游一带,其在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上也可谓“荒蛮之地”。因此,从隋唐开始到北宋时期,重庆地区都是犯人的流放之所。但是,由于地势的险要,重庆也是一个军事重地和区域统治中心。
正如《渝报》副主笔梅际郇在第一期《渝报》里说的那样“四川僻在西南,重庆虽属通商剧镇,而山峻流塞”。
2、创报之时的背景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重庆开始了城市近代化。该条约允许英国派官员管辖重庆地区涉及英国的商贸事宜,迈开了重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1890年,中英《烟台续增专条》正式将重庆作为对外通商的口岸。重庆的开埠揭开了重庆城市的近代史,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壮大。
在这种背景下,受到新思潮影响的,诸如宋育仁、邹容这样的先进知識分子,他们宣传新文化,鼓励开展民智,开拓了重庆的文化事业。后来,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成为了维新运动在四川开展的导火索,宋育仁等为响应全国的思想浪潮,创办了四川近代第一家报刊——《渝报》。
由于重庆处于偏远地区,消息闭塞,北京、上海的报纸邮寄到重庆就需要数月的时间,并且这些报纸很少刊登川渝地区的消息,于是就有了《渝报》的兴盛。
3、出报之期的内容
梅际邮在阐释《渝报》的刊载内容时是这样写的“重庆据长江之上游,通滇黔之孔道,见闻较确,采访非难。凡地方之肤膺,民气之嚣静,岁时之丰歉,市价之浮落,有关时务者,莫不博采舆情,快登报录,稗乡塾里肆咸知”。
研究相关资料可以发现《渝报》的主要内容有:上谕恭录及奏折;学者论文;国外新闻、国内新闻、本省新闻和市内物价表。值得研究的是,上谕恭录及奏折共37篇,其中和教育有关的14篇,例如开办学堂,涉及开矿办厂的12篇,充分反映了近代以来开办学堂的风气,以及洋务运动后工矿企业的日益兴盛;论文部分内容涉及外交、军事、商业、实业、报刊、中外教育等,可以看出《渝报》对当时西方教育、商务、报刊传媒的关注;新闻部分刊载的内容有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它倡导“放足运动”,这表明该报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内容突破了《京报》等旧报纸只登载皇帝谕令、朝政纲要的模式,形式日趋多样化,受众人群也由国家政府官员扩展到一般的市井百姓,与旧报纸相比拥有更广泛的关注度和群众基础。
4、成报之后的创新
从文体上看,《渝报》的文章、新闻脱离了之前报刊的“公报体”。文章形式日渐多样化,就新闻来看,既有言简意赅的简讯,也有论述兼备的长篇报道。例如它就曾用长达两千多字的文章,报道德军侵占我国的“胶州湾事件”,把作者爱僧分明的感情融于报道的字里行间中,令读者感愤不已。
从形式上看,《渝报》在第7期刊登的《四川商情答问》一文,开创了四川近代报刊问答式乃至“答记者问”的形式之先河。该文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主题是当时四川商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结构层层剖析,阐述明了,生动活泼。另外,为了使报道中的事情因果关系明确,让读者了解事件的前后发展,这样连续报道的形式,由《渝报》率先使用。后来报道“胶州湾事件”等也采用这个形式。
从板式编排上看,按照地区将新闻分类编入各栏,到了第三期,每则新闻都有明确的标题,经过演化发展,《渝报》的新闻标题都以四个字为主,其目的在于提示内容。借用图标来解释也是《渝报》的创新,宋育仁在第十五期发表的文章《车里界议》,后面就有滇缅边界车里地段的地图,目的是为了揭露英国进行的阴谋活动,方便读者理解地理方位。这对“四川近代报刊尔后注意图文并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报纸的语言符号,构建了读者对城市表象的认识,让重庆的城市形象日渐丰满。这些报纸上的早期城市意识虽然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但是意义深远,这些意识通过报纸的传播,影响着城市读者的意识,城市市民对自己城市的形象认知就以此为基础不断发展不断循环,颇多因素在不断复制、不断茁壮成长。比如重庆的独立意识就在一百年间成为城市发展背后的一条重要文化心理线索。□
参考文献
①陈忠,《近代报刊漫谈》[J].《武汉文史资料》,2003(2)
②李庆林,《我国近代报纸的源起及其特点》[J].《新闻史话》,2005(5)
③张筠、刘泳洁,《从中国近代报刊看中国旧民主革命的进程》[N].《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④黄艳林,《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报刊的人文精神》[J].《出版科学》2005(6)
⑤何承朴,《四川第一家近代报刊——渝报》[J].《新闻研究资料》,1983(2)
⑥孔正毅、包鵬程,《近现代报刊多元价值初探》[J].《出版发行研究》,2004(3)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硕士)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