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 绿海飘香

2014-09-05 21:15何晓玲徐翠霞
绿色中国 2014年4期
关键词:菊花垃圾生态

何晓玲 徐翠霞

“绿林竹海寻宝藏,耕读传家诗意浓。”这是2013年浙江省级生态文化基地授牌典礼上评委会给予绍兴市平水镇同康村的授牌词。自2011年起,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生态文化基地遴选命名活动,至今,已评选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基地58个。当我们走进2013年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那些爱绿护绿的创举、自然和谐的环境、绿色环保的理念、人文兼蓄的内涵无不彰显着自然之趣、人文之美。

爱绿护绿打造“园林工厂”

屹立千年的桑树园、见证亿万年沧桑的木化石林、满目葱翠的有机农业园、丝绸生产工厂、国家“AAAA”级风景区……这一个个看似没有交集的“矛盾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风景园林般美丽和谐的画面,这里就是全国惟一的丝绸产品研发基地、丝绸行业中的领军企业新昌达利丝绸公司的园区。

走进园区,一幅巨大的汉字背景墙赫然入目,上面镌刻着上百个“丝”偏旁的中国汉字,让人叹为观止。站在空旷的园区中间放眼四望,新绿初绽的千年古桑树犹如站岗的哨兵,茁壮挺拔,疏落有致。达利丝绸公司行政总监张金珍告诉我们,园区内有200余棵古桑树,这些古桑树是全国各大水系兴建大型水库时,从库区抢救性移植而来的,它们的树龄高达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园区内的古桑树品种丰富,有嫁接桑、野

桑、杂交桑、乔木桑等。春天桑叶茂密,“鸟鸣桑叶间,绿条复柔柔”;夏天,桑椹缀满枝,“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融”。由一棵桑树衍生开来,达利公司用爱绿的心将蚕桑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每年四五月份,公司举办桑葚采摘节、采桑养蚕月活动,周边的群众和游客慕名而来采摘桑叶、桑果,体验田园生活的韵致。园区配有专职导游,人们在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还能了解到桑果、桑叶、桑枝、桑皮、桑根、桑木的药用知识。在蚕桑文化展览馆,陈列着栩栩如生的蚕的一生仿生模型,在缫丝、纺纱以及蚕桑深加工车间,人们可以亲眼目睹各种蚕桑制品的制作过程。

园区内有个“采蝶湖”,湖面并不宽广,但湖水清澈,假山、花草、喷泉相得益彰。湖中有国家级保护动物黑天鹅、鸳鸯、野鸭、大雁等珍禽以及各种观赏鱼类。张金珍告诉我们,丝绸生产车间用水经“中水回用”,流经喷泉后全部流入采蝶湖,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这一小小的细节体现了公司“倡导环保,回报社会”的绿色生产理念。在达利丝绸厂区信步,听不见机器的轰鸣,看不到滚滚的浓烟和散发恶气的污水,但见绿意冉冉,木石成林,这的确让人难以置信。

企业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中坚力量。用爱绿护绿的心经营生产,把园区绿化与企业生产、企业文化完美融合,达利丝绸给企业的生态文化建设树立了典范。

垃圾分类清洁美丽乡村

“九月鄣南道,家家云半扉,日斜衣趁暖,霜重菜添肥。地僻秋成早,人荒土著稀,盈盈烟水阔,鸥鹭笑忘归”。这是清末民初著名篆刻家、书法家、画家吴昌硕为他家乡安吉县鄣吴镇玉华村赋的诗。走进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我们的目光即被别致的茅草篷掩映下的红、蓝、黄、绿四色垃圾桶吸引。“垃圾分类”,这在大城市都很难做到位的事情,玉华村村民们却执行得一丝不苟。最近,玉华村村民们都议论一件新鲜事——“分垃圾-赢分数-兑奖品”。拾破烂可以换钱,分垃圾也可以兑换奖品?正当我们为这个问题疑惑不解时,一辆洁白的保洁车驶了过来,保洁员汪金宝仔细地查看了垃圾桶,在一个本子上认真地记录着什么。翻看汪金宝手中的“玉华村村民垃圾分类登记本”,上面记录着日期、户名、垃圾分类得分情况等,清楚详细,一目了然。老汪介绍道:“我们村每家每户的垃圾袋都有编号,根据他家垃圾分类投放情况,打个分数。你可别小看了这分数,到了月底,这些分数可都是实打实的奖品,奖品有肥皂、脸盆、毛巾等,村民们很拥护这个制度。”说着他顺手把投放错误的一只破旧兔子玩具挪了个“窝”。“过去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差,为了省事贪图方便,农村到处都是垃圾场,河里随处可见农药瓶,田间地头垃圾成堆。为了创建生态文化基地,村里投资35万元建立了垃圾分类的奖励制度,并聘请2名专职保洁员、配备了3辆保洁车。现在,我们村的村民垃圾分类已成为自觉行为了。”村书记邱兴平朴实的语句中透着几分自豪。行走在玉华村的林荫大道上,但见金色的田野翻滚着层层麦浪,整洁的水泥马路两旁绿柳成荫,潺潺的小溪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乡村风景油画。阳光下,摆放整齐的四色垃圾桶如一面面飘扬的旗帜,昭示着玉华村人难能可贵的生态环保理念。

浙江现有15个美丽乡村成功创建了省级生态文化基地,在创建过程中,各地将环境综合治理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通过治路、治污、治乱、兴绿、亮化等措施,提升了村庄的整体风貌,村民的环保理念大大增强。

生态教育浸润书香校园

在美丽的钱江源头开化,有一座散发着绿色、生态、人文气息的校园——开化二中,校园内有一个令学生们流连忘返的“后花园”——珍稀植物园。这个植物园始建于2010年,原本只是一片荒草丛生的菜地。如今园内有香榧、银杏、香果树、红豆杉、金丝楠木等200多种珍稀植物。走进园门,一块巨大的“珍稀植物园科、属、种表”屹立在眼前,一群学生正簇拥着仰头观看。不远处,一位老师带着一群学生正在园内指认植物的名字。在一株红豆杉盆景上,我们看到一张“八年级一班盆景作品”的牌子。随行的开化二中校长汪奎元告诉我们,这是他们开发实施的精品校本课程——《金溪绿韵》课学生们的作品。《金溪绿韵》课程主要开展盆景制作、根艺美术等动手训练,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此外,学校还开设有浙江省首届义务教育百门精品德育课程《生态德育》,编印了专门的教材。《生态德育》课程主要分生态教育与生态体验两个篇章。每周一的第七节实践课是生态德育课堂,深得学生们的喜爱。通过开展的“倾听水声”、“认养活动”、创建“绿色家庭”、少年林科院、“生态文化节”、“亲亲大自然”书画摄影大赛等实践活动,学生们有了直观的生态德育体验,提高了生态文明意识。八年级一班的吴依珂同学在生态体验日记中写道:“常规的德育课大多枯燥无味,可是我们学校的生态文化德育课带着我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还有丰富的动手实践活动,一周一次的德育课,总是让我们翘首盼望……”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将生态教育浸润课堂内外,让生态文化,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目前,浙江已有4个学校被命名为生态文化基地。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生态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令人沉醉的绿意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潜移默化地受到生态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们成为倡导生态文化的主力军和践行者。

“美丽产业”铺就致富之路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每到菊黄蟹肥的深秋,桐乡市石门镇桂花村就成为一片花海。桂花园里万株丹桂竞相开放,菊花田里,朵朵菊花迎风招展,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桂花村是杭白菊的主产地之一,村里无公害杭白菊种植面积达1800多亩,年产菊花2000多吨。年近70的钟坤兴老两口靠种菊花“老有所乐”、“老有所依”,他喜滋滋地说:“城里人在阳台上养花看,我们在菜地里种菊花,不仅看着好看,还能有收入,我家3亩田的菊花一年下来有近3万元收入。”桂花村有本土菊花加工企业4家,杭白菊精深加工技术成熟,实现了杭白菊绿色食品的产业链延伸,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也为杭白菊的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村书记钟明富感慨地说,“种菊花这项美丽的产业,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绿林竹海寻宝藏,耕读传家诗意浓。”绍兴县平水镇是浙江省竹子科技示范园区之一。这是一片绵延万里的绿林竹海,这里的万亩连片四季笋基地,盛产的竹笋以甜、脆、鲜、嫩闻名乡里。近年来, 同康村人在林业科技的引领下,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对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竹林进行综合开发,通过深翻松土、合理灌溉、科学施肥、水锤泵应用等技术,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竹笋的产量和产值大幅提高。竹笋的单位面积产出率、重点示范区产量每亩提高400公斤,每亩产值提高1千元,一般示范区产量每亩提高200多公斤,产值提高500多元,竹林的经济效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万亩连片四季笋基地”为依托,村里大力发展竹林旅游业,推出了游竹山、挖竹笋、住竹屋、享竹情等旅游项目,形成了横跨一、二、三产的产业链,将这一片郁郁葱葱的竹山变成了村民们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

生态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秉着“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生态文化”的宗旨,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遴选命名活动可谓风正扬帆正当时。全省各地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建设正快马加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将使更多的浙江百姓享受到生态文化建设带来的绿色“红利”。

猜你喜欢
菊花垃圾生态
菊花赞
垃圾去哪了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