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化环境下的项目管理

2014-09-05 06:09本刊编辑部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20期
关键词:建筑业监理项目管理

文|本刊编辑部

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领域迅速扩张,工作地域大大延伸,工程项目管理跨度不断加大。当企业进入高效运转状态时,传统项目管理方式难以为领导决策提供详实依据,不能支撑企业持续发展,企业的管理效益和风险并存。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2010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451亿元;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9547亿元;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1196亿元。“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6.5%,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3.7%,均超过“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十八大”以来,建筑施工行业进一步加快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强调走绿色、智能、精益和集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建筑施工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生产方式粗放、生产效率较低、能耗过高、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施工行业高速发展的现状与相对落后的管理与生产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建筑施工企业也难以逃脱“高产值、低利润”的困局。建筑施工企业“僧多粥少”的情况长期存在,特别是国家遇到调控的时候。由于建筑市场的规范,建筑行业中的很多市场法则被过度地使用,例如低价中标,工程款的支付比例以及交付时间,人才流失等问题,都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通病”。

与国外施工企业相比,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虽然劳动力和设备装备成本水平较低,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普遍缺乏新技术、新材料和科技含量较高的成套专业化设备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更为重要的是,施工企业对现代管理理论和观念接触较少,管理思想与理念较为传统,产业组织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化要求和符合建筑产业的基本特征,管理手段落后。

然而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领域迅速扩张,工作地域大大延伸,工程项目管理跨度不断加大。当企业进入高效运转状态时,传统项目管理方式难以为领导决策提供详实依据,不能支撑企业持续发展,企业的管理效益和风险并存。

眼下,大型建筑项目的增加,使项目的参建单位不断变多,所涉及的相关方也日益庞大,包括行业主管、政府部门、业主、勘察设计单位、咨询单位、承包商、监理等,如此一来,管理体系、工作方式都存在差异。同时,项目地域日趋分散,人员流动性增大,项目管理面临着复杂的信息传递、控制与大量复杂的工作。

因此,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来说急需建立一套基于新信息化环境下的科学、高效项目管理理念体系,对整个项目实行系统、全面、动态的指挥和管理。用现代项目管理理念实施项目建设管理,确保项目时刻处于受控状态,并按照既定的工期、质量、费用、安全等目标要求,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

而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在如火如荼的建筑工程市场中,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转变管理思想,系统化的利用信息技术对项目进行实时管理,使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对项目及参建各方有价值。

猜你喜欢
建筑业监理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动物“跨界”建筑业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