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奇清
1997年,苹果公司处于破产边缘。
那时史蒂夫·乔布斯已被挤走多年,正可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公司处于极度迷茫中。管理高层欲让公司走出困境,眼睛只盯着赚钱,一心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却始终没有利润。
公司有一位出身英国、名叫乔纳森·伊夫的年轻设计师,他认为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根本不可能使公司好转,于是有了辞职的想法。正在这时,已离开了12年的乔布斯回到公司。乔布斯认为,苹果要再度散发出诱人的奇香,当务之急就是改变企业文化。第二天,乔布斯召开了职工大会,会上他发表演讲说:“苹果的重点应该是制造伟大的产品,而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
从乔布斯的演讲中,伊夫看到了希望,他决定先留下来再说。伊夫本来是一位充满灵感、极具创意的设计师,早在大学毕业时,就曾两次获得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颁发的学生设计大奖。可他在苹果的设计并不被以前的领导赏识,这次他要看一看,乔布斯是不是真的有一双慧眼,能让他真正成为一颗珍珠而放出异彩。
伊夫决定放手一搏,完完全全按照自己的理念进行设计,除了给个人电脑设计了半透明的彩色外壳外,更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把手。有人认为他这是画蛇添足,可乔布斯一见到这个设计,两眼立即放出光彩,激动地说:“这可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貌似多余,可有了它,就会让人有安全感。”此时,伊夫两眼更是大放光芒,暗自高兴:我们两人仿佛心有灵犀,他所说的就是我的想法。因为当时个人电脑刚刚问世,人们对它还有畏惧感,想使用又怕它伤害到自己。有了这样一个把手,人们如同握住了蛇的七寸,没什么好怕的了。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把手,让苹果充满活力,公司一天天壮大起来,同时也让伊夫的人生进入柳暗花明的境地。在回到苹果之初,乔布斯曾考虑聘请意大利具有传奇色彩的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做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伊夫的设计让他改变了主意:伊夫才是首席设计师不二人选啊!
从此,伊夫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设计实验室的人员全部由他挑选,并配备有高性能的电脑,最先进的模具设计和试验装备。伊夫也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花在了设计上,如为了给iMac设计一个彩色的半透明外壳,他和设计人员到一家糖果厂研究胶质软糖,这样的设计,让个人电脑从呆板的米黄色盒子变成漂亮爽目的家庭装饰;为了改善电脑支撑臂,他花了几个月研究向日葵的茎,最后设计出了一款既优雅又特别引人注目的支撑臂,为公司又撑起了一片宽广的天空;为了使iPad更加轻便易携,他专程飞到日本,向一位铸剑大师求教,结果让iPad2比以前的薄了三分之一,这款产品如同长了灵巧的翅膀,翩翩然飞进了一个又一个家庭。
乔布斯一再给伊夫极高评价,他在病重时曾说:“除我以外,伊夫在苹果比任何人都更有营运能力,没有人能对他发号施令,我就是这么安排的。”不过,伊夫似乎并不想当什么CEO,他沉湎于设计,只想专心致志地创造出一件又一件令世人着迷的产品。
可苹果的重任就是要落在他的肩头上,过去一年,伊夫代替乔布斯掌管公司的“高层经理委员会”。如今,这位负责产品工业设计的高级副总裁又开始主持人机界面的设计工作,即他同时担任产品软件和硬件的首席设计师,在苹果的历史上,只有乔布斯这样“软硬通吃”过。
2008年1月,英国《每日邮报》将伊夫评为“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英国人”。
一个把手拯救“苹果”,它告诉人们,一个能让世界改变的杰出者,一定是一个能赏识天才的人。而赏识与被赏识,往往隐藏在并不起眼且看似多余的东西之中,被赏识是独辟蹊径的创新,赏识则是一双善于发现天才的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