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或者有过生命
space >>太空
科学家最近宣布,美国宇航局“机遇号”火星车对火星表面一些最古老矿物质的分析结果显示,大约40亿年前的火星上存在新鲜的液态水,因而当时的火星可能支持生命存在。不过,这些新鲜水的酸性应该与醋一样。如果火星上真的有过生命,它们也可能住在泥浆里。
矮行星上发现水
100多年来,谷神星一直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小行星。但它在2006年被科学家重新划分为矮行星,即比小行星大、但比行星小的天体。谷神星的直径达950千米。1801年当它首次被发现时,科学家曾以为它是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一颗行星。但随着后来许多类似天体被发现,标志着太阳系的小行星带被发现。科学家相信谷神星的岩石内核被厚厚的冰地幔包裹,这个地幔如果溶解,其包含的水量会比地球上的总水量还大。构成谷神星的物质年代可能要追溯到太阳系诞生后的最初几百万年。
直到最近,科学家都认为谷神星上只存在冰。但美国宇航局和欧洲空间局合作的“赫歇尔空间天文台”运用远红外线视野,不久前终于首次探测到了谷神星上明确的水蒸气指针。然而,虽然“赫歇尔”在四个不同时机都看见了谷神星上的水蒸气,却有一次并未看到。科学家相信,当谷神星在运行过程中到达距离太阳较近的位置时,一部分冰面受热,导致水蒸气以烟柱的形式喷出,速率为每秒大约6千米。而在轨道中的其他部分,并无水蒸气逃逸。水的信号强度随着小时、周和月而改变,这是因为随着谷神星绕轴自转,烟柱也在“赫歇尔”的视野中旋进旋出。上述探测结果导致小行星和彗星之间的界限模糊化,因为科学家以前以为只有彗星才会喷发水蒸气烟柱。2015年,美国宇航局的“黎明号”飞船将对谷神星实施近距离探测。.
火山喷出蓝光火焰
国际媒体最近刊发了在印尼爪哇岛卡瓦伊真火山拍到的一组蓝光流泻奇景。这种蓝光并非像一些网站误传的那样是蓝色熔岩,而是硫黄气体燃烧所发出的亮光。硫黄气体在高温(600℃)高压下从火山裂缝喷出,与空气接触后燃烧,火焰可升到5米高。一部分气体凝结成液态硫黄,它们在流下山坡的过程中继续燃烧,给人以熔岩流的感觉。这种燃烧昼夜都在发生,但只有在夜间才能被看见。科学家说,在火山喷气口附近不难发现熔融的硫黄,它们的熔点相对低——115℃,火山喷气口的温度要超过它。
卡瓦伊真火山顶部的火山口湖充满盐酸,正是它们使得湖水发绿。科学家解释说,火山喷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湖水反应,形成高浓度盐酸,pH值几乎为0。随着燃烧的气体冷却,它们还把硫黄沉积在湖的周围。为加速硫黄的形成,矿业公司在湖边一个活跃喷气口安装了陶瓷管。这些管子把硫黄气体引导至山坡下,气体冷却后凝结成液态硫黄,从管子流出或滴下,凝固成硫黄块。当固体硫黄冷却后,矿工将其打碎并背到山下。为了让管道尽快冷却,矿工会往管子上浇水。有时候,从管子里流出的硫黄液体会形成钟乳石,矿工把它们收集起来卖给游客。有时候,矿工也会点燃硫黄或硫黄气体,产生非常明亮的蓝光供游客拍照。科学家在卡瓦伊真工作时必须戴防毒面罩,而当地矿工只能把湿衣服当面罩用。一些矿工有游客赠送的面罩,却无钱更换过滤器。
在埃塞俄比亚阿法尔地区的达纳吉尔凹地,科学家也记录到了火山蓝光。那里的岩浆有时候会点燃土壤中的硫黄粉末,产生蓝色火焰。尽管很罕见,这些硫黄粉末却可能燃烧数天。这块凹地地质活跃,有不少热液喷口和硫黄泉,其中一些是旅游景点。由于火山活动等因素,阿法尔地区拥有全球最高气温——平均为34℃。
破解“海底仙女圈”之谜
由绿色鳗草组成的惊人环圈(其中一些直径达15米),时而能在丹麦默恩岛沿岸清澈的波罗的海海域见到。例如,游客在2008年和2011年拍到的这类怪圈照片激发了疯狂猜测。科学家最近在经过调查后指出,这些环圈不是“二战”留下的炸弹坑,也不是外星人登陆地点,更不是水中仙女的杰作,而是鳗草死亡造成的图案。在鳗草圈附近的泥泞海底,科学家探测到了高含量硫化物。这种对鳗草有毒的物质既能够在一些白垩质海底自然累积,也会由进入生态系统的农业污染物非自然地堆积。大多数泥巴会从光秃秃的白垩质海底被冲走,但正如山坡上的树根能抓住土壤一样,鳗草也能抓住富含硫化物的泥巴。
虽然鳗草看起来像海藻,但它实际上是一种开花植物。随着鳗草生长,它会向外朝各方向扩张,创建圆形聚落。健康的成年鳗草看来能抵御环境中的硫化物,但聚落中间的衰老鳗草却会中毒倒毙,其结果就是产生非凡的“海底仙女圈”——只有外环的鳗草继续存活。鳗草圈看起来很像是草坪怪圈,后者通常被归咎于外圈的真菌繁衍。不过,陆地上的其他怪圈却让科学家长久困惑。一个著名例子是发现于非洲南部纳米比亚沙漠草地上的一系列怪圈,科学家对它们提出的解释从蚂蚁、白蚁到气体渗漏和资源竞争都有。
迁徙鸟为什么以V阵列飞
运用安装在飞鸟身上的卫星定位仪和加速度记录器,科学家最近首次证明了鸟儿会根据最佳的空气动力学条件(即在飞行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抓住上升气流,避开下降气流所在区域)来定位及确定振翅时机。科学家以往不相信鸟儿有这种能力,因为它需要复杂的飞行动力学和感觉回馈机制。科学家解释说,迁徙鸟的V形阵列涉及到精确的同步机制,V形阵列中的鸟儿看来发展出了复杂的同步策略,从而能应对振动翅膀所产生的动态尾迹,并且与同伴的振翅动作匹配。上述研究结果将在空气动力学和制造等领域得到应用。
猩猩也会用动作示意
科学家最近设计了一项任务,它要求人和经过语言训练的猩猩配合,以发现藏在10米外一个大型户外区域的食物。参加实验的人并不知道食物藏在哪儿,而猩猩使用指方向等姿势引导实验人员找到食物。科学家说,这项实验显示出猩猩的目的性很强,它对于揭示猩猩的记忆能力和在野生环境中的交流能力很有帮助。
动物王国五大怪舌头
最近,国际媒体评出了动物王国中最奇怪的五种舌头。
穿山甲 穿山甲浑身覆盖由几丁质(我们的头发和指甲中也有这种物质)构成的鳞片。它把身体卷成球状来保护自己,并且有着长长的锥形舌头。穿山甲的舌头与盆骨相连,舌头长度超过体长,能灵活地舔食白蚁和蚂蚁。
大食蚁兽 一头大食蚁兽的体长为1.5~2.1米,而它的舌头长度约为0.6米。对于没有牙齿的大食蚁兽来说,舌头担当着双重职责:它是多刺的,有助于抓住昆虫猎物;它的黏性唾液把猎物粘在口腔顶部,猎物在那里被压碎,然后被吞下。大食蚁兽的舌头每分钟能弹跳160次,够厉害吧?
变色龙 能改变体色的变色龙无疑很酷。然而,它们最奇异的特征恐怕还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舌头,这也可能是动物王国中最著名的舌头。变色龙的舌头长度是身体长度的1.5倍,它就像一根黏黏的套索,其末端粘住猎物后,以闪电般的速度把猎物送回口中。看着变色龙走路慢吞吞的样子,你可能很难猜到它们的舌头伸缩会如此迅速。
蓝鲸 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难怪它们的舌头令人惊愕。蓝鲸的舌头重达2.7吨,比一头亚洲象还重。蓝鲸使用巨大的舌头来吃东西,但方式有别于人类。它们吞进巨量海水,用舌头推动海水通过鲸须片(由几丁质构成),滤食小小的甲壳纲动物——磷虾,这是它们的主要食物。
“吃舌头者” 缩头鱼虱是一种甲壳纲动物,也是鱼身上的一种寄生虫,它通过鱼鳃抓住鱼的舌头,切断鱼舌的血液供应,令鱼舌逐渐退化,最终被缩头鱼虱取而代之。2013年,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一名男子在买到一条这样的鱼之后吓呆了。虽然科学家说携带缩头鱼虱的鱼对人类来说食用安全,但如果你见到这样的鱼,是否还吃得下去?
冲上海滩的庞大水母
不久前,一只巨大的水母被潮汐推上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小镇豪顿的海滩。世界上最大的水母是北极霞水母,其伞膜(中心体)直径可达3米。科学家推测,被推上海滩的这只水母可能也属于北极霞水母(因其相当滑腻的特性,也被称作“狮鬃水母”)。不过,这只水母独具特色,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是一个未知的北极霞水母亚种。虽然它个头庞大(它无疑是在澳大利亚发现的最大水母),但科学家说它不会置人于死地(尽管被它叮了你会很痛苦)。此外,就算你远离它,却依然可能被它叮住——狮鬃水母搁浅时容易碎裂,从而把大量“微针”留在周围的海水中。
距离大陆越远的海岛上动物越温驯
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是一个生物学上的天堂,是大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灵感来源地。正是通过在那里的仔细观察,达尔文悟出了自然选择论:生物会不断进化,以越来越好地适应现在环境中的生活。这个理论的一个推论是:随着环境条件改变,生物会演化失去那些不再需要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达尔文注意到,岛上动物常常表现得更温驯。他推测,这是因为岛上缺乏大多数陆地上的掠食者。最新研究发现,海岛蜥蜴与其陆地亲戚相比确实要“温驯”一些——相比于大陆蜥蜴而言,海岛蜥蜴更能让科学家靠近。
科学家研究了大陆和岛上66种蜥蜴的逃跑启始距离(当猎物开始逃逸时,掠食者与猎物之间的距离),把猎物的大小与掠食者的接近速度也考虑进来,并且分析了五个大陆和大西洋、太平洋、加勒比海以及地中海诸岛上的蜥蜴种类。结果发现,在距离大陆越远的海岛上,蜥蜴越温驯,逃跑启始距离越短。科学家解释说,逃逸反应在偏远海岛上减弱,是因为掠食者稀少甚至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选择所青睐的是不把时间和能量浪费在不必要的逃跑方面的猎物。
科学家还发现,猎物个头也是影响逃逸行为的重要因素。当猎物与掠食者相比个头太小时,掠食者不会攻击孤立的小个头猎物,这就造成了猎物要么不逃离,要么逃跑启始距离很短。科学家没有发现显示逃跑启始距离与海岛面积有关的确凿证据,但是发现,对于蜥蜴而言,接近速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另外,还有一些因素可能也促成了岛上动物的温驯。例如,如果岛上食物匮乏,丢下食物逃生的代价可能会导致逃跑启始距离的缩短。
为了骨头 请男性等到25岁结婚
一项新研究发现,在25岁以前结婚的男性的骨密度不如首次结婚年龄在25岁的男性。此外,婚姻稳定或处在类似婚姻状态的男性的骨密度也高于离过婚、婚姻状态破裂过、从未结过婚也未处于类似婚姻状态、丧妻的男性。对女性而言,上述结论不那么明显但依然适用。这项研究首次把婚史、婚姻质量和骨骼健康联系起来。研究还发现,婚姻和骨骼健康之间关系在椎骨上的表现明显,在股骨上的表现则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骨骼的组成有别。下一步,科学家将调查连接骨骼健康和婚姻的生物学通道。
泡澡时指头为什么会变皱?
人的外层皮肤在泡水后会肿胀形成褶皱,待皮肤变干后又迅速恢复常态。这种吸水和肿胀发生在皮肤最外层,这一层由死细胞组成,而死细胞像砖头一样堆在一起。这些细胞充满一个由丝状体构成的网络,这些丝状体由一种蛋白质——几丁质组成。几丁质丝状体相互交织形成一个三维格架,当丝状体拉伸时它的容积可增大五倍。科学家最新发现,这些丝状体会被水拉伸,这就是你泡澡时指头会变皱的原因。但丝状体拉伸后的张力,决定了皮肤只能吸收一定的水量。上述研究可能有助于治疗一系列的皮肤病,以及创建拥有皮肤特性的材料。
“濒死体验”获证据支持
有不少的在心跳停止后幸存的人都报告了自己的“濒死体验”,例如看见耀眼的白光,看见自己飘起来进入无尽的通道,诸如此类。心跳停止后大脑也濒临死亡,因此科学家一直对濒死的大脑是否以及怎样产生意识活动争论不休。而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对实验鼠实施麻醉,诱导其心跳停止,然后运用脑电图记录老鼠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在心跳停止后的最初30秒内,所有实验鼠都显示出高度同步的大脑活动瞬时峰值,它与一个高度激发的大脑的特征相同。不仅如此,在被窒息的老鼠的濒死大脑中,科学家观察到了几乎完全相同的活动模式。科学家说,心跳停止期间的氧和葡萄糖供应减少,可能会刺激与意识过程相似的大脑活动,这就是“濒死体验”的生理基础。
土耳其发现古代恐怖地牢
在土耳其西北部城市布尔萨从事发掘的考古学家,不久前在比提尼亚(古代小亚细亚西北部古王国)城墙内发现了数座2300年前的地牢,以及与这些邪恶而恐怖的地牢连接的多条地道。当初,俘虏经过地道被带入地牢内受死。在地牢内,考古学家发现了拷问室、死亡坑、刑具和一口表面覆盖血迹的井。这些地牢位于当时的喷泉居民区地下,关押俘虏的塔与通往地牢的地道相接。当时的刽子手(都是聋哑人)在砍下俘虏的脑袋后,将其扔进地牢的井里,尸骸的其余部分则被交给或卖给死者的亲人。在经过整理后,这些地牢将向游客开放。
新发现一位法老
2013年夏天,考古学家在埃及古城阿比多斯南部发现了一座60吨重的巨大王室石棺墓室,其年代被测定在埃及中王国晚期,但墓主身份至今不明。更神秘的是,这座石棺显然是从另一座陵墓中搬来重新使用的,而这另一座陵墓在哪里当时也不清楚。继续发掘了数周后,一系列国王陵墓和一个不为人知的阿比多斯王朝的细节终于浮现出来。
考古学家现已查明,这座巨大的石棺墓室来自于原本为13世纪埃及首位法老索比克霍泰普建造的陵墓。这位法老的葬礼石碑残片,最近刚刚在他的被严重盗劫的巨大陵墓前方被发现。后来的一组法老重新使用了来自他的陵墓中的材料来修建或装修自己的陵墓,这说明阿比多斯王朝的资源匮乏和经济不振。这些法老中最后被发现的一位是此前鲜为人知的塞内比凯,其年代在大约公元前1650年,其拥有四个墓室的陵墓也遭到了严重盗抢,他的木乃伊被严重破坏,墓中黄金陪葬物也几乎被全部盗走。然而,考古学家在石棺及葬礼面具等残块中找到了这位法老的遗骸碎片。复原结果表明,塞内比凯法老的身高约为1.75米,他死时享年接近50岁。
发现远古人类足迹
最近,考古学家碰巧在英国南部一处泥泞海滩上发现了偶然暴露出来的远古人类足迹,其年代在大约80万年前,是已知在非洲以外发现的最古老人类足迹。科学家说,这些足迹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完全是黏稠度恰好合适的泥巴、静水或流水以及正好合适的时机共同组合的结果。非洲是人类的摇篮地,迄今最古老的人类足迹发现于坦桑尼亚湖附近,其年代距今大约370万年。由于暴雨、潮汐等因素,上述新近暴露出来的古人类足迹不久后就全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