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信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安监总局和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推进全国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普查,全面查清城市范围内的地下管线现状,掌握地下管线的基础信息情况和存在的事故隐患,明确管线责任单位,限期消除事故隐患,并将在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管线信息系统。
根据通知,此次普查要求全面查清城市范围内的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以及各类综合管廊。除此之外,此次普查还要求开展地下管线事故隐患排查,要求全面摸清地下管线存在的结构性隐患和危险源,特别是要查清重大事故隐患,包括隐患地点、隐患类别、隐患部位、隐患描述、责任单位、责任人、是否有安全标识、是否采取整改和防护措施等。
为了保证不“走过场”,通知明确了普查的时间表:2015年3月底前,各地要将普查工作方案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3月前,各地要将所辖范围内普查工作完成情况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五部门。通知同时明确,普查工作实行属地负责制,由城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制订总体工作方案,指导、督察、协调各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和权属单位建立工作机制,制订相关规范,组织好普查成果验收和归档工作。
通知还要求,普查结束后,各城市要充分利用普查成果,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满足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和应急等工作需要。包括驻军单位、中央直属企业在内的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线单位要建立完善专业管线信息系统,满足日常运营维护管理需要。
日前,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建设报社、中国建筑业协会等单位参加的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万里行专题宣传报道活动启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自9月开展以来,引起了行业和社会的极大关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一步将加大治理力度,要求市县每4个月对在建工程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排查,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半年检查一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每半年督察一次,并随机进行飞行检查,层层追究责任。
王宁指出,在万里行活动中,要严格把握政策。发挥多方力量做好工程质量治理工作,尤其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大力宣传好的典型,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对不负责任的企业和个人,要毫不含糊地进行曝光,特别是在活动启动阶段,要以抓反面典型为主。他说,主流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很大,要通过宣传,真正在社会和行业形成抓质量、重责任的声势。
王宁强调,万里行活动要形成声势。这次邀请全国主流媒体、建设行业权威媒体和行业协会开展万里行活动,就是要在全社会造成影响,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工程质量。希望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提高报道频次,扩大宣传覆盖面,切实提升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和万里行活动的影响力。
王宁要求,要加强媒体与媒体的互动、媒体与地方的互动、媒体与主管部门的互动,扎实做好宣传工作,推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深入开展。
(本刊记者 陈桂龙)12月19日,CCIA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一年一度的物联网产业与智慧城市发展盛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在智慧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发展的浪潮中,CCIA物联网产业与智慧城市发展年会凭借其广泛性、专业性及前瞻性已然根植于行业土壤,成为年终岁末与您不见不散的重磅贺岁“大戏”。在成功举办前四届年会的成熟基础上,第五届物联网产业与智慧城市发展年会继续秉承“促进技术交流,引领行业发展”的宗旨,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及智慧城市政府管理者的相互沟通,融合与理性思考构筑最具价值的平台。
本届年会主题为“物·云·移·大·智—助力现阶段政府转型—促进新时代民生发展”。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共创软件分会秘书长杨春燕担任嘉宾主持,主办方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会长王秉科致辞,他表示,中国物联网产业与智慧城市发展年会不仅是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一年工作的成果展示平台,它还是与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携手并肩的行业伙伴满载工作硕果,彼此交流探讨的平台,更是我们智慧城市建设先行者向社会各界汇报最近一年取得成绩与总结经验的窗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副主任宁家骏、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秦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副司长孔金辉等出席大会并发言。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公积金中心”)开展信息系统贯彻落实《住房公积金基础数据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工作,并于2017年年底之前完成。
通知指出,公积金中心新建或升级改造信息系统,在咨询设计阶段要明确贯彻的方法和措施;在招标阶段,要把贯彻《标准》作为项目招投标条件之一;在建设阶段,要按《标准》规定进行应用系统和数据库设计开发;在验收阶段,要将贯彻情况形成专门的验收测评报告。暂不进行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的公积金中心,应按照《标准》要求,在现有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建立标准数据表,实现系统生产数据项与标准数据表中数据项的对照映射,确保能够覆盖标准数据表中所有数据项。
通知明确,公积金中心应于本月底前将贯彻方案和计划报本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积金中心直接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拟订三年内完成贯彻《标准》的工作计划,并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立联动机制,共同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通知强调,为确保资金安全、提供便捷服务,各地公积金中心信息系统在贯彻《标准》过程中,要同时接入全国统一的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与受托银行进行直联支付结算,实时获取银行结算数据,实现资金、业务和财务信息的自动平衡匹配,建立先进、实用、安全的信息系统。
(本刊记者 陈桂龙)12月18日,《中国智慧城市年鉴2014》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丁有良和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会长胡萍为《中国智慧城市年鉴2014》揭牌,智慧城市方面的专家以及多个城市和企业代表共同见证我国首部智慧城市年鉴的面世。
据悉,《中国智慧城市年鉴2014》由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共同主编,《中国智慧城市年鉴》编辑部和《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社共同承编,全书共926页,分上、下卷,包括综述篇、城市篇、管理篇、专业篇和附录五大部分。共计约150万字,介绍了193个城镇的建设经验、29个省厅的管理思路及32个专业、3703项智慧城市应用案例,是我国首部全面展示和介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情况的大型典籍。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指出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中国智慧城市年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记载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轨迹、展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科学引导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把智慧城市的管理理念、先进技术、精良产品、优秀工程案例推荐给政府有关部门和其它行业组织机构。如年鉴主编丁有良主任所述,“是一部系统记载2013年度中国智慧城市创建历程的史诗,将引领中国智慧城市创建走向更加科学、健康和持续发展。”