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莹 宋志红
解析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和药理
朱莹 宋志红
目的 对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7例给予阿司匹林治疗, 观察组39例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均显著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显著, 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动脉粥样硬化;瑞舒伐他汀;药理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 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威胁[2]。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选取76例患者, 分别给予阿司匹林与瑞舒伐他汀治疗, 其中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6例, 所有患者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相符;其中男42例, 女34例, 年龄56~78岁, 平均年龄(65.3±2.8)岁;排除慢性感染性疾病、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7例,观察组39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于睡前给予患者100 mg阿司匹林(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7022291)口服治疗, 1次/d;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于睡前给予患者10 mg瑞舒伐他汀(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3246)口服治疗, 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IMT进行测定, 检测两组患者LDL-C、TC及TG。LDL-C正常值3.37 mmol/L, TG正常范围为低于1.7 mmol/L, TC正常范围为2.9~6.0 mmol/L;IMT为0.9~1.3 mm为增厚, IMT为1.2 mm及以上为粥样硬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 对照组与观察组IMT、TC、TG及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具体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分析( x-±s)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3,4]。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有严重危害, 而近期诸多临床实验揭示, 他汀类药物可促使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大大降低[5]。
瑞舒伐他汀属于选择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由人工合成, 可有效降低人血浆内总胆固醇、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同时可对机体中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异变等病理过程发挥影响[6]。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作用为:①抗炎效果:a.降低金属蛋白酶:已有研究发现, 金属蛋白酶对斑块破裂有促进作用, 而瑞舒伐他汀可促使人体内生成金属蛋白酶的量大幅降低, 从而促使动脉斑块维持稳定;b.对白细胞介素表达过程予以抑制:该药物可通过降低低密度蛋白质水平, 减少白细胞介素(由低密度蛋白质生成)水平, 抑制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 从而发挥保护内皮、抗炎性反应的效果。c.阻止核转录因子表达过程:瑞舒伐他汀可对核转录因子表达过程加以抑制, 避免患者出现醛固酮系统激活或血管扩张素等导致血液中自由基含量增加下引发的高胆固醇血症。d.促使超敏反应蛋白水平降低:该药物可促使患者血清内超敏反应蛋白水平降低, 同时可促使低密度蛋白及胆固醇水平降低, 降低血管内脂质沉积量,从而缓解巨噬细胞内膜的吞噬、浸润作用, 以降低炎性反应因素释放量。②抗氧化、抗血栓形成:瑞舒伐他汀可抑制血小板活性, 减少血管内膜上的脂质沉积, 有效减轻内皮细胞所受损害, 从而促使血小板刺激降低。另外, 该药物可促使SOD活力大大提高, 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对动脉斑块形成有显著抑制效果。③促使内皮功能有效改善:一氧化氮可通过减少血液平滑肌细胞增长、促使血管平滑肌舒张的作用发挥抗血栓效果, 而瑞舒伐他汀可促使一氧化氮水平提高, 对血管内皮作用予以调节。同时, 该药物可对Rho蛋白质异戊二烯化功能予以抑制, 将一氧化氮合成酶予以激活,促使一氧化氮合成量升高, 同时可诱导患者内皮细胞发生增殖、迁移。
在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与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别采用阿司匹林与瑞舒伐他汀治疗, 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治疗前IMT、TC、TG及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均显著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由此可见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 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显著, 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史旭波, 胡大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误区.中国循环杂志, 2014, 29(2):158-160.
[2] 罗甜甜, 田迪, 刘挺榕, 等.动脉粥样硬化生物标志物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广东医学, 2014, 35(1):144-147.
[3] 曹立平, 张治中, 张雨蒙, 等.环氧化酶2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1):50-53.
[4] 姚树桐, 秦树存.内质网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和防治中的作用.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4, 30(2):364-365.
[5] 梁长在, 刘宏斌, 尹大一, 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性过程的无创影像学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3): 277-279.
[6] 申丽红, 梁小乐, 高旭光.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3):237-239.
2014-07-02]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朱莹);河南省安阳市供电公司卫生所(宋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