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荣
在“创建芳香校园·培养博雅儿童”的理念下,我校深入推进“花香、墨香、书香、韵香、律香、礼香、史香、人香”校园文化建设,办学成效显著,办学特色鲜明,品牌效应逐渐体现。
一、彰显史香,让师生在“悟”中传承文化
香山之香,在于“史香”。学校期望和追求这样的境界:以史为镜,以文化人。
挖掘香山文化育人资源。在校门口醒目位置建造“香山名人”大型浮雕,让学生感受波澜壮阔的香山历史。在校园敬立鲍俊铜像、一笔鹅石刻等,让学生感悟底蕴深厚的香山文化。邀请香山文化研究名人名家开设讲座,从历史发展、风土人情、名人故事等方面介绍香山文化,提高学生对香山文化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增强香山学子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开展香山文化综合实践。我校申报的“基于小学生高阶能力的‘香山历史名人主题活动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获得省级立项。围绕这一课题,举行“追寻珠海近代杰出历史文化名人的足迹”综合实践活动,三至六年级学生分别参观石溪摩崖石刻、古元美术馆、唐家共乐园和南屏甄贤学校旧址。通过文化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调查研究历史名人的平台,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香山文化,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资料收集与信息加工等实践能力。
凝练香山文化校园精神。作为一所以香山命名的学校,我们始终把传承香山文化作为立校之根和育人之本。我校LOGO标志融入《香山县志附图》里的海浪纹、珠海宝镜湾岩画的人物图、带有象形味道的篆书和晚清岭南书法大家鲍俊的字迹等香山文化元素,整个标志以传统篆刻的形式,和香山文化的内涵相结合,通过现代设计手法,把两者自然地融合起来,流畅的造型既体现了香山的地域文化特点,又表达了“香山书韵今犹在,珠海波澜古有声”的绵长意蕴,更诠释了“创建芳香校园,培养博雅儿童”的办学追求和宗旨。
二、体现人香,让师生在“博”中成就梦想
香山之香,在于“人香”。学校期望和追求这样的境界:闻香悟道,书山启智,脚踏实地,追求理想。
构建博雅教室文化,培养博雅儿童。以“博雅教室”为主题深入推进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统一设计“班级名片”,将班名、班徽、班歌、班诗、班训、班规等班级文化标识和形象集中展示,并将35个班的“班级名片”悬挂在校园灯柱,成为校园里一张张绚丽的名片。统一规划教室文化室内布置,每个教室分别设立生态区、阅读区、艺术区、书法区、倾情区、荣誉区、事务区,使教室成为生活场、教育场和实验场。积极推动“班本课程”建设,各班构建了阅读课程、雅行课程、活动课程和家长课程,以课程培育人、锻炼人和成就人,努力构建干净、安静、尊敬和竞争的“四jìng”班级行为文化。
打造四合教师团队,培养博雅教师。搭建互助平台,加强年级组、学科组建设,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打造合心、合力、合拍、合作的教师团队。搭建学习平台,定期开设“香山讲坛”,邀请教育专家、名师或社会知名人士等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重视外派教师培训学习,仅2013年度共投入25.7586万元,选派157人次到珠海市外听课学习。搭建研究平台,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目前全校已有区级以上课题11项,其中省级课题2项。搭建互动平台,实施青蓝工程,举行拜师会,师徒共同备课,共同研究,共同成长。搭建展示平台,每学年举办教师专业技能大赛、青年教师汇报课和骨干教师展示课。通过努力,一批师德高、素质好、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迅速成长。
推进家校互助合作,培养博雅家长。坚持实施开门办学策略,从根本上扭转了家校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的局面,赢得了家长的热烈反响和积极支持,无记名测评结果显示家长对学校工作满意率达97%。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完善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专题召开家长委员会座谈会,广听民意,广纳民智。家长膳食委员会切实履行职责,每天2名家长到校督查早餐情况。深入挖掘群体辐射效应,邀请家长担任课堂巡视员、安全检查员、考风监督员、多元评价测试员,每学期累计超过500人次家长参与学校志愿服务。积极开拓家长专业资源,邀请家长到校开设家长讲坛、担任“故事妈妈”、参与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定期举行家长培训,每一期家长课均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和试讲,保证家长课的质量;邀请专家为全校家长开设专题讲座,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三、扩大礼香,让师生在“雅”中和谐共生
香山之香,在于“礼香”。学校期望和追求这样的境界:明礼修身,儒雅行为。
深入开展雅行教育。以礼仪规范为基础,制订《香山童规》,将“日常行为规范”变为“礼仪教育指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自觉践行。以养成教育为主线,每天开展“一日常规十项评比”,将学生在校卫生、纪律、锻炼等项目纳入评比;举办“博雅学生训练营”,邀请教官为全校学生军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志愿服务为导向,培养一批优秀大队干部,培育学生、教师和家长三支志愿者队伍,将检查评比与文明导行、监督管理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以生命教育为根本,大力创建“平安校园”,定期举行应急演练,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文明举止的意识。
举办特色礼仪活动。礼仪是最好的规范,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分别举办入学礼、入队礼、少男(少女)礼、香山礼、少年礼、毕业礼,让学生铭记成长路上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学会感恩,担当责任,自信成长。
强化学生自主管理。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每年从全校选拔优秀学生担任少先干部,并通过自主报名、竞岗演说、跟岗实习、正式聘任等环节,培养一批品德好、能力强、会管理的学生干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能力。开展文明之星、学习之星、礼仪之星等评比,提升榜样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