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

2014-09-11 10:52吴正芝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4年9期
关键词:大公鸡毛巾名称

吴正芝

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是家长必做的一项功课,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事项。

培养幼儿对特殊文字的识别

培养幼儿对特殊文字的识别,一般指培养幼儿对身边发生的事用文字表达。比如,幼儿经常接触的并使其产生愉快情感的人或物的称呼,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家庭、托儿所、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的接触范围和接触对象大多是这些场所的人或物。他们的语言内容也离不开这些,像爸爸、妈妈、宝宝、阿姨、苹果等。家长或幼儿园的阿姨可以把这些幼儿十分关心并经常碰到的字、词制成随手可及的、色彩鲜明的图片,利用图片引起幼儿对这些文字的注意。方法很简单,只需指点幼儿看着这些图片上的字,然后大声地念出来,就如同你在和孩子说话,再让他重复这个字或词的读音,如此反复。开始时。孩子只是无意识地模仿你的声音,不大注意图片上的字。但当你一再重复发音,孩子就会发现你口中发的音和其眼中见的字有关系,他就会注意这些字。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以后,幼儿就会指着文字发音了。

用随身携带的文字激发幼儿

幼儿往往对自己携带的东西上的文字感兴趣,比如在孩子吃的食品袋上、穿的衣服上、用的玩具上写上这些物品的名称,就会增加幼儿对文字注意的机会。当孩子吃、穿、用这些物品时,让其注意上面的字并按字读物品的名称。尤其是文字代表某种东西为孩子专有,他们对文字的关心、注意会更强烈。比如在毛巾上写上“婷婷的毛巾”,在书包上写上“明明的书包”。对于婷婷、明明来说,文字的意义就不同凡响了。比如,小孩子玩东西时,常常因抢别人的玩具而发生争执。这时,婷婷就会说:“毛巾是婷婷的,上面写着呢。”明明也会这么说。这样,孩子不仅对文字注意,也能初步理解文字的意义了。

在孩子的个人物品上标上文字,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字体要工整清晰,可仿幼儿笔体;第二,字迹要明显,能让孩子很远就注意到;第三,每件物品上标的字宜少不宜多,并须符合幼儿的发音特点。还应注意,为了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注意,了解声音、语言内容与文字的联系,家长要创造机会加强与孩子的交往。比如叫婷婷把毛巾拿来、问婷婷的毛巾在哪里、让明明把东西放进书包等,效果都很明显。

注意利用一切现场提醒孩子

孩子一岁以后已经能用简单的字、词表达事物的外貌特征,对一切都表现出强烈的探求兴趣。这是培养幼儿对文字注意力的最好时期,千万不能错过这个时机。每逢外出时,无论遇到什么字,都要提醒孩子注意。比如街道名称、广告标语、店牌等,都可以成为训练孩子对文字注意力的素材。使幼儿对这些字集中注意力,最自然的方法是告诉孩子路旁、商店门前有这些字的存在和字代表的意义。比如走过一栋建筑物,你可以把大厦的名称指给孩子看并读出声,告诉孩子字代表建筑物的名称。刚开始时,可以多给孩子指示名词,因为儿童的语言体系中名词占优势,学习名词易于掌握,也易于引起儿童注意。

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幼儿可以直接对文字进行理解和注意的最好途径。因为培养幼儿对文字的注意力的最终目的,在于为阅读打基础。幼儿读物是幼儿注意文字的最好素材,因为它图文并茂,语言直观生动,易于上口。经常给孩子念故事、童诗、童谣,要注意哪些文字会引起幼儿明显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比如念到“大公鸡,喔喔啼”时,孩子很高兴,并模仿公鸡“喔喔”的叫声,并拍着书,好像是拍大公鸡。那么,你就要把这些字指给他念。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指着文字“念故事”。虽然孩子可能把“小白兔,真可爱”念成“大公鸡,喔喔啼”,但孩子对文字的确是在“注意”了,并初步建立起“事物—声音—文字”的联系。■

猜你喜欢
大公鸡毛巾名称
大公鸡
毛巾
同一条毛巾
我家有只“大公鸡”
漂亮的大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