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骏 胡志前
模拟医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姚骏 胡志前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随着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需求的不断提高, 对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实践教学成为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拟医学教育是以模拟真实性进行教学的方式, 对临床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 成为临床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临床实践;模拟医学;应用价值
模拟医学教学是指运用医学教学模型、标准化患者等模拟教学方式, 进行医学实践的教育, 是现代数字化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拟医学以贴近真实患者和环境的特点,进行教学和实践训练, 临床模式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 利用多种模拟系统(如计算机互动模型、局部功能模型、虚拟科技等), 创设出模拟的临床场景和模拟患者, 通过建立临床技能模拟实验室的方式, 让科学与人性化结合进行实践教学,把医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临床实践中, 不但培养出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而且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 减少了医疗事故, 避免了医患纠纷。模拟医学教学的应用可以模拟医院里设置的每个学科, 让教师教学更加直观, 把抽象的书本理论变成具体的实际操作, 还让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掌握的更真实熟练, 这显著地提高了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和实践能力。
2.1 模拟教学的优势 模拟医学教学提供人工的临床情景,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 多样化随机出现病例, 有较强的纠错性, 操作安全, 可以随时掌握训练过程、记录和回放, 可反复进行练习、不受时间限制, 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模拟医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医院、医学院广泛的重视与发展, 让医学生利用模拟操作、模拟患者进行临床诊疗的教学训练。有利于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和临床练习,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1]。应不断扩大模拟教学运用实践, 把现代化的技术和医学理念相结合, 应用到教学中, 让医学生在模拟练习后再
走入真正临床, 最大程度地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有效地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水平。
2.2 模拟教学的实践 临床模拟技术训练中心的建立, 让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操作有效的结合起来, 同时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小组化实验教学, 增加了学生操作的次数和时间,多种学习方法, 都被有效的应用。医学生要掌握自己的专业的技能, 同时还要学会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标准化患者和模拟设备相结合, 在教学中的应用, 创造出多种真实的以及特别的病例, 让临床实践的技能得到更好的练习。
3.1 打破了临床教学的传统模式 临床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操作、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的练习。临床教学传统的是根据课程开设实验项目, 其目的、要求均不明确, 并不利于医学生综合性技能素质的培养和临床能力的提高。然而模拟医学教学模式, 以掌握临床基本能力、综合能力为目的, 运用仿真模型设置实验体系, 使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
3.2 有利于教学方法不断改进 在模拟医学临床实践的基础上, 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目前, 各医学院建立模拟技术的教学平台。模拟医学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 使教学水平进一步发展。模拟技术教学平台的建立, 使临床医学基础、专业课教学与模拟技术的结合, 培养了医学生临床实践的能力和临床思维方式[2];同时对实验教学任务完成作了保障, 强化了实践技能训练。
3.3 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 在模拟医学实践中, 除了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 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模拟操作时, 让学生通过模拟系统把模型视为真正的患者、实际的场景, 培养医学生尊重患者、同情患者、关爱患者、帮助患者,学习沟通能力, 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模拟医学教学以人性化为教学目标, 把医学中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相结合, 让医学教育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 模拟医学在临床实践教学的应用, 使医学生进行临床技能操作的机会增多, 培养了医学生临床实践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提高了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模拟医学构建了新的临床技术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高科技模拟的不断出现, 解决了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很多问题,不断完善、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是未来临床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1] 王冰, 徐军, 杜红阳.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技能训练中的实践与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1):68.
[2] 李玉杰, 韩建民, 肖海鹏.正确应用仿真病人进行模拟医学教育.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3):51.
2014-07-08]
200003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