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在纽约,20年后的变与不变

2014-09-10 07:22李大玖
人民周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纽约

李大玖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20年前,因为一部折射东西文化差异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这句话曾红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

20年后,有消息说这部描写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来美淘金的中国人的事业与情感历程的经典之作正计划重新拍摄,而今天,仍有众多和剧中男主角王启明一样的“追梦者”来到纽约坚持着、奋斗着。

适应“救急不救穷”的理念

“当年《北京人在纽约》热播之后,很多朋友对我说,你怎么这么抠门,自己亲戚一下飞机就送到地下室,扔下500美元还说是借给他们的,太绝情了吧?”时隔20年后,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大姨妈的扮演者慎广兰接受采访时笑道:“这个细节在现实生活中很真实。要我说呀,这种做法现在也一样,没什么大改变。”

慎广兰家住美国纽约皇后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到美国已20多年。记者采访她时曾两次碰钉子——原来她正忙于接待来访的客人——几位北京电影学院刚退休的教授,也是她的师哥师姐们。头天接到他们,慎广兰请他们去纽约RADIO CITY看一年一度的圣诞歌舞剧,晚饭后,邀请客人到自己家留宿,第二天又带客人去纽约市内观光游览购物。如此热情接待客人,与《北京人在纽约》中将亲戚送到地下室可谓天壤之别。这件事能够说明20年来美国华人社区人情冷暖发生了变化吗?慎广兰却不这么认为。

慎广兰说,长期落地和短期做客的接待方式当然不一样。接待准备长期留在美国的亲戚朋友,如果能够帮他找个住的地方,帮他找个工作,然后借给他500美元,这已经做得很好了。帮他找工作受限于他的专业技能,租房自然要考虑他的承受能力。“如果留在自己家里,一来不利于他自己打拼,二来时间长了,由于各自生活习惯、作息方式、文化差异等等,难免会有矛盾,甚至最后成为仇人。短期的观光旅游就不同了,很多人都会让客人住在自己家里,这样热闹,说话也方便。”

“美国人的社会理念是救急不救穷,这不是不讲人情世故,而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慎广兰的这句话令记者印象深刻。

不过,朱莉的故事似乎刚好从反面印证了慎广兰的观点。她的侄儿侄女到美国留学,弟弟妹妹嘱托她一定要代为照顾和管教。两个孩子刚到美国,她就接到了自己家中,忙忙碌碌地帮他们联系学校,花几百美元帮他们开通手机服务,为他们准备饮食,开车接接送送。她向两个孩子提供了许多租房的信息,但是两个孩子到租房地点一看,觉得条件太差,又回到了她家里。朱莉家里从此就多了两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她白天忙工作,晚上忙着做饭搞清洁照顾孩子。

“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我打电话告诉弟弟妹妹,拜托他们一定要告诉孩子学会自立,老待在我这儿不是个事情。弟弟倒没有抱怨我,只说要多给钱作为补偿,我说这根本不是钱的问题。妹妹却很生气,说我不顾亲情。我快要疯掉了。”

在美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比中国人远,自己的事情要靠自己,不能依赖别人。一般美国人不会因为好面子而勉强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但你真遇到困难,许多人都会尽力帮助你。

很多华人都曾经接受过美国人慷慨援助。慎广兰的丈夫当年接受了一对基督徒医生夫妇设立的私人奖学金才得以进入美国的大学读书。这对夫妇几十年间先后帮助了20多位外国留学生到美国学习。

美国有许多帮助新移民的各种社团、组织和机构,无偿地为新移民提供各种服务,帮助新移民尽快熟悉和了解美国社会,在美国立足。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副校长李百炼刚到美国的时候与一个美国家庭结为“友好家庭”,周末节假日他经常与这家人一起到海滩或者旅游,就像一家人一样。他还向每一届到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介绍当地的“友好家庭”计划,希望让每一个中国留学生都有机会进入美国人的普通家庭,尽快适应美国文化,融入美国社会。

王启明式的迷惘依旧

其实,《北京人在纽约》并不是慎广兰的唯一一次“触电”,就在一年多以前,她应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沈婳邀请出任微电影《探望》中母亲的角色,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母亲只身从中国前往纽约探望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两年未曾见面的儿子。影片中的留学生虽然不必像王启明一样为生计发愁,但是找工作的时候遭遇的困难和迷惘的情绪却与王启明相通。

对于要在美国长期生活的“现代版王启明们”而言,他们在美国依旧会遭遇语言、文化差异,如果你没有一技之长,或者专业不对口,自己谋生一样处处碰壁。

明清出国以前是一位大学教师,小有名气。数年前移居美国,可谓历尽千辛万苦。他最初没有工作许可,找到一家中文小报打工,工资远低于美国最低工资标准。老板还要求他到处拉广告,他不喜欢求人,于是只好辞职。学文科出身,一见美国人就张口结舌,到英文媒体做记者几乎不可能,在唐人街内找工作,连餐馆端盘子都要有经验,要会英语、会广东话。后来找到一个不需要说话的活儿,到仓库做搬运,几天下来腰酸背疼,只好再请辞。

最后因为肯在节假日和别人不愿意干的早晚时段工作,明清才在一家大型百货商店找到收银员的工作。他说,海外华文网站上流行用几个词汇说明出国感受:出国前“豪言壮语”——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下了飞机“哑口无语”——见了老外说不出英语;过了半年“自言自语”——“我这是怎么啦?何苦到美国来受洋罪?”

到美国的中国人起点高了

在纽约律师孙澜涛看来,20年来,变化最大的是,到美国的中国人起点比以前高了。很多人怀里揣着多少万,到美国一落地就自己开公司经商,或者自己支付高昂的学费,学一个美国的热门专业,然后在美国找工作,根本不必像王启明那样从餐馆打杂做起。

与20年前在美国闯荡的“王启明们”相比,现在走出国门的人要年轻得多。目前许多来自中国的80后已经完成了学业,进入了职场或科研单位,他们比当年的王启明更了解美国,也更懂得利用社交媒体建立拓展自己的人脉,寻找事业发展机会。

朱捷是建筑工程师,现任美国华人创业投资协会创始人和副会长之一。高中时他随母亲从浙江移民美国,说起“美国梦”,他感慨万千。原本以为“不到半年就能把英语说得和本地人一样,真正融入主流”,到美国之后才发现这个想法根本脱离现实。

天生具有浙江人经商才能的朱捷在校读书时就开始创业,他曾经做过珠宝生意,“折腾一场下来,既没赔也没赚”。几经挫折,他懂得了利用自己双重文化背景和专业优势才是最佳选择。他是学建筑工程的,于是开了一家建筑工程师事务所,目前已经小有规模,雇用了10位工程师、建筑设计师、景观师等专业人员。同时与几位华人一道共同创建了美国华人创业投资协会。

朱捷认为,现在华人新移民的创业环境比“王启明”当年要好得多。“主要是中国经济发展了,中美之间贸易以及中国人到美国投资创业大幅度增加,也给海外华人带来新的机会。”

猜你喜欢
纽约
体验纽约一日游
纽约(节选)
成为纽约人
你也喜欢躺着看云吗?
我把纽约搬走了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改建
正确审视“纽约假期”条款
纽约往事
纽约,纽约!
纽约Nobu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