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万晓曦
从整体应用和系统建设上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系统还存在诸多不足。为了保证整个项目的管理要素能够按照企业和项目的标准流程完成,需要企业首先对公司的整体项目管理流程进行一定的梳理、优化,形成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流程体系,然后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固化。
项目管理系统从项目层面上是以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为基础,完成项目各个具体业务的管理,对项目成本、合同、进度、质量、安全、技术、信息、资源等项目要素进行有效管理,最终使项目管理人员通过信息系统,更好地完成项目从面到点的管理和控制。在公司层面,可以对每个项目的施工状况进行监管,把握每个项目相关的业务情况,通过对所有项目业务数据的汇总统计,全面掌握企业范围内人、财、物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资源状况,进而做出对各种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合理调配。公司通过对企业各种管理数据的积累,达到公司对所有项目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等全方位决策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设备管理、风险管理、竣工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招投标管理,是其对相关建筑项目进行综合管理的重要系统工具。
根据《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相关调研显示,设备管理、风险管理、竣工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招投标管理等系统在建筑企业内的应用开发进程上差距不大,各系统只有约10%的企业处于正在开发和计划开发阶段,其余企业或者已应用该系统,或者无开发计划。其中,合同管理系统已应用和无开发计划的企业比例持平;安全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和招投标管理系统,已应用的企业数量均大于无开发计划的企业数量;其余系统则是无开发计划的企业居多。
通过调查建筑企业是否经常使用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上述十个分系统发现,47.6%的企业表示这些系统需要“经常用”,26.6%的企业使用程度为“不经常用”,另有25.8%的企业则基本不使用这些综合项目管理系统。这说明目前行业内真正应用综合项目管理系统来办公的企业仅占一半左右。
从整体应用和系统建设上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施工企业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还存在诸多不足。为了保证项目的管理要素能够按照企业和项目的标准流程完成,需要企业首先对公司的整体项目管理流程进行一定的梳理、优化,形成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流程体系,然后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固化。目前国内大部分施工企业由于项目类型众多,没有形成企业的几套标准化体系,加之一些管理软件的灵活性较差,造成企业在应用过程中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在系统中表现僵化,造成执行困难。
为了保证系统间的有效集成,需要建立系统间的集成标准和交互体系,例如,物资供应与消耗的数据如何直接传递到成本,人员工资的发放如何核算到项目,项目业务结算的信息如何传递到财务与资金系统进行款项的支付。但目前国内的很多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还基本处于孤立应用阶段和简单的系统集成,只有少数企业已经实现了基于门户、基于业务流程、基于统一主数据管理的集成体系。
同时,为了充分地体现组织体系内的资源统筹与优化,需要综合项目管理系统支持项目群的管理,并支持跨项目跨组织间的资源汇总与资源统筹、调度协调,例如,可以进行多个项目的物资库存和耗用情况的分析,并实现向上分类物资的汇总和集中采购与分发,并可以实时动态分析整体物资流动、库存和耗用情况,这需要管理系统对多组织模型的有效支持。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实现此部分功能,只有少数的企业在应用。
当前的项目管理,已经不是施工企业一个管理个体所能完成的工作,他它需要多方的协同,因此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的相关功能也应向外部进行功能扩展,例如,和电子采购系统的整合,和第三方价格管理系统的交互,但调查显示该项外延应用在国内目前还是凤毛麟角。
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的应用,一定要可以实现对一些关键管理事项设定临界触发点,从而及时地预警相关人员,实现所谓的事找人,也就是企业的相关风险控制,这种控制又分单点控制和联动控制等多种控制预警机制。目前在国内大部分施工企业可以实现一定的单点控制功能,但联动预警控制较弱,并且风险预警机制大部分还无法在系统中实现动态的设定。
对建筑施工企业应用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的满意度上来看,调研结果显示建筑企业对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的满意程度普遍较高,对每个系统的满意与基本满意的企业均能达到90%以上,其中,安全管理系统和质量管理系统的满意与基本满意占比达到了100%。10个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中,风险管理系统和竣工管理系统的不满意程度最高,均为6.3%。同时,从满意度调查上可以看到,各个系统处于“基本满意”评价的均超过50%,这说明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对系统应用有更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