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是桃花源,参差出人家

2014-09-09 14:06王淼
商周刊 2014年14期
关键词:鱼戏南四湖莲叶

王淼

当我们来到济宁鱼台这个滨湖的小城时,已是上午十点多钟。码头上进湖的游艇都已出发,无奈,我们三家大小九人,只好租用了两艘价格不菲的“冲锋舟”,兵分两路,乘舟进湖。

进湖的水道仍然是那样狭窄,但东鱼河两岸已经过了一番治理,显得整齐划一,却没有了往日水乡的古风野趣。渐渐进入湖中的水道,水面在我们的视野中也开始逐渐阔大起来,湖上的渔村星罗棋布,或散在湖里的土埝上,或夹在一片明净的水面间,也不过是几间砖舍,数间茅棚而已。水道中不时有简陋的水泥船驶过,船舱只是一个临时搭成的草篷,里面坐满了人,它类似于湖中的公共汽车,隔段时间就会有一班,招手即停。水道的两侧芦苇瑟瑟,高处的“鸭墩”上有用芦苇搭成的小茅屋,是湖中渔户专门用来放鸭子用的,这些“鸭墩”大多是疏浚古运河时挖出的淤泥堆积而成。水面上隔不太远便有一片被拉成阵势的鱼网,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渔村被我们抛在了身后,岸边有几个孩子在戏水。一群水鸟叫着,盘旋着渐渐飞远了,一条水汉不知通向了什么地方,接着又是一条。

很快我们就进入了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这里的水面更加阔大,烟水苍茫,迤逦远去,数十条大船连在一起南下的场景仍然时时可见,依稀再现昔日水上“丝绸之路”商业的繁荣。据《北史》记载,大运河乃是“发河南诸郡男女七百万开通济渠”,“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1000多年之前的近千万人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那几乎是囊括了中原所有的劳动力。不过,南四湖里的运河河道并不是隋代开掘的通济、永济二渠,元代之后,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北移,为“港运江淮之祭,供京师之需”,就放弃了隋代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航道,转而开通京杭运河,在山东境内相继掘挖宁会通河、通惠河和伽河等,到明末清初,得力于黄河泛滥的南四湖已完全连成一片,至此,也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这种格局。

在沉思冥想之中,忽听得有人在喊“荷花”,果然,一大片被肥肥荷叶衬托着的荷花映入我们的眼帘,且愈行愈多,茫茫苍苍,再也看不到边际。我们系舟荷畔,交给渔民10元钱,换乘了两只被他们戏称作“老溜”的小木船,即顺着一条蜿蜒的水道“吱呀”划行,将两条小船停在荷花丛中,大人们忙着采莲,几个孩子则头戴莲叶打开了水仗。剥开一粒雪白的莲子填进嘴中,真的是鲜美可口,甘甜宜人,想起古人对莲子的比喻,不觉暗暗一笑。

站在船头,透过高没人顶的荷丛,但见绿红交映,肥大的荷叶托起冰肌玉骨的荷花,显得亭亭玉立,品格不凡。此时情景,使我很自然地想起古人的《采莲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循环往复,不厌其烦,把沉醉荷丛的轻快的欢乐情绪,既生动又细腻地表现出来。比较而言,我更喜欢这首现代的《采莲曲》:“七八月里莲蓬香,哥撑船来妹打桨;莲蓬还没采满船,亲破妹妹腮帮帮。”把那种自然天成的水乡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让人情不自禁地生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午一点多,我们来到了南阳古镇。“冲锋舟”停靠在那个小小的码头上,我们穿过了那条窄窄长长的胡同,走过了那个古老的清真寺院,来到古镇的长街。长街依旧充满了江南水乡风味,宽不过两米,就像一条深深的巷子,连自行车也极少见。街上行人摩肩擦背,两边的店铺里摆满了各种时令水鲜,只是那条被岁月磨洗得光滑鉴人的青石小道不见了,换上了殊新的青石板,走在上面的确平稳多了,却总感到缺少了亲切、温润的气氛。长街中心立有一块石碑,详细记载了这次街道改建的全过程。

很遗憾,两次来南阳,我都没有找到有关古镇的任何文字介绍,只是大致知道古镇的形成与京杭运河的开掘大有关系,运河开掘之初,此岛大概是往来船只的落脚栖息之处,随着运河交通的繁荣,人气自然会越聚越多,久而久之,遂成古镇,想来亦不会少于数百年之历史。只是近代以降,南北水运已越来越丧失掉它的经济重心地位,运河的经济地位自然一落千丈,运河的北段甚至已趋淤塞,南阳古镇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至于这么久远的历史沿革究竟如何,已不是我所能够想象的了。

南阳古镇靠水的人家称得上是家家种杨,户户垂柳,常见有三五老人在水边林下“把酒话桑麻”,清人赵执信的一句诗可谓是古镇绝妙的写照:“疑是桃花源,参差出人家”。当然,这只是我置身事外的观感,也许岛中人更向往外面的红尘歌吹吧。不过,长期与世隔绝的生活也的确形成了小岛独具一格的文化氛围,南北的文化交流仍然在这里留下了鲜明的印迹,与周围中原的世风有着绝大的不同。正是因为南四湖有如此复杂的地理水域,抗战期间,才有可能成为铁道游击队的神出鬼没之处,日寇虽多次放火烧掉满湖的芦苇,但终究还是“野火烧不尽”,他们只能徒呼奈何!

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培育了南四湖独特的水上人家,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衣食住行皆取之于大湖,一叶小舟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宿命。当然,这样的地方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黑人”聚居之地,成为逃避“计划生育”的天然避风港,因其水面阔大,且分属不同的市区,此地风紧,他们可乘舟漂往彼地,彼地风紧亦如法炮制,俨然是一支支“超生游击队”。行舟于此,常常可见一船有大小不等很多孩子在嬉戏,被称为婆娘的家庭主妇则在船头忙于炊事,船上从头到尾悬挂了一溜长长的“万国旗”,让人无端生出不知今夕何夕之叹!

吃过午饭,天空开始落下蒙蒙细雨,徜徉在古镇的青石小巷中,小雨飘飘洒洒,沾衣欲湿。听当地人讲镇北尚有古桥遗存,于是我们冒了雨前去寻访,却在不知不觉中与古桥擦身而过,向一老人打听,方知已经失之交臂,折回去再看,仍不觉大为疑惑,这分明是一座新桥吗,转到桥下才知道原来只有桥墩是旧物。雨逐渐下得大了,我们匆匆穿过古镇赶往码头,不时还要躲在街边的屋檐下避上片刻,即便这样,登上“冲锋舟”时,大家身上也多半已湿了。

湖上的雨境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烟雾迷朦,水天一色,不辩东西,时有不知名的水鸟从小舟上空匆匆飞过,渲染得仿佛八大山人的写意山水,让人生出一种温柔而又凄迷的情绪。雨越下越大,终于一发不可收拾,倾盆而注,于是眼前只剩下茫茫一片,耳边亦只有雨声风声,“冲锋舟”宛如一叶飘泊无定的浮萍,随风招摇,窄而小的雨篷再也不能遮风蔽雨,我们遂被淋作了“落汤鸡”状,一阵清凉沁入骨髓,忍不住要打寒战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鱼戏南四湖莲叶
不忘初心创沂沭泗基建新篇 除险加固保南四湖治水安澜
采莲曲
接天莲叶无穷碧
读迷作品
植物占领世界?
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山东实施段)暨南四湖二级坝闸下西段股河上段剩余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南四湖水资源管理浅议
南四湖过水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农田养分径流特征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