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芳
近来读书,看到两则名人轶事,都和花有关,一则是菊花,一则是牵牛花。
有一天,年轻的苏轼前去拜访宰相王安石,正巧王安石出去了,书桌上摆着两句墨迹未干的诗,显然是王安石手笔。苏轼好奇地凑过去观看,这一看不禁哑然失笑。“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错误了?真是有悖常理,这花又不是桃花。苏轼年轻气盛,于是提笔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于续诗中暗存讥讽,王安石一代文豪,见识不过尔尔。
王安石回来后,看到苏轼的续诗,心中很是恼火,这小子,没见过山,就不知道山的存在,也罢,该让他去实地考察一番了。不久,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千里迢迢到黄州赴任。重阳节之后几天,连日大风,苏东坡与来访的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后花园赏菊花,没想到菊花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菊花,枝上全无一朵。看着一地花瓣的菊花,苏轼不禁大惊失色。这时候他才明白,虽然大多数菊花品种是不落的,但也有少量品种的菊花是落的,只不过较稀罕罢了。前者王安石所咏之菊就是一特殊品种,此菊花产于黄州。想到自己给王安石改诗,苏轼满面羞愧,和王安石相比,自己太孤陋寡闻了。
把历史的书页轻轻一翻,到了近代,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颇为有趣。
姚华是一名画家,但他的名气远远没有齐白石大。两个人虽说是好友,但在绘画上姚华总想争个高下。有一天,姚华去齐白石家做客,在案头见到齐白石刚画的一幅牵牛花,颇觉怪异,仔细一琢磨,觉得齐白石画错了。原来,齐白石把牵牛花画得很大,一朵有小碗口那么大,而且还在画上题了一句诗:“百本牵牛花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姚华就毫不客气地批评齐白石,指着花和枝叶说:“哪有这么大的花啊!你看,它盖住了多少叶子?这夸张,是否有点离谱了。”齐白石解释说自己是写实,并不是乱画,两个人争执起来,谁也不能说服谁。
看到两个好友争执,齐白石的夫人在旁边一笑,别争了,何不去实地看看花,就知道输赢了。一语点醒梦中人,于是,齐白石拉着姚华的手一起前往京剧大师梅兰芳家。到了梅宅,满院的牵牛花,开得十分娇艳。那朵朵小碗大的花,在明媚的阳光下,千姿百态,着实招人喜爱。
事实面前,姚华不得不服输。心里更加佩服白石老人对于事物观察的精细入微。他惭愧自己的唐突主观、孤陋寡聞。凡事不能一刀切,普遍中也还存在着特殊,自己没有精心对牵牛花做过长期的观察,就做那样的结论,实在太不应该了。
人都有争强好胜之心,有不甘之心,不服输之心,因此才难免自以为是,专挑别人毛病。遇见上司,觉得他们徒有其名;遇到名人,觉得他们不过是机遇好。只有经过事实的考量才知道,强我者必有强我之处。
(江水碧摘自《牛城晚报》2013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