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方法的研究

2014-09-05 05:50叶嘉康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管网污水处理河道

叶嘉康

(深圳市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34)

关于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方法的研究

叶嘉康

(深圳市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34)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问题被提上日程,我国已经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河道污染状况,目前整体河道水质状况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在河道整治过程中,核心问题是围绕治水,以截污治污为准则来开展,将截污治污与研究河道整治相结合,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主要基于我国当前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评估当前河道整治过程中的污水治理方案,讨论实现河道整治和污水治理的同步实施,从而改进河道整治过程中的污水治理方法。

河道整治;污水治理;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0 引 言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如何更好的利用这宝贵的水资源,加强河道治理工作,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污水处理,循环使用,南水北调等。另一方面,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水环境的改善是落实这一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其中河道整治工作又是改善水环境现状的重要部分[1]。在河道整治过程中,核心问题是围绕治水,以截污治污为准则来开展,将截污治污与研究河道整治相结合,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问题被提上日程,我国已经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河道污染状况,目前整体河道水质状况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针对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现状,河道整治工作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另外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整治河道与截流措施必须同步进行,而实际情况是,各地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并没有同步实施截流政策,导致河道污水治理工作并不乐观,从而没有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理效果。

所以,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各地政府有必要改善河道整治过程中对污水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河道污染状况,获得有效的治理成果。

2 河道治理过程中污水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各地状况来看,水体大面积受污染主要由表1中各因素造成,这些因素使得河道的自我净化能力减退,阻碍了河道治理工作的进行。在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下,各地开展的河道整治工作要遵循节能环保的要求,达到生态河道,经济循环的目的。

与当前河道整治方法相比,传统方案主要集中在净化污染源头和人工净化水体两个方面,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这种传统的治理方案早已无法赶上水体污染的速度,所以各地政府必须根据现有情况实施新型的治理方案,才能与时俱进的解决河道污染问题[2]。河道污染源及所占比例详见表1。

3 对当前河道整治中污水治理方案的评估

就近几年的河道整治来看,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对河道污水的整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表1 河道污染源及所占比例

3.1 三级网管改造

通常,三级管网改造适用于近期二级污水管网到达地区,并且通过对污染源内部的管道进行翻排工作促使污水按照既定的流程排到污水管道中,同时要求进行内部雨水污水分流改造[3]。

3.2 沿河埋管截污

沿河埋管截污主要适用于区域污水管网能够到达或者无法进行三级管网改造的地区,沿河道对附近的企事业单位所排出的工业废水进行截流处理。这种截污治水方式有利于治水工作的进行,但是它的缺点是在暴雨频发的天气容易雨水溢出,依然还会污染河道水体。

3.3 点状就地处理

通常是在河道周围没有污水管网或者城镇污水管网无法纳入的地区,就地建造污水处理设施或者三级化粪池处理污水。这种处理方式的优点是很容易实施,而缺点是对污水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彻底,造成小范围的污染[4]。

3.4 水域生态治理

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已经进行过污水治理,但是仍有大面积受污染或者污染比较严重的河道,以及一些无法进行污水处理的河道。在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布置生态床的方式进行治理,这样做对处理分散污染源有一定的帮助。水域生态治理是一种污水处理的补充方案,主要应用在低冲击负荷的河道水体污染,但是这种方式的后期管理要求较高,投入也就相对较高[5-6]。

我们在具体进行方案选择时,应该按照顺序从1到4进行考虑,尽量采取前面的方案,在前面的方案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再考虑后一种方式。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除了第一种方式之外,其他三种都会存在后期管理要求高,容易产生废弃工程,易造成河道的水质不稳定等特点。因此,如何将河道整治和污水截流同步进行,是河道整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4 河道整治过程中污水治理方法的讨论

在进行污水治理时,一般要求在治理河道时同步进行污水截流,这种方式有着普遍适用性。

4.1 河道整治和污水截流同步实施的技术方案

4.1.1 两项调查

1)调查河道两侧的排水户。搞清楚排水户的性质、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和浓度、排放的水量、内部已经存在的三级管网现状等,这些工作对提高污水治理的效率有着一定帮助。

2)调查排水户附近道路上的污水管道情况。了解道路下二级污水管道状况,制定合理的建设施工计划[7]。

4.1.2 二级污水管网

通常,二级污水管网直接决定着污水处理的速率,是实现高效的污水处理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条:

4.1.2.1 对分流制地区初期污水的截污工作考虑周全

对合流制系统要在实施新的分流制管道的同时采取相关的完善措施。比如适当的增加截流设施等。

4.1.2.2 尽量做到河道治理和截污工作相结合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二级管道建设时,应该与周围的黑臭河道结合,尽量向治理的黑臭河道去延伸。

4.1.2.3 二级污水管网沿线附近的排水户接入条件要予以考虑

工程实施过程中,务必要将连接支管和支管末端的检查包括在内。对于已经有排水户的地区,要给排水户留出接入井的位置;对于还没有用户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隔50~100 m设一对预留管,将检查井设置在末端[8]。

4.1.2.4 对排水户和二级网管建设的关系予以考虑

施工方要将道路两侧的排水户在设计图纸上标示清楚,用来核实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同时要注意的是,为了便于排水户的接入,二级污水管的起始端不宜标的太高,通常地面至管道顶部的距离>1.5 m为宜[9]。

4.1.3 按照分流制为排水户内部建设雨水和污水管道

一般情况下,河道两侧附近用户内部的三级网管采用合流制分配,但是考虑到要对用户进行监管,还要实现污水分流和区域内雨,就要求用户内部的三级网管是分流制的。

在内部三级网管建造之前,要实地考察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改造方案的设计,对排水户的管理必须紧随黑臭河道的治理,前期收集的信息必须及时向二级管道建设部门反馈[10]。在制定相关方案时,要充分利用水务公共信息平台,共享河道和网管信息。

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在二级污水管道标高还有剩余的情况下,最好在用户内部新铺设雨水收集管道,直接排入河水中,将现有的合流管道改成污水管道,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容易造成漏接污水[11]。

2)如若二级污水管道的标高没有剩余,就需要施工方铺设三级污水管道,把原来的管道当做雨水管道。

3)建议用户在三级管网改造的时候能够利用雨水。

4)严格管理工业废水和餐饮企业排出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管道的污水要符合相关指标要求,不允许排放超标的污水。

4.1.4 各地政府在实施实时动态管理的同时要注意加强相关地区的污水治理工作

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各种信息化的成果来及时的对河道污染情况作出评估,例如可以参考河道GIS图、污染源GIS图、卫星图片、污水管道GIS图等,这些方式能够对治理河道起到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从源头上解决污水治理的难题[12]。

4.2 河道整治污水处理过程中所要遵循的要求

1)要有专业的设计施工单位来完成河道污水治理中的各项工作,制定明确合理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做好污水管网和河道整治实施节点等多种数据的收集工作,这些是河道整治污水处理效果得到保证的基本前提。

2)考虑到之前河道整治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各地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河道污水处理的投资力度,在人力和物力方面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招聘专职人员管理河道污水,这些措施可以使得河道治理的投资资金用到实处。

3)各级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以此来督促河道整治工作。同时,将乡镇当做河道治理工作的主体,制定完善的河道治理考核评估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河道治理工作的进行,保证河道污水治理的效率。

5 结 语

河道污水治理是保护水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政府必须重视起来,但是实际情况是,在河道污水治理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往往忽视了对群众的宣传,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工作做得还不是很到位,对此希望各地加强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源头上解决污水治理的问题,这也是河道治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不忘把生态水利的思想落实到整个工作当中来,才能真正达到河道污水治理的生态目标。

[1]徐传明.浅谈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生态治理[J].科技与生活,2012(16):91-93

[2]陈勋,李梅凤,黄成业.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水利应用探究[J].中华民居,2011(12):221-222.

[3]葛立东.黄建伟生态砖护岸技术在河道工程的应用及启示[J].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2008(08):613-615.

[4]周达.河道整治过程中的生态理念[J].民营科技,2014(01):210.

[5]晋林林.城市河道整治项目水土保持的建设与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165.

[6]傅建彬.上海郊区村镇级河道黑臭成因及水环境治理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2):31-32.

[7]夏庆云,蔡军,王蔚英.杭州市典型河道生态护岸的选择[J].浙江水利科技,2011(02):21-23.

[8]刘慧,胡岑,赵玉杰.浅谈河道整治中的工程占地问题[J].内蒙古水利,2014(02):87.

[9]曾宇健.土工网格在和河道治理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06):125-127.

[10]何君.浅析河道整治过程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民营科技,2014(09):106.

[11]徐世辉.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4(09):288.

[12]陈剑懿.鸡西市鸡冠区污水治理工程对防洪的影响[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9(03):241.

1007-7596(2014)12-0117-03

2014-08-08

叶嘉康(1985-),男,广东深圳人,助理工程师。

TV85

B

猜你喜欢
管网污水处理河道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涌浪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