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山 王定胜
高渗盐水替代麻黄素配伍克林霉素滴鼻佐治小儿鼻窦炎临床效果观察
刘青山 王定胜
目的 观察为小儿鼻窦炎应用高渗盐水配伍克林霉素滴鼻佐治的临床疗效, 探讨高渗盐水在小儿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鼻窦炎患儿,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60例, 对照组应用麻黄素、克林霉素治疗;实验组应用高渗盐水、克林霉素治疗, 用药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鼻窦炎患儿的药物效果更佳, 实验组药物性鼻炎、心血管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 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5.0%,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渗盐水配伍克林霉素滴鼻佐治小儿鼻窦炎, 可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毒副作用, 高渗盐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高渗盐水;麻黄素;克林霉素;小儿鼻窦炎;效果观察
小儿鼻窦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病, 临床治疗难度比较大,多数患儿存在经常性鼻堵、黏脓物、咳嗽等临床症状, 少数患儿存在哮喘、听力减退、打鼾、喷嚏、头痛等临床症状,研究证实[1], 小儿鼻窦炎多由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 与成人鼻窦炎患者相比, 小儿鼻窦炎患者全身症状比较严重。过去, 医师常应用麻黄素配伍克林霉素滴鼻治疗, 但麻黄素可对患儿产生毒副作用, 不宜推广。本研究为2012年5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鼻窦炎患儿应用高渗盐水配伍克林霉素滴鼻治疗, 获得了较佳的效果, 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5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鼻窦炎患儿12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60例。入选病例均符合《小儿耳鼻咽喉科学》[2]中的鼻窦炎诊断标准, 实验组:男32例, 女28例, 年龄5~14岁, 平均年龄(8.32±2.15)岁, 病程3个月~2年, 平均病程(12.32±2.06)个月, 36例为单一鼻窦炎, 24例为多发鼻窦炎;对照组:男34例, 女26例, 年龄5~12岁, 平均年龄(8.12±2.45)岁, 病程4个月~2年, 平均病程(12.41±2.41)个月, 34例为单一鼻窦炎, 26例为多发鼻窦炎。排除牙源性上颌窦感染、鼻腔良性肿瘤、鼻息肉患儿, 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治疗前对两组患者鼻腔分泌物进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给予敏感药物, 应用0.5%麻黄素加0.15 g克林霉素(国药准字H42021664, 武汉迪奥药业有限公司)滴鼻治疗对照组患儿, 3次/d, 坚持用药8周。
1.2.2 实验组 应用3%高渗盐水加0.15 g克林霉素滴鼻治疗, 3次/d, 坚持用药8周。
1.3 疗效评定 参照《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价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治愈:头昏、头痛、脓涕、鼻塞等临床症状消失, 鼻道内未见分泌物, 中鼻腔黏膜恢复红润光滑, X线片或鼻窦CT提示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有所缓解, X线片或鼻窦CT提示鼻窦黏膜水肿基本消退,好转:症状改善, 鼻腔脓涕减少, CT检查结果显示黏膜增厚程度减轻, 窦腔黏液潴留减轻;无效:均不符合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观察两组鼻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鼻窦炎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0例、10例、14例、6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临床效果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5例、10例、20例、15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鼻窦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共2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1例为药物性鼻炎, 1例为素耐受作用减弱), 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共6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鼻窦炎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n (%), %]
表2 两组鼻窦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n (%), %]
小儿慢性鼻窦炎多与儿童免疫防御功能差、对外界适应能力差、身体抵抗力差相关, 小儿慢性鼻窦炎多伴有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症状及全身症状, 小儿鼻窦炎症状不典型, 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 若病情得不到控制, 小儿易发生打鼾、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嗅觉减退等症状, 影响小儿的日常学习、生活及生长发育[4]。
临床医师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鼻窦炎患儿, 有研究人员[5]观察了高渗盐水加克林霉素与麻黄素加克林霉素滴鼻佐治小儿鼻窦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为对照组患者应麻黄素加克林霉素滴鼻治疗, 为观察组应用高渗盐水加克林霉素滴鼻治疗,结果显示, 两组患儿均获得了较佳的治疗效果, 但观察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渗盐水加克林霉素无明显毒副作用,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药物性鼻炎、心血管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 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5.0%,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相关研究结果[7]一致, 进一步表明高渗盐水及克林霉素可缓解常性鼻堵、黏脓物、咳嗽症状, 在鼻窦炎患儿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麻黄素滴鼻液治疗小儿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已得到验证,但麻黄素可对患儿产生明显的心血管毒性, 近年来, 药理学研究有所发展, 麻黄素的负性作用得到重视, 有必要寻求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替代药物。
为降低患儿临床不良反应, 本文为实验组患儿应用3%高渗盐水滴鼻治疗, 鼻腔黏膜表面的黏液痰可分为表面的胶质相和深层的液体相, 高渗盐水可改变黏液痰的液体流变学特性, 临床认为[8], 碱性环境可使黏液痰变稀释状, 酸性环境可使黏液痰变黏稠, 高渗盐水略显碱性, 可利于黏液排除。有研究指出[8], 3%高渗盐水对黏液痰具有稀释功能, 可增加液体层厚度, 作用于鼻炎患儿, 可缩短鼻腔黏膜清除时间,促进黏膜恢复清除功能, 还有研究证实, 在肺内滴入高渗盐水, 患者未见肺上皮内细胞不良反应, 因此, 3%高渗盐水鼻腔冲洗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治疗药物。
综上所述, 高渗盐水替代麻黄素配伍克林霉素滴鼻佐治小儿鼻窦炎, 可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毒副作用, 高渗盐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1] 孙宏瀛.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鼻窦炎154例.河南中医, 2013, 33(12):2186.
[2] 雷蕾,张勉,陈潇.中药鼻炎水雾化治疗小儿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光明中医, 2013, 28(6):1148-1149.
[3] 朱宽龙.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小儿鼻窦炎48例.中国药业, 2013, 22(9):87-88.
[4] 郝存亮.小儿鼻窦炎150例临床分析.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2, 22(3):36-37.
[5] 王丽芳.76例小儿鼻窦炎的诊治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19):24-25.
[6] 高树云,俞雪梅,吴静漪.小儿鼻窦炎84例临床分析.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8, 16(3):36-37.
[7] 胡镜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鼻窦炎56例.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7, 23(12):780.
[8] 刘红艳.高渗盐水替代麻黄素配伍克林霉素滴鼻佐治小儿鼻窦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 17(2):238.
2014-05-05]
513000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英城街道卫生院眼耳鼻咽喉科(刘青山);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武警医院眼耳鼻咽喉科(王定胜)
王定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