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罗通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2014-09-07 10:08李海波黄俊汉任鹏飞
吉林林业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混交林吉林省植被

李海波,黄俊汉,任鹏飞

(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22)

罗通山位于吉林省柳河县东北部,距柳河县城35 km;地处龙岗山脉的西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330~940 m,属于长白山山区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罗通山区域已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125° 58′~126°2′E,42°21′~42°24′N,面积为1 033 hm2。本次调查参考保护区综合考察成果,通过对该区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摸清区域内的植物种类和群系特征,为制定野生植物保护方案提供基础资料。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从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水平上的表现形式,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一定地域内物种的总和,主要从分类学、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角度对一个区域内物种的状况进行研究,也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常常是从群落组织水平上进行研究,有时称为生态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即植物分布的群系组成和特征[1~3]。

1.2 调查方法

采用样线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样线主要用来调查木本植物,根据山势、坡向布设5条样线,每条样线长500 m,宽2 m,记录沿途观测到的木本植物种类;样方主要用来调查草本植物,样方大小为2 m×2 m,根据草本层分布情况人工布设,共20块,记录观测到的草本植物种类。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种类

据调查统计,罗通山自然保护区区域内有蕨类植物14科24种,裸子植物2科6种,被子植物82科399种,详见表1。

表1 罗通山野生植物组成表

野生植物资源中,木材价值较高、应用范围较广的针、阔叶树种主要有长白落叶松、红松、紫椴、水曲柳、胡桃楸、蒙古栎、色木槭、白桦等;具较高经济价值的灌木有榛、忍冬属植物、花楷槭、刺五加、珍珠梅等;藤木植物有猕猴桃属植物、山葡萄、五味子等;具较高经济价值的草本植物有蕨类、铃兰、百合属植物、细辛、党参、羊角芹、蒿属植物等。东北红豆杉、黄檗、茵陈蒿、百合、党参、益母草、黄芩、五味子、刺五加、淫羊藿、细辛等是名贵中药。罗通山山野菜资源十分丰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其主要品种有:桂皮紫萁、荚果蕨、猴腿蹄盖蕨、楤木、展枝唐松草、山芹菜、刺五加等[4~7]。

2.2 植物区系

罗通山植物区系属于较为典型的长白山植物区系,以北温带植物成分为主,包括东北植物成分、东北—华北植物成分、中国—日本植物成分、东亚植物成分、温带亚洲植物成分及世界广布种。

东北植物成分常见种有长白落叶松、白牛槭、东北山梅花等;东北—华北植物成分有紫椴、胡桃楸、臭冷杉等;中国—日本植物成分有水曲柳、刺五加、红松、黄檗、春榆等;东亚植物成分有蒙古栎、大叶柴胡等,温带亚洲植物成分有白桦、黑桦、山杨等;世界广布种有毛茛属植物、薹草属植物、龙胆属植物、老鹳草属植物、眼子菜属植物等。

2.3 植被与群落

植被分类的分类单位采用《中国植被》的分类单位,主要分类单位分为三级,即植被型、群系和群丛。由于罗通山植被类型较为简单,故只采用了植被型、群系两个分类级别。罗通山主要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湿地等4个植被类型,分属19个植被群系。

2.3.1针叶林

①长白落叶松林;②油松林;③油松林+长白落叶松林

2.3.2针阔混交林

①花曲柳+长白落叶松混交林;②红松+胡桃楸+千斤鹅耳栎混交林;③色木槭+臭冷杉+榆树混交林;④长白落叶松+胡桃楸+紫椴混交林;⑤紫椴+红松+黄檗+花曲柳林。

2.3.3落叶阔叶林

①花曲柳林;②胡桃楸+糠椴林;③蒙古栎林;④白桦林;⑤胡桃楸+紫椴+槭树林;⑥花曲柳+胡桃楸林。

2.3.4湿地植被

①小白花地榆+展枝唐松草+修氏薹草;②芦苇+小白花地榆+修氏薹草+箭叶蓼;③芦苇+驴蹄草+薄叶黄芩+紫苞鸢尾;④修氏薹草+广布野豌豆+三花龙胆+千屈菜;⑤柳叶绣线菊+油桦+败酱+修氏薹草。

2.4 新记录种与偶见种

罗通山的植物分布有它的特殊性,由于周围被农田、道路、村屯、河流隔离,导致罗通山成为一个比较封闭的生态系统,其中发现了几种在吉林省其它地区未见或很少见的植物种类,属吉林省珍稀濒危植物。包括省沽油科的省沽油(StaphyleabumaldaDC)、菊科的槭叶福王草(Prenanthesacerifolia(Maxim)Matsum.)、豆科的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 Ohwi)等,而且这几种植物在罗通山种群数量较大,主要分布在山顶附近的林间空地,具有极大的保护价值。这说明了罗通山植物多样性的独特性和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4.1省沽油

属于省沽油科落叶灌木,高3~5 m。树皮紫红色,枝条开展,绿至黄绿色或青白色。三出复叶对生,小叶卵圆形或椭圆形,长4.5~8.0 cm。圆锥花序顶生,花黄白色,有香味,花期5~6月;蒴果膀胱状,先端2裂,果期8~9月。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该植物主要分布于东北、河北、陕西、浙江、湖北和安徽。近些年在吉林省该物种的分布区逐渐缩小,文献中记载的该物种在吉林省的分布地已经多年没有发现该植物的分布了。

2.4.2槭叶福王草

属于菊科多年生草本,高50~90 cm。茎直立,常带紫褐色,通常光滑无毛,上部细弱,疏被灰褐色短柔毛。叶质薄,茎中下部叶具长柄,长20~25 cm,柄上常具1~2对耳状小叶;叶片掌状,5~7中裂至深裂,基部截形或心形,两面散生伏毛;茎上部叶掌状3~5中裂或不裂。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狭圆锥状;花序梗细长,长1.0~1.5 cm,总苞椭圆状筒形,长10~12 mm,径3 mm,基部有苞叶3~4,线状锥形,总苞片5,狭披针形,长1.2 cm,宽1.5~2.0 mm;花白色,5~6枚,花冠舌状,长7~8 mm。瘦果长圆形,长5 mm,稍扁,褐色,无毛;冠毛糙毛状,带淡褐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据文献记载,该植物分布于我国黑龙江省、内蒙古东部及河北省,日本亦有分布。在吉林省为首次发现。

2.4.3野葛

属于豆科多年生草质藤本,块根肥厚,富含淀粉,全株有黄色长硬毛,茎长10余米,常匍匐于地面或缠于它物而向上生长。小叶3,顶生小叶菱状宽卵形,长6~20 cm,宽7~20 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有时浅裂,两侧的两个小叶宽卵形,基部斜形,各小叶下面有粉霜,两面被白色状贴长硬毛;托叶盾形,小托叶针状。总状花序腋生,长20 cm;花蓝紫色或紫色;花萼钟状,齿5,披针形,上面2齿合生,下面l齿较长;花冠蝶形,长约1.5 cm。荚果条形,扁平,长9 cm,宽9~10 mm;种子长椭圆形,红褐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多生于山坡及沟谷的阔叶林内、林缘及灌丛间。分布于我国黑龙江省及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朝鲜、日本、俄罗斯亦有分布。吉林省仅在长白山区偶见。

3 结论

罗通山属长白山系,植被繁茂,森林类型有次生林和人工林,林分类型主要为混交林,纯林所占比重较小。从历史和地理位置看,本地区地带性植被应为针阔混交林,但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原始森林已不复存在,经多次建植后,形成次生针阔混交林及夏绿阔叶林。

罗通山区域是较为典型的长白山区低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类型多样,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湿地等4个植被类型,下属19个植被群系。有蕨类植物14科24种,裸子植物2科6种,被子植物82科399种,占吉林省野生植物种数的18.1%,从区域面积和地理位置来看,物种丰富度较高。

区域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东北红豆杉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松、黄檗、水曲柳、紫椴、野大豆、刺楸等6种,但数量稀少;吉林省新记录种槭叶福王草1种,少见种有省沽油、野葛2种。

从物种组成和植物区系来看,以温带分布类型占绝对优势,充分显示本区系的温带性质,以及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的植物分布特点。

总之,罗通山地区为典型的长白山区低山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由于人类长期生产生活活动,导致罗通山四周均为居民区和广袤的农田,使罗通山成为“孤岛状”的独立生态系统,阻碍了罗通山上的植物扩散和交流,产生了地理和生殖隔离,因此,在此地区有吉林省稀有植物物种分布。该区域的植物物种有重要的保护和科研价值。

[1]李莉.甘肃头二三滩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J].甘肃林业科技,2006,31(4):17-20.

[2]杨学军,林源祥,胡文辉,等.上海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调查[J].中国园林,2000,(3):65-67.

[3]彭萱亦,吴金卓,栾兆平,等. 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评价综述[J]. 森林工程,2013,29(6):4-10,43.

[4]吴征镒.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5]赵淑清,方精云,宗占江. 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组成、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J].生物多样性,2004,(1):170-179.

[6]牟进鹏,陈妮娜,董章凯.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水平指标的分析与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14,43(2):22-24,34.

[7]梁金花.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J]. 吉林林业科技,2014,43(2):25-27.

猜你喜欢
混交林吉林省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China tendrá nuestro apoyo para ingresar al CPTPP”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营造混交林的必要性和技术分析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马尾松、巨尾桉及其混交林土壤微量元素调查
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水土流失规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