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振锋
世界植物园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加深认识植物、扩大利用植物和保护植物的历史。没有人类对植物的认识和利用,就谈不上去保护植物,“保护”是因为“认识”和“利用”而产生的。
尽管在中国和欧洲,庭园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但现代植物园则起源于欧洲文明。世界上正式出现植物园的名称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历经400余年的发展,至今全世界共有植物园1400余个。而世界现代植物园的历史约有200年,在中国还不足100年。
植物园的起源和发展
植物园是从药用植物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6世纪开始在欧洲出现的植物园,都是从种植草药开始的。从16世纪到18世纪的300年间,欧洲发展了一批植物园。工业革命以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殖民主义对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尤其是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国家资源的获取和开发利用。
19世纪初欧美植物园从世界各地引种了成千上万种植物。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为例,当时每年有数以千包计的植物运到伦敦,同时也有数千份植物分发到它的100多个殖民地植物园。现在世界上的一流植物园,大部分是在皇室和国家的特殊关注下,经过几百年,至少是几十年的经营才形成的。
现代工业和高消费的人类生活,过渡地消耗和浪费了自然资源,把全球的生态环境搞得千疮百孔,世界上的植物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但人类建立的植物园里却保存着大量的物种,总数约80000种,占全球植物1/3的物种保存在植物园里。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植物园在开发利用植物方面的步伐也慢了下来。一直到1992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才对享用发展中国家的植物资源提出了利益分享问题。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植物。植物资源涵盖的面很广,植物园发掘利用植物的面也极其广阔。
当前我国植物园正处在发展的高潮,不仅是数量的增多,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高。上世纪50年代以前实际存在着的植物园只有数处。50年代是我国植物园发展的一个高潮,主要是经济发展和国家科学发展规划使植物园有了一个迅速的增长。当时,植物园队伍主要属于中国科学院系统。60年代以后林业系统和城建系统的植物园增长迅速,以后进入了缓慢发展阶段。到80年代中期,全国共有30余处。从80年代后期起,数量迅速增加,到1993 年已达100余处。到目前为止,我国植物园总数已达约140处。
上世纪80年代植物园的大发展像很多其他事业发展一样,带来了数量很多而质量较差的弊病。尤其是经济改革过程使多数植物园在经济上产生了诸多困难,因此质量的提高难以解决。到了9木0年代由于社会对植物园的需求更多,很多植物园在经营管理上对经济政策的适应能力也大为提高。因此,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相当一批植物园在经济上逐渐转入良性循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已经能在经济上有一定的收入,并投入到建园甚至科研中去,这种情况从整体上说还会越来越好。
全国植物园应多功能全方位发展,就各植物园而言应各具特色。植物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至少公认的有五大功能,即保护物种、科学研究、普及教育、游憩、植物资源有关的生产活动。现代的植物园应积极保持生物多样性,并着重于迁地保护的研究,重视栽培和利用物种的研究。
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前提
植物园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规划应以植物取胜,突出本地特色,体现科研、科普、观赏和生产功能,具有科学的内容和园林艺术的外貌。
植物园以科研为主,又是科普的园地。从植物园发展的历史看来,其规划设计是从简单的整形式到比较复杂的自然式,从着重于实用和科研发展到需要满足科普与游览要求。近代的植物园,多以日益丰富的园景供群众参观休息。因此,植物园的规划设计要求就比较高。
植物园与公园在性质、功能及其组成上都不同。它们虽然都有众多植物以及精心布置的庭园,但公园是为了公众的游览、休息、娱乐等而设置的园林,虽然也有花草树木,主要是为美化环境栽培的。而植物园是以活植物为对象,具有植物引种驯化、珍稀植物展示、科学普及等功能,一般分为树木园、植物分类展览区、植物地理展览区、应用植物展览区、花卉园艺展览区、植物生态展览区、庭园、苗圃、试验地等。植物园内栽植的植物要登记编号,有记载来源、名称、产地生态环境的挂牌,有详细的种植图、种植时间和地点记载,有完备的观察记载,有开花结果的蜡叶标本及其他标本,有适量的种子供播种和交换。
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其着眼点不能局限于一个园。在园景建设方面,植物园与公园一样,有很高的美学要求。不论采用何种美学流派,所有高水平的现代植物园都遵循同一个原则,那就是崇尚自然,切忌过多的所谓“园林小品”建筑。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必须坚持以下前提。
植物和人文资源配置、景观建设、馆室设立、分区布置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技术,力求新、奇、异、美,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特殊性;突出地方特色,特别是在当地珍贵、稀有、濒危植物的搜集、保存、展示和繁育方面,引进国内外适合本地生长的珍贵物种,宣传其保护的重要性;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近期投入与远期回报相协调。园区设置及项目安排上,分期分批,逐步形成规模,以社会公益性为主,经济效益为辅;园区建设与景观建设匹配和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无论植物安排还是景点布置,充分满足人们热爱自然的要求;做到仿效与创新相结合,把引进、繁育、保护、自然资源与相应的文化、历史资源相结合,努力维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
现代植物园的选址要求
一个现代的植物园,在园址的选择上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水源有无是现代植物园规划及建园成败的重要因素。一般植物都需要灌溉,水生、沼生植物更不能没有水面。水还可以调节气温和湿度,丰富园林景色。
植物园要求有比较丰富的地形地貌,以便合理安排不同分区,且可形成各种小气候条件,以利于引种驯化工作。
植物园内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因此,对于土壤的要求也多种多样,最好具有不同的物理及化学性状,以便适应各种植物生长。在整个园地范围内,应有一半以上的土壤,土层深,排水良好。因此,选址时要充分考虑土壤条件,规划前要做好土壤普查工作,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工作。
植物园多位于近郊,有时周围有工厂,选址时要注意避开大气、土壤及水源污染的地方,以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干扰科研工作进行,破坏园林景观。
园址内植被丰富说明其自然环境适宜多种植物生长,而且在建园初期即可形成一定的园林外貌。但是如果树木过多,建园过程中不可能充分利用,反而要大量砍伐后才能种植,则会造成浪费。因此最好有一定数量的树木,近期可达到绿化效果,以后逐步改造。
园址内如有古迹文物,应慎重保护,并可结合植物配置,形成具有特殊风格的景区,组成不同的专类园。
植物园园址的选择,除本身所应具备的条件以外,还应考虑其在城市规划中的位置。植物园要经常进行科研工作,又有对外开放游览、进行科普教育的任务,不同于风景区或疗养地,更有别于自然保护区。因此,植物园距市区不宜过远,选址时要考虑城市规划的远景,使植物园在近期内既不过于偏僻,远期又不至于成为居民区或工厂区。
植物园的用地面积是根据该园的性质、任务,所设置的展览区,研究工作的项目,搜集植物的种类和株数,以及我国当前国民经济水平、城市规模、植物园的投资、技术力量等综合因素决定的。
现代植物园规划设计原则的构建
尊重现状,结合自然地形和周边环境,利用现有植被、水面适当整理地形,营造溪环水绕、低丘起伏、植被丰富、生态优越的环境,使休闲娱乐融入自然生活之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以植物造景为主,改善生态平衡,形成完善的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改善区域环境。
植物园在风格上最好能体现地方特色,展示当地园林艺术和园林植物的精华和魅力。遵循地方特色的原则,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和气候条件,在植物造景上利用当地乡土树种为基调树种,适当种植特色珍贵树种,运用植物多样性和层次丰富的种植方式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
以科学普及教育为目的,寓教于赏,使游赏者获得植物生态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在植物园内游玩休闲的人们提供接触自然、体会自然的机会,增加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认识,从而加强人们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建筑物体量宜小巧、造型简洁,硬地、园路采用生态环保、经济的地方材料,色调和谐。植物种植以自然为主,模仿自然生态植物群落,尽量减少人工的痕迹,做到质朴自然。
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既满足近期景观使用要求,又符合远期调整规划的需要。规划时留有余地,从空间布局方面应充分考虑园区的分期建设和动态发展。
现代植物园基本功能区划分
按植物分类、观赏效果及使用功能,现代植物园一般划分为植物观赏区、植物专类区、科普试验区、管理服务区。
植物观赏区,包括入口区、展览温室等;植物专类区,包括水生植物园、蕨类植物园、仙人掌及多肉植物园等,可根据植物园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科普试验区,包括引种试验区、科普教育区等。以科普试验为中心,向游客展示和普及知识;管理服务区,包括办公管理区、游客服务中心、服务网点等。
现代植物园在植物景观的营造和植物的选择上,要注重新、奇的原则,充分展示千奇百态的植物多样性及和谐的景观布局一致性,同时还注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景观及植物配置创作理念,体现“虽自人工,宛若天开”的效果。
除了考虑植物的形态优美和季相变化和色、香搭配外,还应考虑乡土及野生植物的利用,体现适地适树的原则,既适合于本地生态的恢复,又方便于管养。速生树种与缓生树种合理结合利用,以丰富植物生态环境。
植物园的建筑分为展览演示、科研科普、服务管理三大类。各建筑类别应满足园区总体规划和设计,体现该植物园特色,满足园区功能需要;植物园的道路系统主要是联系园中各区、组织游人,起到导游的作用。园路应有主次之分,主路联系重要分区及主要建筑物,是道路系统的骨架,次路或小路位于各区内部,起辅助作用。在规划时,园路要借助地形、水体和少量的建筑物来加强分区效果;现代植物园的道路安排要有意识的引导游人进行参观,组织好参观路线;要有目的的利用园林景观引导游人进行参观;对道路旁边的植物和园路的铺装要进行区域性划分,以起到导游的作用;植物园的次路及小路应引导游人认识和鉴别植物;园路要随着植物的高低错落采取自然式配置,避免引导游人至不开放的试验区及生活区。
植物园是一个涉及多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体。它兼有物种保护、科研、科普、旅游的内容,又涉及资源开发和商品化。植物园的核心和灵魂是生物多样性,它集中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是人们认识、探索和研究利用植物多样性的科研阵地,又是提供人们欣赏、休闲、吸取知识以及接触自然的绿地。它同时肩负着保护物种和促进人类利用物种两方面的责任。
总之,现代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必须尊重场地的原有特性,因地制宜地进行场地设计和分区规划,营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植物景观序列,同时又融入现代的设计元素。无论是创新的设计理念、极具现代感和前瞻性的建筑,还是现代的科普设施、手段和技术,都赋予了植物园现代的生命和活力。同时,为满足植物生长和展示需要,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必须进行科学的分区。营造丰富多彩的生境环境和景观空间,真正体现植物园的科学内涵和艺术展示,这样才是现代的植物园。
本文作者单位系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园林局
(责编:耿国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