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利民
2013年末,由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电影《私人订制》上映,影片讲述了私人订制愿望规划师杨重、情境设计师小白、梦境重建师小璐与心灵麻醉师马青四人组成的公司,以“替他人圆梦”为自身业务,专门为不同客户量身订制“圆梦方案”,无论客户的白日梦多“奇葩”、要求多严格,“圆梦四人组”统统来者不拒,甘愿满足客户的任何需求。一时间,许多怀揣着“奇葩梦”的客户纷纷找上门,“寻梦者”络绎不绝,“圆梦四人组”也绞尽脑汁为每一位客户私人订制圆梦方案,虽然过程中发生了许多令人捧腹的荒诞事,但每一位客户在最后都“梦想成真”。
影片诙谐幽默,在给观众带来欢乐和笑声的同时,对完形疗法的运用也是恰到好处,若从心理学的角度解析,其中的不少片段不失为完形疗法的完美运用范例,恰如其分之中有一种浑然天成之感。
比如说在“性本善”片段里,范伟饰演的汽车司机常年给领导开车,由于自己服务过的三个领导都因贪污受贿锒铛入狱,所以他产生了感慨:为什么他们那么爱钱?当个好官有这么难吗?如果我当了官,我一定当一个好头儿!
出于这个原因或者说是冲动,他来到“私人订制”公司,想圆自己一个当清官的梦想,“私人订制”四人组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各种场景(有金钱、有物质、有女色),模拟官场上的各种实际情况,让客户犹如身临其境,亲自感受作为官员在面对各种场景(诱惑)时的心态。几个回合下来,客户的梦想得以“实现”,并认识到:当官不容易,当清官更不容易。
在这个片段里,完形疗法在其中运用得很到位,也很自然,在不露痕迹中把客户过去的问题带到现在,让客户在自然状态中感悟和体会,从而达到了重新认识自己的目的。
完形疗法作为众多咨询方法中的一种,以具有创造力著称,因而很受咨询者的欢迎。其治疗目的就是协助来访者充分体验各种感觉,并作自我分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帮助来访者认清过去的“未竟事物”,进而消除成长的阻碍。在其理论基础中,有两个显著特征。
第一,强调“此时此刻”的改变和领悟。在完形疗法看来,不必过多追溯过去的问题,除了“此时此刻”,没有东西是存在的。因为过去已经发生,未来还没有来临,只有现在才是我们可以掌控的,正因为如此,“此时此刻”也是最重要的(这与东方的一些哲学理念颇为相似,如佛家劝诫众生当下是最重要的,要活在当下)。
所以完形治疗在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帮助当事人体验现在,治疗者常会问“是什么”和“如何”的问题,而很少问“为什么”的问题。如:“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刚才表现(摔东西、骂人、悲伤等)行为时,你体验到什么?”“此刻你察觉到什么?”等。完形疗法认为:“是什么”的问题可以让当事人与其当下的情绪情感保持联结,给醒悟和觉察创造条件。而“为什么”的问题只会引导当事人不停地、顽固地去思索过去,从而去编造合理化的解释导致“自我欺骗”,间接地阻碍了当事人体验现在的感觉。
第二,重视“未竟事物”。该疗法认为个体的问题是由过去的“未竟事物”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所导致,这些“未竟事物”诸如悔恨、愤怒、痛苦、焦虑、悲伤、内疚、被抛弃等未曾表达的情感,一直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与某些特殊的记忆或想象联结在一起,并在不知不觉中使人长期沉溺于自责、失意、愤怒和悲伤中,影响个体与自己和他人的接触,导致了问题的存在。所以完形疗法在治疗的过程中首先是找到过去的“未竟事物”,然后运用灵活的方式,把过去与问题有关的部分带到现在,并鼓励来访者对“此时此刻”的觉察和领悟,从而达到问题的解决。
例如:一个来访者从小没有享受到母爱,他经常抱怨他的母亲,因为不管他如何表现以寻求母亲的赞美,母亲总会让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笨拙。当其成年需要建立亲密关系时,尽管他运用了各种策略来让女人赞美他,但他还是觉得不满足。对于这个来访者,他的“未竟事物”便是对母爱的强烈渴望,而且这个“未竟事物”已经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在他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之前,他必须先去完成“未竟事物”的体验,把原不为人知的失望与愤怒的情感表达出来,消除这个阻碍,才能够打破这个强迫性的重复。
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完形疗法常用的颇具特色的方法即是“空椅子技术”,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角色扮演,操作简单,通过让来访者扮演他心中想扮演的角色,使来访者的内在心理活动外显,以便当事人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真正的感觉、情绪和需要。
回到刚才提到的片段,如果把“司机”范伟的当官体验看作是一次咨询,那么他本人就是来访者,“私人订制”四人组就是咨询师。他们对来访者采用的咨询技术就是角色扮演,他们配合来访者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来访者把过去的问题导入现在进行重演,让来访者体验先前没有体验过的情感。
对于“司机”范伟的咨询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找到“未竟事物”。他的“未竟事物”即是感慨自己服务的领导为什么那么爱钱,屡屡成为金钱的奴隶,不相信自己也会像他们那样。简而言之,就是对自己内在的某些欲望不认可。
2.配合“角色扮演”。在这一次咨询中,“司机”范伟要变成“领导”范伟,“私人订制”四人组要扮演其下属,同时要假戏真做,时间、地点、程序、步骤及习惯,包括称呼等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要符合领导的风范。
3.感悟“此时此刻”。在咨询的过程中,当“下属”小白为了办事送给“领导”范伟金钱时,范伟不但没有收,反把钱砸在了小白等几人的身上,还严厉地训斥他们。这一段相当精彩,因为就在“此时此刻”,“领导”范伟突然醒悟了,体会到了自己曾服务过的领导的心态,也体会到了身处在领导这个位置,面对诱惑的心情。
4.哭述“自我剖析”。体验结束后,“司机”范伟在自我检讨的哭述中表达和释放了自己的“未竟事物”,同时也对自己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最后当他怀着一颗释然的心态说了句:“看来这个官啊,还真不是好当的……原以为自己是个例外,没想到还是栽了个大跟头”时,无疑是给这次咨询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因为来访者已经从这次咨询中重新认识了自己,并坦然地接受了自己。
一次生动的“角色扮演”,一瞬间深刻的当下感悟,释放一直困扰自己的“未竟事物”,做一回真正的自己。这或许就是完形疗法的魅力所在。
“成全别人,恶心自己”,这是“私人订制”公司的口号,估计也成了本片留给观众的流行语。不过很巧合的是这个口号的前半句——“成全别人”恰恰符合完形疗法的理念,那就是:相信每一个个体都有自我实现和追求成长的倾向和动力,面对来访者,咨询师能做的只是为其提供一个“私人订制”,去“成全别人”,或许奇迹和改变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栏目编辑 / 王晶晶.终校 / 黄才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