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秋圆+丽阳
蔡端先生
人如其名,一个“端”字,不仅是他正直为人、宽厚处世的真实写照,更是他拳拳爱国之心的最好表达。他深深眷恋养育他的祖国,在他心中,祖国是“大家”,香港是“小家”,为祖国、为香港服务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的身影常常活跃于香港大小社团,以自身的力量尽着一份爱国子民的责任与担当;历经艰辛岁月的考验,他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却依旧不改诚善经营、助人为乐的初心,于细微处彰显着一位仁儒长者的爱国浓情!
【蔡端先生,家田物业代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荃美美容中心经理,同时担任世界华人运动大会香港总会主席、香港地产代理联会名誉主席、香港城市重建协会副主席会长、香港地产商协会委员、香港首届华人运动会组委会副主席、香港奥运08年爱国同心会会长、北京儒林门第刊物副理事长等职。】
火热“中国红” 赤诚“中国心”
2007年4月21日,首届全港运动会假小西湾运动场举行盛大开幕典礼。伴随着国歌的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香港运动会会旗冉冉升起,在香港的空中显得尤为耀眼,火热的“中国红”表达了无数香港子民赤诚的“中国心”。首届全港运动会的召开,标志着香港体育运动的发展向前迈进一大步,也为提升香港体育文化、团结港民缔造了良好的契机。目睹香港这一伟大时刻,作为一名爱国爱港人士,蔡端先生的心中生发强烈的自豪感。也许那一刻,再也没有什么比这片红更能寄托他对祖国那浓烈的情愫。
当今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人,华人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蔡端先生原籍江西南昌,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只身来到香港打拚,几十年后的今天,历经岁月洗礼的他,变得更加沉稳敦厚,更可贵的是,最初那颗对祖国的热忱之心依然保留,从未改变。
“我们作为一个平民的时候,不是要追求什么东西,而是要尽到一个国民的责任,支持一个有制度、有人民的国家。”蔡端先生一直向社会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念。自回归祖国后,香港日渐繁荣稳定,他在赞叹这一可喜变化的同时,也敏感地发现了香港社会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教育,二是媒体。
蔡端先生有言,新中国成立后,整个国家都很穷,我们的领袖毛主席仍旧穿着缝缝补补的衣服,带领群众建设更好的生活。现如今,大部分年轻人接受的是开放式的教育,他们身上少了几分中华民族传统的朴素品质,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国家的未来都是很不利的,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教育。蔡端先生认为,教育应从德行开始,教导年轻一代保持毛主席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优秀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媒体的力量对年轻人的成长影响颇深。针对香港媒体市场参差不齐的现象,蔡端先生呼吁所有的媒体都应以传递积极向上的内容为己任,始终宣扬正能量,为香港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正面的影响。
国富则民强,强大的综合国力,是民族自信的根基,也是香港持续发展最强有力的后盾。蔡端先生常说,香港回归祖国后,每遇到困难都得到祖国的大力支持,一次又一次渡过难关。有强大的祖国,香港无惧风雨,同为中华同胞,大家更应同心同德,怀抱感恩之心,为香港、为祖国共同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知足感恩 投身社团
2014年8月17日,香港社会各界逾19万人参加了由“保普选、反占中”大联盟发起的“和平普选大游行”。对于反占中事件,蔡端先生有着自己的立场。他说:“香港没有工业和农业基础,发展源自于商业,而中环是香港的政治和商业中心,一旦出了问题对整个香港社会将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满腔浓浓的爱国情,洋溢在言语之中。他还告诫年轻一代,遇到有关维权的事件,要科学理性地分析,不能随波逐流、自乱阵脚,对于影响社会秩序及市民福祉的违法行为,一定要坚决杜绝,防止其蔓延。
除了关心香港发展的大方向,蔡端先生还全身心投入社团服务中,用行动践行着一颗坚定的爱国心。他身兼香港地产代理联会名誉主席、北京儒林门第刊物副理事长、世界华人运动大会香港总会主席等多项职务,为地产发展、团结华人、推动香港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外,他曾被推选为2008年香港奥运爱国同心会会长,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支持奥运、推广奥运的工作中。2009年,作为庆祝国庆60周年大会会长,他联合多个社团组织,辛勤筹备,积极沟通,将一场盛况空前的庆祝大会成功呈现在市民眼前,令观者无不叹赏......
如今的蔡端先生,一方面需为社团组织奔波忙碌,一方面则将更多的精力付诸于社群工作中。他常常组织街坊邻里一起开展献爱心活动,让街坊在相互支持与沟通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生活中的蔡端先生亦心怀感恩,知足善良,他将助人视为最大的快乐,每当遇到乡亲或朋友有困难时,总是积极出手相助,仁义之心令人赞叹!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蔡端先生从不图名,从不求利,淡淡付出,无争,不计较,正是这样一份无我的精神,让他深得人心,也与许多友人建立起淡如水的情谊。
他从艰苦的岁月走来
社会中的蔡端先生,是社区的奉献者,关怀街坊,团结社群,为社会的和谐稳定鞠躬尽瘁,事业上的他则是置业家庭的服务者,为帮助客户寻觅到温暖的家园而勤力付出、兢兢业业。
1971年,蔡端先生只身来到香港,进入一间工厂做普工,日子过得几多艰辛。为了多挣点钱,他没日没夜地加班,工作时间从早上九点到凌晨一点,他吃住在工厂,只为省下微薄的工资寄回家中。
两年后,为生活所迫的蔡端先生不得不结束第一份工作,辗转来到一家国际酒楼,做起了服务,通过努力,升为副部长一职。按理,生活这时候应该好转,可蔡端先生膝下儿女成群,负担越来越重,只好逼迫自己奋力一搏。于是,他身兼两职,白天做装修,晚上到酒楼上班,他没日没夜地忙碌着,只为攒下一笔创业资金,有朝一日能够开创不一样的人生。年纪尚轻的蔡端先生可谓尝遍了生活的苦辣酸甜,但如果没有这段艰苦的岁月,他也成就不了今天的自己,因为正是那种被逼到绝境的窘迫,让他更懂得珍惜和感恩,也让他更知道努力的重要。
房地产行业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之一,由于早早意识到了这一点,蔡端先生便于1975年做起了属于他的第一单生意。当年,他的一个朋友因为资金紧张无法供楼,着急要把房子出售,蔡端先生得知后,帮其通过登报的方式找到一个买家,这次成功的交易给了蔡端先生灵感,他日后便陆陆续续帮别人做买卖。由于刚刚入行,不想落于人后的蔡端先生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去学习,一步步走上轨道。据他回忆,创业时期是非常艰辛的,那时候一天只能睡三个小时,常常一坐上公交车就睡着了,醒来才发现早已坐过了站,于是又往原路折回。
苍天不负苦心人。1990年,蔡端先生终于成功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即后来的家田物业代理有限公司,主营楼宇估价、代办银行按揭、收购不交吉楼宇、承办装修等项目。在他的精心打理下,公司的效益一天比一天好,其人也获得了“地产代理优质卓越服务大奖”等诸多奖项。
做任何事情,困难总是在所难免,就如经营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高低起伏。二十余载光阴,蔡端先生带领家田物业走过香港楼市发展的风风雨雨,以稳定经营屹立其间。他分享道,地产物业属于服务行业,经营需要多为他人考虑,利人方利己。经营中的他宁愿自己少赚一点,也要为客户提供多一些方便,有时遇到经济能力稍差的客户,即使只收取半份佣金,也十分乐意为他们服务。此外,一些长者在买房后会发生因孩子们不同意而又反悔的情况,此时他总是尽最大努力让长者少付或者免付违约金。蔡端先生的诚信经营为公司树立起一个不倒的口碑,在他身上,展现着一个儒者特有的仁厚襟怀。
“随着许多房地产调控政策陆续出台,政府对香港地产行业的限制和规管越来越多,于私,房产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司的生意,我自然不希望发生。于公,楼价迅速上涨是因为一部分富商掀起的炒楼热,而买楼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却是极其困难的事,要想平衡贫富之间的悬殊,调控是最好的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倒希望国家能够多加干涉。”——这番真挚的话语,出自蔡端先生的肺腑,他的可贵在于凡事能从大局着想,舍小利为大利,此等无私精神,将他的爱国之心渲染得更加温暖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