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技术创新的应用,同时更颠覆了传统的商业竞争格局,给百货零售业、金融投资、物流业等都带来了新一轮的革新,同时也使像阿里、京东、腾讯等一批新生代互联网公司正向着跨业态、多元化的综合运营商挺进,成为新一代商业新贵。
作为人类社会“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标志,信息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工业化时代迈入了信息化时代,同时也确立了信息化成为推动人类发展的主导地位,信息化已经成为改变世界,改变人类文明,改变生产生活第一驱动力。信息化对世界的改变有很多方面,它促进了社会发展,颠覆了商业模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创新了生产模式,并推动了企业的变革。
信息化带来了生产制造方式的改变,新型的生产工艺使企业不断的重视自身产品的生产加工工艺,不得不放弃低效、低产的传统工艺。同时,信息化也在推动着企业创新变革。目前信息化已经延伸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财务管理到生产制造,从产品研发到市场营销都有信息化的身影。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信息化管理部总经理 杨富春
信息化也在推动企业变革创新,对此,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信息化管理部总经理杨富春举例到:“美国CH2M HiLL通过部署全球集中化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在六个小时内完成全集团的财务报表的周结/月结的工作,能够实现每周发布一个项目的财务报告。这对于中国的公司很少能够做到。此外,英国Balfour beatty实现了集中运营模式与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在ERP系统的支撑下,建立了全球业务服务中心,每个月通过系统生成一万多张工资单,处理占营业收入50%的业务交易,集中管理超过3亿英镑的采购物资,ERP应用之后也对企业整个的效率带来了很大变化。而美国的AECOM则将信息系统作为海外并购与业务重组的重要武器,对一系列的企业板并购之后,AECOM公司能够快速将新并购的企业实施总部信息系统,在短时间内,实现并购企业的业务流程标准化,使其平滑纳入AECOM的项目管理体系。”
从这些鲜活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出信息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和改变。杨富春认为:“这种改变应该说正在进行,而且是刚刚开始,它会深刻的影响人类五十到一百年的变化。”
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发展变革,最终通过信息化再造一个全新的企业。企业需要转变传统观念,顺应“信息化时代要求”,主动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的运营管理与企业业务生产活动中,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应用价值。杨富春总结到:“对于企业信息化而言,它推动企业发展变革的一个表现就是与企业生产管理深度融合,实现企业再造。”
实际上,信息化应用深度正在从“生产信息化”向“决策信息化”发展。从初始的应用到部门级的应用再到企业级的应用,现在到集团级的应用。杨富春认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发展变化。首先是信息价值从业务支撑向推动变革转变。第二是信息化应用从单一分散应用向集中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转变。第三是信息化建设从业务驱动向战略驱动的转变。第四是信息化管理从技术应用管理向运营优化管理的转变。这些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信息化为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最明显的就是导致企业IT投资失败。这其中包括领导不重视,缺乏统一规划,业务标准化程度低以及业务部门配合力度不够等多个因素。面对这些风险,企业必须尽量规避,同时优化信息化建设流程。杨富春对记者说到:“成熟商业模式与管理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前提与基础,信息化又能够倒逼标准化,并促进企业管理改革工作的推进。”
实际上,信息化建设要规划好顶层设计工作,同时进行分布实施,要动态调整,始终保持信息化架构与业务管理架构的高度匹配。要将信息化作为企业领导推动业务转型、管理变革、战略转型的重要工具。信息化建设也必须自顶向下发动,首先做好顶层设计,然后自下而上全员应用。在建设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系统集中应用与信息集成,同时,要完善信息化组织体系,处理好IT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业务关系;处理好信息技术与管理现状匹配的问题,要认真论证,谨慎使用。
杨富春向记者介绍到,“十二五”时期,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总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一最两跨”、科学发展,“一最”是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两跨”是要在2015年跨入世界500强前100强,跨入建筑地产集团前三强。实际上,这“两跨”在2013年都已实现。目前,中建的业务主要有五大方面,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国际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基础设施和设计勘察。
“十二五”以来,中建总公司始终以管理提升发展质量为契机,持续大力开展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先后构建了一系列的信息系统。目前已经在用的系统达到17个,覆盖了集团的管控核心领域,还有二级企业的主营业务系统,其中中海、八局都已提前完成了主营系统建设工作。
当前,中建总公司信息化建设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当前信息化水平在业务系统与基础设施方面,对国际化的支撑还非常薄弱。在主业系统,覆盖面与业务深度和信息化集成一体化存在有明显不足。此外,在系统的深度方面,部署的模式等还有与企业运营管控不匹配的地方。
对于这些挑战,中建总公司提出了“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战略蓝图。包括在“十二五”时期实现一个目标,着力做好两个重点要求以及三大服务使命,坚持四项建设原则,建设五大信息化体系。
一个目标就是要达到央企一流、行业派头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数字化中建建设目标;两项重点要求即系统建设要求延用专业应用、集成互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系统应用;三大服务使命是信息化要服务于战略执行。中建总公司同时提出建立五大信息化体系;一是形成专业化的信息系统体系;二是要形成标准化的信息资源体系;三是要形成集约化的信息化运维管理体系;四是要实现云服务模式的信息技术保障体系;五是开展纵深防御型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
结合中建总公司的整体规划,中建总公司构建了全集团统一信息平台,主要是构建一体化的全集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系统,遵循统一标准,共同使用一套主数据。杨富春说到:“信息系统的应用体系方面,中建总公司主要规划出五个层次。最底下是办公业务类,叫基础应用系统、办公系统,第二个层次是生产经营系统,第三个层次是业务管理系统,第四个层次是运营管控,最后是战略决策。”
中建总公司信息资源服务体系整体架构由三个层次来构成,第一层是全集团的统一信息标准层,包括了统一的分别编码以及各类的主数据,第二层也就是中间层,是统一的资源管理层,通过从各个业务系统中抽取数据形成企业的数据仓库,为信息资源平台提供数据支撑。第三层是统一资源服务层,企业层面所需要的信息服务都由这个平台来提供,确保信息服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中建总公司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也经历了从分散应用逐步向集中管理统一服务发展的转变。“中建总公司正在投资将近一个亿打造自己的云数据中心,最终要实现两地三中心的业务连续性。同时,中建总公司也正在按照等级保护网三级要求,来全面构建集团安全防御体系。正在建设信息安全系统,结合相应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最后使中建总公司的信息安全从技术层面、安全管理层面来满足整体信息化规划的安全要求。”杨富春介绍到。
为了保证信息化的有序推进,中建总公司不断完善信息化运营管理组织架构。现阶段来说,中建总公司已经初步了打造了完整的组织架构体系,总部设置了股份公司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董事长和总经理是组长和副组长,公司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日常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在定位上主要是战略引领、工作监管和信息化服务支撑。二级企业也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也有信息化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信息化应用推广,信息化的运维保障以及专业化系统建设。对于三级企业来说,中建总公司希望建设专业化的运营团队而不是打造专业化的部门,因此三级企业信息化工作定位主要是推进信息化应用,同时进行信息化运维保障。
现代企业成功管理包括六大要素,第一个是战略驱动管理,第二个是管理体系化,第三个是管理标准化,第四个是管理集约化,第五个是管理专业化,最后是管理精细化。而从管理理论的演进来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典理论,第二阶段是行为科学理论,第三阶段是现代管理理论。
企业的战略不仅决定了企业管控模式,更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建设内容、实施路线提供了“指引方向”。中建总公司正是充分认识到这点,首先从企业的战略开始入手,布置管控模式,最后提出信息化管理战略。
同时,中建总公司采取管理驱动、系统固化的方式,通过信息系统固化企业的管理体系,实现从管理目标到管理架构,再到管理流程的高度匹配。即管理目标要和系统建设目标匹配,管理架构体系要和系统功能架构匹配,管理业务活动要和系统业务功能匹配,管理流程、管理业务表单要和系统数据流、数据库结构匹配,管理授权体系和岗位设置与系统部署模式和功能进行匹配。
中建总公司采取先标准化后信息化方式,通过信息系统实施应用,实现标准要求落地,通过系统应用中暴露的问题,来逆向反溯管理标准化的问题,找到优化管理的路径。通过编制管理标准化的手册来进行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再导出系统的应用实施,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又去倒逼管理标准化的执行,再这样一个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中,实现了标准化和信息化的有序推进。
通过系统的集中,落实了集约化管控模式,增强了集团总部对人、财、物的集约化调配能力。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建总公司系统还有一部分是在二级企业部署的,但是从规划的角度来说,已经在总部的层面。集中部署的系统达到了70%,现在达到90%,最终是要实现集中部署。
专业化软件系统导入实施,同时也是标杆企业先进管理模式的移植应用过程,快速提升企业管理成熟度与专业化水平的过程。中建总公司希望通过专业化系统导入来引入标杆企业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
通过信息系统的实施应用,中建总公司不断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并通过全面的企业内外部信息提供,辅助企业领导科学制定管理决策,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