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洁
“光棍节”到底属于谁?最初,它是单身草根们自我调侃的生造节日;后来,成了电商们比赛谁的价更低、消费者比赛谁的手更快的购物狂欢节;现在,这个词汇专属于马云。2014年10月末,阿里巴巴集团发出通告函,称阿里已经取得了“双十一”注册商标,天猫就此商标享有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其他任何人的使用行为都是商标侵权行为。网友们调侃:马云,你让其他电商怎么办?
但没有人能无视这样一组数字:2013年11月11日,淘宝交易额突破1亿元用了55秒;10亿用了6分7秒;50亿用了38分钟;凌晨5点49分,阿里交易额突破100亿;13点39分达200亿;当日总交易额为350.19亿!中国老百姓爆发出的消费力令人惊叹。现在,人们一直在讨论中国经济转型,即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那么,人们能从“双十一”中借鉴到什么?为此,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访了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
环球人物杂志:近几年“雙十一”为何能如此火爆,与人们的日常消费形成鲜明反差?
赵萍:“双十一”主打的是价格牌,促销商品普遍打五折甚至更多。同类商品在实体店销售时定价过高,加上流通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厂家不得不提高其销售成本,导致价格水涨船高。尤其近几年,实体店的商品价格逐年增高,很多中等收入的人都觉得东西太贵,人们的消费能力受到很大制约。在这种情况下,电商主打价格牌对消费者来说就非常有吸引力。另外,“双十一”期间参与活动的厂商、品牌商极多,消费者的选择面非常广,电商还打破了时空限制,消费者无论在哪里都能购买到商品。这些都极大满足了消费便利的需求,使“双十一”备受关注。
环球人物杂志:那么“双十一”对整体消费的促进作用又有多大?
赵萍:不会太明显。因为“双十一”更多是企业的促销,它对实体经济主要产生两个作用:一是替代作用,大约有70%的电商消费是从实体店转移过去的。所以,尽管电商增速非常快,但对整个经济大盘的影响并不会太大。二是创造作用。由于电商价格低、选择面广,可以创造出一些消费需求,消费者本来没想买的东西也买了,这部分需求大约占总消费量的30%。电商对经济最主要的贡献就体现在这30%上。也就是说,“双十一”能激发出一些潜在消费需求,这是其对消费的最大价值。但对于总的经济增长来说,影响并不大,还到不了推动消费结构转型的高度。
环球人物杂志:那对电商自身来说,“双十一”的促进作用大吗?
赵萍:人们在“双十一”期间透支了未来的消费,之后买的就比较少。只能说“双十一”是消费的一个波峰,之后可能就是波谷。对于电商行业的发展来说,它更多的是让人们关注网购、使用网购,主要还是促销性质。
环球人物杂志: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消费现状是怎样的?
赵萍:中国的消费现状是消费增速较快,但消费率下降,即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消费贡献率出现大幅波动。消费贡献率是每年新增GDP中新增消费的占比,“十二五”第一、第二年的贡献率都明显超过投资成为第一拉动力,消费率出现了一个小幅回升,但去年和今年的贡献率都呈现下降趋势。
环球人物杂志:那么消费贡献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赵萍:主要原因就是消费和投资在国民经济中被重视的程度不同,导致消费和投资的增速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去年以来,我们的经济呈下行趋势,稳增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在这个大思路下,中央非常重视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但地方政府更关注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对消费重视不够,没有采取什么举措。
即使从中央层面看,也没有出台具体的做法,只有一些方向性的指引思路,比如促进信息消费、加快服务消费等。但在投资方面却出台了很多具体政策:刺激基础设施如高铁、高速公路等的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取消房地产限购……这些都是基于投资方面的。
环球人物杂志:透过每年的“双十一”,能看到居民消费有哪些潜力可挖?哪些领域可能成为亮点?
赵萍:从现在看,一个是通讯类产品的增长,以手机为代表,尤其是企业推出新产品时消费增长明显。二是家具建筑装饰材料,因为前几年住房、汽车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三是服务消费领域潜力巨大,但目前面临诸多瓶颈制约,尤其是市场供给。
环球人物杂志:要让消费拉动经济转型,障碍来自哪些方面?
赵萍:主要就是收入分配体制。要让老百姓富裕起来的速度更快一点。按照十八大提出来的两个同步的目标:一是老百姓收入增长要与GDP同步,二是薪酬增长要与科技进步同步。如果这两个同步能够真正实现的话,我想居民收入的增长就指日可待了。
环球人物杂志:要促进消费拉动经济,政策重点在哪几个方面?
赵萍:短期内,可以关注当前的消费热点,借助其高增速的形势出台相应的政策,使增长速度进一步提升,增长态势得以保持。不过,短期刺激政策固然需要,但从长期看,构建消费长效机制、促进消费增长环境的变化更加重要。因为消费和投资不同,不是说出台一个政策之后数据马上就会迅速增长。消费的稳定性比投资的稳定性要强,在经济增速出现下滑趋势的时候,不需要出台刺激消费的政策,消费的增长速度也不会回落很多。
环球人物杂志:构建长效机制拉动消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赵萍:主要是四个方面。首先是收入政策。收入是影响消费最主要的因素,比其他因素加起来都重要。我们现在虽然也出台了一些指导意见,但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这对收入增长并不会产生明显的作用。所以我认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有必要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特别是初次收入分配改革,有必要大刀阔斧地去改,使薪酬收入占比有所提升。应该提高工薪阶层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让工薪阶层的收入增速更快、占比更高,使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因为他们是实现国家消费持续稳定增长最重要的社会力量。
此外,还有必要通过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实现二次分配改革,使社会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这同样有利于中产阶层规模的扩大。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财产税的改革都有必要提上议事日程。现在很多人含着金汤匙出生,生来就和普通老百姓有很大差别,如果我们不开征遗产税,只会使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第二个方面是产业政策要有所调整。从我国消费形势来看,目前的消费结构也以商品消费为主,商品消费增速远远高于服务消费增速。实际上,以前产业政策更多关注工业企业,但随着产业结构从二产向三产升级,从去年开始,三产的增速和占比都超过了二产,经济结构已经发生重大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产业政策应该更多地向服务业倾斜,促进服务业发展。
第三个方面是消费便利政策。包括实体店的发展、布局,网店发展的规范等,使流通系统的效率提升,成本下降,让老百姓很容易、很方便地买到价格适宜的商品。所谓适宜不一定是非常便宜,而是要合理,不能白菜卖成白粉价。
第四就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其实市场经济就是消费者主权经济,如果在市场中消费者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乃至社会各方面的霸王条款面前,消费者不能通过其购买行为告诉厂商市场需要什么商品、价格、服务,市场对于上游生产的引导作用根本不能发挥出来。所以,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中之重。纵观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都是把消费者放在上帝的位置,在任何情况下消费者权益都是优先的。
消费者权益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商品退换货、召回制度,以及在不确定的条件下,经济纠纷的判决要更多倾向于消费者。这些并不是想制造不公平,而是希望消费者的主张让厂家听到、看到,市场经济的机制才能真正起作用。
环球人物杂志:你提到服务业消费增速较慢,这是为什么?
赵萍:一方面是由于服务供给不足。一些与生产相关又与居民相关的服务业如金融、通讯,居民需求很大,但行业处于垄断状态,导致行业自身就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是行业发育不足导致供给不足,比如养老、健康、卫生医疗等。因此,总体上来看,服务业的供给还需要出台行业促进和扶持的政策,使供给能力明显提升,让消费者在进行服务消费的时候买得到,也买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