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虹
人性化服务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董虹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给予抗糖尿病药物治疗,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服务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为82.76%,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8.28%,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治疗后显效18例, 有效34例, 无效6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观察组显效21例, 有效35例, 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为96.55%,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护理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对治疗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临床上可加以借鉴和推广。
2型糖尿病;人性化护理;治疗依从性
我国成人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9.7%, 目前已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以2型糖尿病为例, 如该病未得到有效控制, 患者的病情会进一步加重, 出现感染、感觉障碍、末梢疼痛和视力下降等多器官病症。本文以本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58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收集116例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本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 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和并发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8例。其中对照组有男33例, 女25例, 年龄38~72岁, 平均年龄(55.2±4.9)岁;病程1~20年, 平均病程(6.9±1.6)年。观察组有男30例, 女28例, 年龄36~74岁, 平均年龄(55.4±5.1)岁;病程2~21年,平均病程(7.1±1.8)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常规给予抗糖尿病药物治疗, 对照组实施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护理, 包括以下方法:①运动康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嘱其适当参加运动并长期坚持, 注意控制运动强度。②饮食控制。应严格控制总热量, 按时定量进餐, 饮食应合理搭配。③用药指导。应在0~5℃冰箱存放胰岛素, 抽吸时剂量应准确, 将其摇匀不可剧烈振荡;密切观察和预防胰岛素过敏、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合用胰岛素时应按照短效胰岛素、中效与长效胰岛素的顺序抽吸。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给予人性化服务护理:①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耐心细致的患者进行交流,理解患者的感受[2]。②健康教育。通过宣讲和讲解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 促使其坚持用药, 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1.3 评定标准 对本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 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显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降低幅度在30%以上, 或空腹血糖≤7.2 mmol/L, 餐后2 h血糖≤8.3 mmol/L;有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降低幅度为10%~29%, 或空腹血糖≤8.3 mmol/L, 餐后2 h血糖≤10.0 mmol/L;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依从性[n (%)]
糖尿病在临床上可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 其中1型糖尿病属于胰岛素依赖型, 多见于青少年, 具有发病急、症状重和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特点;而2型糖尿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 多见于成年人, 其病程进展较为缓慢, 通常无明显症状, 病情严重时可引发多器官病症,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目前, 临床上尚不能根治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应做好长期坚持治疗的准备。如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遵照医护人员的要求做好各项防治工作, 可有效控制血糖,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 如何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对收治的两组患者均给予了常规糖尿病治疗, 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人性化服务护理, 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其中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等人性化服务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 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护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临床上可加以进一步推广。
[1] 唐小飞, 赵锡丽.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对策.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7(9):838-840.
[2] 谢纳新.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22):115-116.
2014-08-11]
110023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